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涨价却难逃盈利怪圈,共享充电宝究竟为谁打工?|钛度图闻

产业研究
到底是谁从中赚走了运营商的钱?越来越亏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未来还有前景吗?

钛度图闻·第九十期

钛度图闻·第九十期

策划制作|钛媒体视觉中心,编辑|刘亚宁,作图|初彦墨

共享充电宝满足了人们出门在外的刚性需求,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共享充电宝在获得消费者认可、逐步站稳脚跟后,涨价也随之而来。从最初的1元/小时充电宝一路涨到6元/小时,收费标准也从“每小时”变成了“每半小时”,价格越涨越离谱。

虽然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但其背后的运营商却深陷亏损的泥沼。有着“共享充电宝第一股”之称的怪兽充电已连续5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5.24亿元。

如今,中国共享充电宝的点位数覆盖量已超百万个,使用人数也在4亿人左右,为何一路涨价的共享充电宝却在一路亏损?到底是谁从中赚走了运营商的钱?越来越亏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未来还有前景吗?钛媒体·钛度图闻试图从数据角度,作一些观察与展望。

共享充电宝在商场中最普遍,租金价格普遍在3-4元/小时

如今,共享充电宝已成了人们外出经常用到的设备,共享充电宝对线下场景的依赖性较强。

从场景细分来看,共享充电宝在各大场景的渗透率最高是商场,渗透率达61%;其次是餐厅,渗透率达55%;第三名是机场,渗透率达54%;火车高铁站的渗透率达51%。这些都是人流量较大且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近年来,共享充电宝贵得有目共睹。据沙利文报告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到2020年,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的租赁价格从0.5元上涨到了4元,4年时间价格上涨了8倍。2021年前后,共享充电宝价格疯涨。当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定价规则,因此共享充电宝价格小幅回落,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

如今,共享充电宝价格如何?钛媒体·钛度图闻按照商场、餐厅、交通枢纽等地点大类,从“大众点评”按照人气排序选取对应排名前五的北京市地标位置,对怪兽充电、街电、小电的价格进行了统计。

在北京,共享充电宝点位的租金平均在3-4元/小时。其中,景区和交通枢纽的租金最高可达到6元/小时,每24小封顶最高价达60元。由此可见,共享充电宝的价格跟所在场所的客流量有很大关系。在餐厅、酒店以及KTV等娱乐设施附近的点位中,共享充电宝的租金最低可以到2元/小时,而餐厅以及娱乐设施的每24小封顶最高价为30元,在所有地点大类中价格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西站附近的某个共享充电宝点位中,我们甚至还能找到1元充电宝。

对于免费使用时长,北京市几乎一半以上的共享充电宝点位都是3分钟以内免费,其次是提供2分钟以内和5分钟以内免费的点位。在KTV等娱乐设施附近的点位中,60%以上的点位提供的免费时长在5分钟以内。

共享充电宝运营商涨价不赚钱,超一半收入分给商家

共享充电宝经常被诟病“越来越贵”,共享充电宝运营商应该赚了不少,但事实却是运营商一直深陷亏损的泥潭。如今,在经历行业洗牌后,市场上已基本形成以怪兽充电、竹芒科技(搜电和街电合并公司)、小电为主的格局。

2021年4月,怪兽充电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据怪兽充电财报显示,2019-2021年间,其营收不断增长,3年间上涨77.3%,表现不俗;2022年前三季度,怪兽充电已实现22.43亿元的营业收入。

和怪兽充电类似的还有小电科技。2021年4月,小电科技曾从港交所谋求上市但未成功。在其披露的招股书中,2018-2020年,小电科技的营收也在不断增长,3年间上涨351.8%。

虽然营收在不断增长,但净利润却不尽人意。2021年第三季度,怪兽充电净亏损0.79亿元。随后,怪兽充电就开始了持续五个季度的亏损,五个季度已累计亏损5.24亿元。同样,小电科技在2018年-2020年间以亏损为主,其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1.37亿元以及-1.04亿元。

共享充电宝运营商靠什么赚钱?从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的收入结构来看,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服务,占比均在97%以上。2022年前三季度,怪兽充电的共享充电宝业务为其带来21.81亿元的收入。

共享充电宝运营商赚的钱去哪儿了?从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的开支情况来看,无论是怪兽充电还是小电科技,它们赚的钱大部分都撒向了营销费用,其在营销费用方面的开支均在70%以上,包含了付给商家的入场费和佣金。

目前,共享充电宝主要存在直营模式、服务商模式和代理商模式三种商业模式,大多数运营商是选择直营模式。在直营模式下,运营商是和商家直接签订合约,会先付给商家一笔入场费,后续再支付50%-70%的收入作为佣金。

2019-2021年,怪兽充电支付给线下商家的入场费和佣金水涨船高,分别为9.28亿元、15.77亿元与21.13亿元,其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6%、56%和59%,这意味着运营商赚来的钱,一半都上缴给线下商家。

小电科技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间,小电科技的入场费用从0.04亿元上涨到3.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不足1%提高到15.8%;分成费用也在一路暴涨,3年间增长了7倍。2020年,小电科技支付给线下商家的费用占比已达到营收成本的53%。

人流量多的地段是每个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的“必争之地”。因此,迫于竞争压力,共享充电宝运营商在入场费及佣金上都会大额让利于合作商家。

共享充电宝市场渐趋成熟,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快速扩张,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放缓,共享充电宝市场渐趋成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7-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飞速增长,尤其在2017-2018年。2017年,共享充电宝运营商乘东风而起,获资本蜂拥入局,2018年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19.4%,直到2021年,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增速均在30%以上。未来,随着智能设备的兴盛,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规模也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8亿元。

从使用人数来看,2017-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人数在持续增多,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使用人数增至3.68亿人,较2017年增长了超200万人。未来,共享充电宝的用户群体将会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共享充电宝使用人数将提升至7.55亿人。

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不断上涨,其点位覆盖数量也在同步增长,这也意味着共享充电宝的覆盖范围在持续扩张。中国共享充电宝点位覆盖数量预计将由2017年的30万个左右提升至2025年的1180万个,共享充电宝点位资源的扩张也推动其覆盖场景趋于多元化。目前,共享充电宝点位覆盖的消费场景多为人流量密集的商圈、景区等,未来覆盖范围预计可拓展至像办公楼、住宅等的其他场景。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门强依赖线下流量的生意,其赛道的韧性与线下消费市场的活力相辅相成。从大趋势来看,只要智能手机电池续航的痛点存在,共享充电宝市场就有存在的意义。

但过于依赖线下渠道的单一的盈利模式,也是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面临的问题。目前,有一些共享充电宝运营商已经尝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并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比如怪兽充电曾在2021年4月跨界推出浓香型白酒品牌;由搜电和街电合并而来的竹芒科技,至今为止已经尝试了共享充电桩、智能零售货柜、智能储物柜、广告机,甚至是直播带货等多个领域,但它们之后都没有拿出很亮眼的成绩。

从长远来看,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升级,共享充电宝行业或面临冲击,所以,如何探索多元化收入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未来值得深思的问题。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怪兽充电财报、小电科技招股书、各品牌微信小程序、智研咨询。

本文系作者 刘亚宁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这东西如果只有1家,还可以干干

    回复 2023.03.28 · via netease
  • 小平说的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回复 2023.03.28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2025-05-10 14:53

新华时评:中方决不会牺牲原则立场与国际公平正义与美达成协议

2025-05-10 14:33

新华时评: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

2025-05-10 13:50

美国加州州长:当前关税政策“可能令美国丧失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

2025-05-10 13:37

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试运行

2025-05-10 13:35

巴基斯坦全面恢复领空开放

2025-05-10 13:33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未来2至5年智能机器人重心在端到端大模型

2025-05-10 13:25

深交所:本周对“*ST东通”进行重点监控

2025-05-10 13:23

美法官:特朗普政府不得继续推进大规模裁员或重组计划

2025-05-10 12:38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还将继续

2025-05-10 12:37

印度证实印巴已同意停火

2025-05-10 12:20

巴基斯坦外长:印巴已同意立即停火

2025-05-10 12:18

5月10日新闻联播速览22条

2025-05-10 12:16

供应链公司: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关键部件已送样

2025-05-10 12:06

特朗普: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

2025-05-10 11:40

崔东树:今年新车降价规模相对温和,春季车市进入持续走强的良好状态

2025-05-10 11:33

乌外长:乌方准备无条件停火至少30天

2025-05-10 11:24

大众汽车美国召回近9万辆汽车

2025-05-10 11:22

对标波音空客供应链,宁德时代拿下航空业“通行证”

2025-05-10 11:16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美国24万亿美元对外净债务是全球重大隐患

2025-05-10 11:15

贝莱德CEO:预计比特币将在5-10年内达到50万美元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