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亏损扩大,格灵深瞳扭亏为盈,AI独角兽迎来分水岭?

钛度号
长期以来,持续性的亏损是AI独角兽争议点之一,也是AI独角兽最大难题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杨剑勇

今年,在ChatGPT点燃下,身处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厂商备受资本青睐。其中,在过去一年间在市场表现低迷的云从科技、格灵深瞳也因ChatGPT浪潮席卷全球影响,得到大幅上涨,带来巨大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不仅要谨防蹭热点,还要注意市场过度炒作,包括云从科技、格灵深瞳在内的人工智能公司相继声明未与OpenAI开展合作。

云从科技也称未与OpenAI开展合作,且表示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格灵深瞳在澄清公告中提到,注意到ChatGPT等话题近期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为避免相关信息对广大投资者造成误导,现予以澄清说明,表示未与OpenAI开展合作,其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那么,这两家身处计算机器视觉赛道上的热门玩家成色几何?

增收两成,扭亏为盈,格灵深瞳成首家AI视觉盈利独角兽

因资本市场走高,格灵深瞳对此指出公司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业务,与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公司存在差异,现阶段不具备提供ChatGPT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条件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机器视觉赛道上的AI独角兽,格灵深瞳则是率先实现了盈利,预示着着AI机器视觉迎来分水岭。要知道,长期以来,持续性的亏损是AI独角兽争议点之一,也是AI独角兽最大难题之一。包括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机器视觉赛道上的AI独角兽同样深陷亏损困境之中。

然而,格灵深瞳则是该条赛道上首家盈利的AI独角兽厂商,虽然体量不及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但率先打破AI独角兽长期亏损的困境。根据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全年营收为3.5亿元,同比增长20.47%;净利润为3299.6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在日前的投资者调研中,针对2023年盈利能力展望,包括毛利率、费用率的等相关指引。格灵深瞳声称最近几年毛利率维持在 50-60%左右的区间,公司会以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作为经营策略指引。

并指出,公司的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主要来自于人力成本,非常注重高人效(收入/人数),另外,上市之前股权激励形成的股份支付费用将在2023年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相比云从科技、商汤科技营收下降不同的是,同样也是机器视觉重要玩家的格灵深瞳面对复杂的环境,营收仍然维持稳健增长格局。

格灵深瞳所提供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成功在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三大领域实现成熟的落地应用。而主要2022年度加大产品推广及研发力度,产品交付规模得到有效提升,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20.47%。2022年在整个疫情背景下,管理比较严格,但整体业绩增长比较好,特别是智慧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增长好的原因,格灵深瞳表示,主要客户比较优质,需求韧性和付费能力较强,已经中标的智慧金融业务在2022年持续交付,公司力争持续开拓更多的优质客户,增强业绩韧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智慧金融是其营收核心领域。不过,未来的发展不会局限在金融领域。声称未来还会重点发展的轨交和体育等领域,认为这两块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可能确实很难一下子就释放出来,这需要一个过程。在面对投资者调研时称,现有业务中无论是占比较高的智慧金融,还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轨道交通、体育健康都会为公司创造持续性收入,无论是增量客户还是现有客户的持续性采购,都有能力持续提升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效应。并表示公司的产品在上述行业中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的增长空间较大。

营收大幅下降五成、亏损扩大,云从科技难破盈利困局

作为对比,云从科技营收则营收大幅下降且亏损进一步扩大。2022年营收为5.25亿元,同比下降51.2%;亏损由2021年的6.6亿元,扩大到8.89亿元。云从科技指出,2022年度受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手订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交付和验收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推迟;新订单业务开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延期,公司业务未能得到有效拓展。导致2022年收入确认金额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云从科技所在赛道汇聚了众多重量级竞争对手,竞争进一步加剧。不仅有华为、BAT科技巨头,同时还要面对海康威视、大华等传统巨头。还要面对同类型的商汤、旷视、云天励飞、格灵深瞳等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且营收规模与市场份额,与商汤、旷视存在一定的差距。

依据IDC所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之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份额来看,商汤、旷视位居行业前二。在此前的财报中,云从也指出,所处人工智能行业一方面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其中既包括核心算法技术实力的比拼,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较量。

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局面下,要想实现盈利着实异常艰难。有意思的是,云从科技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对盈利做出预测,预计2025年将实现盈利。需要说明的是,盈利预测是云从根据自身经营计划及扭亏为盈的具体条件假设作出的初步测算数据,不构成公司的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但从2022年营收来看,云从科技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而在此前预计2022-2025年营业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明显高估了其增长潜力。笔者看来,竞争日益加剧的局面下,要想实现盈利犹如蜀道之难。有意思的是,格灵深瞳则是AI独角兽中率先实现盈利的厂商。

最后

在过去几年中,人工智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落地,赋能千百行业转型,助推产业智能化提速。IDC早前报告指出,企业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化升级,从而催生出对人工智能更多的需求。

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将有所增加,驱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帮助各界更快地进行数字化升级和创新的同时,也打开了业绩增长空间。对于AI独角兽来说,有赖于AI场景落地能力。

杨剑勇

65篇资讯

粉丝

福布斯中国撰稿人,网易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5G、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本文系作者 杨剑勇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1:48

北京交警:海淀小客车刮碰行人致4人受伤,肇事者被查获

11:45

*ST宇顺:公司估值指标较可比公司有较大的偏离,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11:44

阿里巴巴:剔除大润发和银泰,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

11:42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1:39

网易美股盘前涨幅扩大至近7%

11:32

丁薛祥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11:30

预告:国新办5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

11:26

工信部:1~4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

11:22

中航西飞:公司C919飞机零部件交付量大幅增加

11:17

李强在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11:16

德林海:股东陈虹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11:11

沃尔玛发布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4.3%

11:11

海航控股:4月收入客公里同比增长10.33%

11:10

春晖智控:春晖仪表终止挂牌获批

11:06

沃尔玛美股盘前上涨2%

11:06

深交所修订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11:00

上交所修订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2025年5月修订)》

11:00

盛弘股份:股东肖学礼询价转让股份定价为27.76元/股

10:56

唯科科技:潜在技术储备涉及PEEK丝杆等

10:48

日产汽车CEO:在寻求合作伙伴之前需自救

34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