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3月5日,最高层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给出了回应:“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制造业”、“绿色制造”频繁出现,“工业互联网”也已经连续六年被写入报告。
两会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还指出,“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他还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传统制造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如何继续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工业经济有何新的面貌?依据上述提供的线索特征,钛媒体汇集了2023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相关提案,这些关键信息也可能会成为接下来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风向标。
李东生:向高端制造拓展、推动中国制造全球化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提出了《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制造业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的建议》《关于提升跨境服务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全球化的建议》等多项建议。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现在制造业就是要实现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拓展,提升工业竞争力。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他建议:一是加大对科技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二是改善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延长贷款期限、放宽融资门槛。三是降低科技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目前对于多数中国制造企业来说,真正走出去还面临贸易摩擦、合规经营及专利诉讼等多重风险。他建议:企业要从提升跨境服务水平,从法律援助、政策咨询、技术专利诉讼、境内外融资等方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支持,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建议。
杨元庆:数字化推动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关于用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的建议》中指出:
1、政府和相关协会共同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指数”,为评估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这样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把准不同行业与区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更高效地帮助中小企业“补课”。
2、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评估咨询、培训与资助方案,切实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
3、科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等。
雷军:推进仿生机器人快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今年准备了三份建议,其中包括: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在《关于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建议》中,雷军建议:
1、要鼓励扶持科创产业链,推进仿生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布局。
2、支持整机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创新联合体,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3、构建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放产业生态,加速场景应用培育。
周云杰: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今年提交了7份建议,涉及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区域发展、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等领域。针对我国工业数据的应用仍处于中低端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不强的问题,在《以数据高水平应用 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的建议中,周云杰建议:
1、国家立标准,龙头做示范。建设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标准体系,龙头企业开展标准试验和试点示范,加快标准应用推广。
2、推动普惠人工智能,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让企业用得起、用得好。
3、工业数据化、数据专业化。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商,参与工业数据确权、流转、交易的标准及规则制定。
钟铮:鼓励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提交了六份建议,聚焦数字化全电发票、碳中和、机器人、青少年健康。在《关于解决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问题的建议》中,钟铮建议:
1、通过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引导产业快速建设。
2、要鼓励国产化应用,形成行业生态并且激励技术攻关,打破行业壁垒。
3、专门针对精密减速器等产业出台持续性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引进国际顶尖人才。
聂鹏举:设立专项基金或补贴、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数字服务商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举重点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针对制造业组织数字化转型难题,聂鹏举建议:
1、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或补贴,引导数字经济企业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加快培育专门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强数字化转型理论技术和优秀示范案例宣导。
3、加强数字化转型理论技术和优秀示范案例宣导。
余淼杰:提升工业供应链协同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围绕“建设高效先进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带来了多项议案。
余淼杰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产业发展为载体,鼓励各市场主体参与,形成高效先进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尤其鼓励新型实体企业运用数据能力和实体运营经验,参与社会供应链建设,推进行业上下游的供应链物流整合与优化,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服务与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降本增效。
冷伟青:打通源端“能源”与荷端“工业”政策壁垒
针对高端绿色智能发展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建议:加快建立能源与工业协同降碳的体制机制,打通源端“能源”与荷端“工业”之间的政策壁垒,形成协同“降碳”合力。
此外,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方面,她建议:一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精准对标关键领域技术需求,整合创新要素,优化学科设置,培养更多一流科技人才;二是发挥龙头企业“火车头”作用,以企业需求为牵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共建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等;三是发挥评价激励“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符合科研人才岗位特点的评价激励体系;四是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讲好优秀典型故事,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施卫东:不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提交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不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等多项提案。针对企业“智改数转”存在的问题,施卫东建议:
1、引进一定数量的智能制造产业高端研发人员,提高“智改数转”智能技术研发、智能设备改造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2、政校企行合作,分类培养一批智能装备操作、智能检测管控等方面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和复合型技术人才。
3、建立跨领域、跨系统、跨企业人力协调工作政策和机制。
许礼进:建立成立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许礼进带来了《关于成立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的提案》。针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堆在的问题,许礼进建议:
1、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建立起市场导向、产业主导、院所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共享的创新机制。
2、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共性、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支持引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3、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全球化开放创新平台,整合全球创新要素资源。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 | 杨丽,欢迎添加作者微信leeyangamber交流)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