独角兽估值被削80%,他们选择在种子轮狙击

钛度号
“在过去十年中退出的独角兽公司中,大多数 ( 62% ) 投资人获得的回报不到10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 | 张雪,编辑 | 张丽娟,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2023年是近期投资最好的一年吗?或许在一个月前,我们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但当下,随着投资活动的密集进行,投资人紧密的出差安排,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崛起,让我们开始相信今年的确是个好年。

实际上,市场上发生的新变化也在进一步印证着这个判断,尤其在美国市场。

这背后主要有三个推动因素,首先,经过2022年整个创投市场估值体系的调整,美国很多准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特别是SaaS等领域,企业估值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并越发接近探底,2023年不失为一个抄底好项目的时机。其次,硅谷的裁员潮以及ChatGPT、B2B领域等新一轮技术的兴起,为创业市场提供了新的血液和思路,不少投资人都开始寻找种子轮的机会;最后,相关数据显示,去年美国风投市场的募资金额创下了近年新高,但机构们的出手次数却明显降低,可以说机构并不缺少投资“弹药”。

独角兽们的低价出售

最新报告显示,根据营收和市场潜力来看,当前市场上只有50%的独角兽公司是名副其实的,而另一半的真实情况则是估值的持续下降和萎缩。

比如像Gett 这样的公司,之前估值为25亿美元,但现在已经降为了2.65亿美元。另一家在 2022 年跌出独角兽名单的公司加密货币公司Celsius,该公司在2021年以3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资金。

除此之外,2022年Q3开始,绝大多数美国超级独角兽公司的估值至少已经调回了上一轮的水平。就连估值排在全球前十的独家兽企业也未能幸免,夸张地甚至出现了30%以上的估值缩水。

一位投资人指出,“这就是当前独角兽公司们的现实,他们需要资金来成长,而且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一定的盈利能力。但他们面对市场的估值将被削减 70%、80% 甚至90%。”

对于当前的现状,投资人们更愿意称之为估值新常态,即未来将出现很多平价轮、降价轮或者内部轮的情况,初创公司的创始人、CEO和董事会需要去接受这种新的估值结构带来的痛苦。

与此同时,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也成为了行业共识。除了独角兽们的主动退场,当前一些处在C轮和D轮的准独角兽企业估值将出现更多的下跌,因为这些公司目前最缺乏资金,融资上也更为被动。

当然,即便如此,更多的独角兽企业还是期待能够在2023年开始进行更多的下轮融资,被并购,甚至IPO。

但大家对此也并不乐观,毫无疑问,在IPO侧,大部分公司的估值也会大打折扣。另据 Correlation Ventures 的研究,除了少数例外,对独角兽公司的风险投资也没有转化为超额的风险投资回报。“在过去十年中退出的独角兽公司中,大多数 ( 62% ) 投资人获得的回报不到10倍。”

毕马威美国业务发展高级总监 Jules Walker 也曾对媒体表示:“美国的许多独角兽公司将在 2023 年第一季度面临挑战,投资人将占据更多的主动权。而希望融资的独角兽公司可能需要放弃除了估值外的很多东西。”

同样,此前,被很多企业看不上的并购退出,也有望在2023年掀起新一轮浪潮,毕竟在 2022 年科技股表现艰难的一年之后,一些科技独角兽公司面对产业方和机构给出的更为友好的估值环境,会把并购退出作为一个新选择。

新技术风起,再现高回报种子轮盛宴

与独角兽企业们撑不起估值不同,2023年在早期投资中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一个数字是,仅今年开年至今,美国市场已经完成了近70例早期项目融资。

尤其是种子投资,不止一位投资人认为,2023年里,种子投资将主导投资市场。PitchBook也指出种子阶段的创业公司的估值和交易规模将在2023年继续上升,达到年度新高。

而早期项目的融资潮很大部分是源于缺乏安全感的投资人们总是喜欢以史为鉴,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在 2000 年的科技泡沫期间,还是在 2008 年的危机期间,都诞生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科技公司。如今他们也愿意将注意力转向那些刚进入市场的早期公司。

TLV Partners 管理合伙人 Shahar Tzafrir 表示:“2023 年对于一直专注于种子期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来说应该是非常棒的一年。更多处于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将继续涌现,而且很可能拥有更强大的创始人。在困难时期,只有更强大的创始人有一种他们无法控制的冲动跳入水中并创办新的初创公司。”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支撑早期项目爆发的必要条件似乎也已经集结完毕,那就是人才、新技术和资本。

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进行了裁员,整个行业似乎都在分崩离析。数以万计的高科技人才从科技巨头的高薪中跌落,而这批人也被看做是创业者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在ChatGPT这样新技术的爆发期。

根据 CB Insights 的数据,投资者去年向美国110家专注于生成式 AI 的初创公司投入了 26 亿美元。另一个惊人的数字是,ChatGPT 发布仅五天后,就有100万人使用了 ChatGPT——这比 Facebook 达到100万用户的速度快了60倍左右。

没人能否认,ChatGPT 的“淘金热”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会远远超出生成人工智能的范畴。

据悉,除了被裁员的人,最近迅速降温的加密货币从业者们也加入了生成式AI的浪潮中。尽管 AI 可能有成为另一个炒作的热点,但很明显,人才和资金正在从科技巨头、Web3 初创公司等行业中迁移过来。

我们也看到,在AI创业的大潮之外,在长期增长为王之后,美国很多大型公司被迫控制成本并提高对效率的关注,这种需求的爆发也为B2B创业者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预见,未来工具类软件也将成为新的热门赛道。

不少在硅谷的从业者也对此表示认同,他们认为:“鉴于美国科技行业裁员的数量,尤其是在硅谷,未来几个季度里,人才会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因为我们会看到一批新的初创公司开始涌现。”

谨慎的钱开始再次流动

也正是如此,有投资人指出,2023 年初出现的先发优势不同于近期记忆中的任何情况。

巴菲特在谈到市场机会时也指出在我们所处的周期新周期中,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从美国各地区VC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硅谷依然是所有美国风险投资区域里面影响力最大,项目数量占比也是最高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美国风险投资中近一半流向了“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司”。

另一方面,在美国市场,虽然2022年很多公司融资不理想,投融资项目估值也不理想,但是机构们在2022年的募资却是非常顺利的。数据显示,2022年VC基金募资的总数要比2021年历史高点还要更高。

回顾大家2022年出手谨慎的原因,一是因为估值还在调整期,二是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第三可能是因为很多创始人还沉浸在2021年的估值泡沫中,不愿醒来接受现实。

不过现在,乐观者已经展开了行动。手握充裕资金的投资人表示,“我们绝对不会在第一季度持观望态度,不会等着看市场走向;相反,我们认为创新的最佳时机是在困难和危机时期。因此,我们肯定会寻求投资。”

即使是有回报压力的投资经理们,在此时也能轻易出手,毕竟优质项目价格的下跌,估值的合理性,是可遇不可求的。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达成的交易不太可能在未来六个月甚至两到三年内产生巨大的回报。有投资人认为,2023 年的低价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带来巨大回报。

“现在是投资的时候了,随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伟大的公司正是在低迷时期建立起来。我认为与往年相比,2023年是投资最赚钱的年份之一。”有投资人表示。

不过,在硬币的反面,投资人出手积极性的提高更多还是因为不管是面对曾经是估值天花板的独角兽还是面对刚进入市场的早期项目,他们在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性和议价权。

而这背后带给他们的是安全感和高收益。所以,谁又能说今年不是美国风险投资最好的一年之一呢?

投中网

297篇资讯

粉丝

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媒体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

本文系作者 投中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8:27

瑞银将博柏利目标价从918便士上调至1400便士

08:25

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

08:25

商务部:中美双方将依据中美日内瓦会谈共识,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沟通

08:24

最高法、证监会: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08:19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08:19

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1%

08:15

美股盘前:科技股、中概股多数下跌,CoreWeave跌约9%

08:15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79%,恒生科技指数跌1.56%

08:08

深圳启动私募行业合规建设年专项工作

08:06

索尼集团预计2025财年纯利润大幅下滑

08:05

光大银行:6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已生效

08:05

IEA: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预计将大幅超过需求增长

08:00

山东钢铁:放弃山焦日照股权优先购买权

08: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膳服务

07:59

外交部:希望甘嘎跨境铁路成为中蒙互联互通的新桥梁

07:50

北京金融法院: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渠道,增强投资者获赔可能性

07:46

纽约期银日内走低2%,现报31.80美元/盎司

07:44

抓住90天关税下降窗口期,阿里国际站连夜加推美国专场大促

07:34

特朗普称印度已提出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所有关税

07:33

京东旗下珠海达想企业管理公司增资至31.08亿,增幅约77%

8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