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详解京东产业版GPT:千亿级大模型拟今年发布,已明确有垂直客户需求

目前京东云言犀 AI 应用平台已服务覆盖5.8亿用户、数十万商家、880家金融机构、1821家大型企业、195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同时还覆盖超过1000万种自营商品的电商知识图谱。

利用Bing Image Creator AI 技术生成的“言犀大模型”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New Bing搜索)

利用Bing Image Creator AI 技术生成的“言犀大模型”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New Bing搜索)

“最近,生成式模型进展突飞猛进,甚至很多领域超过了人类职业的生成效果。”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智能服务与产品部负责人何晓冬日前对钛媒体App表示,ChatGPT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 AI 原生产品。

自去年11月底发布至今,ChatGPT平台访问量已超过13亿人次,而且还引发全球科技巨头 AI 技术军备赛,谷歌、英伟达、微软等公司均加入其中。

何晓冬认为,ChatGPT 是深度学习不断发展的结晶,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 AI 原生产品。由于ChatGPT能实现人类意图来自于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以及谷歌Transformer架构模型的多种技术模型积累,他称ChatGPT 升级了 AI 创新范式。

在何晓冬看来,现在的ChatGPT模型提升显著,如更大的语料库、更高的计算资源、更加通用的预训练、更高的准确性、更高的适应性和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等。(详见钛媒体App前文:《ChatGPT 会取代搜索引擎吗?|钛媒体深度》

今年2月10日,京东云宣布将推出产业版GPT——言犀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同时京东还公布落地应用路线图“125”计划,包含智能人机对话平台,零售、金融两个领域,内容生成、人机对话、用户意图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类五大应用。而这一系列技术均由何晓冬团队研发的。(详见钛媒体App前文:《京东加入ChatGPT热潮,确认推出产业版产品ChatJD》

据何晓冬介绍,早在2020年,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首次发布“言犀”平台,可以看作是京东 AI 技术商业化的重要一步。两年半后的今天,京东云言犀平台已经从早期偏语音技术,进展到语音、文本、视觉等多模态融合的数字人形象生成、千亿级大模型,产品上则提出“一个平台,三级火箭”的产品思路,从智能客服、智能营销,到人机对话等智能交互媒体,为京东 AI 商业化打造出重要的技术空间。

据钛媒体App了解,基于此前百亿级参数大模型为基础,京东计划在今年发布新一代京东“产业版ChatGPT”——言犀大规模预训练语言大模型,其预训练参数达到千亿级、品类覆盖3000+、生成文字超过30亿。

何晓冬表示,当前,AI 机器生成的水平已经基本上接近或已达到人工水平,主要基于数据和模型结构、算法、计算算力和硬件三点关键因素结合形成综合性AI系统。但同时,AI 生成的迅速发展也触到了瓶颈,例如随着参数规模快速增加,从3年前10亿级模型迅速增长到千亿级模型,计算资源受限,算力和训练成本高企。另一方面,算法优化、硬件优化、芯片优化、数据架构优化也将成为破局的关键因素。

相对于ChatGPT这类消费端 AI 应用,京东版GPT大模型更偏向于To B/G产业端。

何晓冬曾提到,ChatGPT不只是新的技术和模型,更多带来以AI为主导,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相结合的新变革,人们很快将看到智能机器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还将为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推动作用。高盛研究认为,生成式AI可将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提升7%,相当于10年期间全球年GDP增长近7万亿美元。

对于客户的大模型需求,何晓冬对钛媒体App表示,他在和大量金融、零售行业客户接触后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希望实现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人机交互会带来体验革新,比如想要了解某基金/个股时,人们过去依赖于搜索引擎、公司财报等,但现在GPT大模型会给出更加精准的服务反馈。他称京东云言犀更聚焦于垂直领域,其更加丰富的GPT应用场景,将为用户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反馈。

由何晓冬团队打造的京东云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和系列产业解决方案,目前服务覆盖5.8亿用户、数十万商家、全国100多座城市政府机构、880家金融机构、1821家大型企业、195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同时,言犀沉淀了4层知识体系、40多个独立子系统、3000多个意图以及3000万个高质量问答知识点,覆盖超过1000万种自营商品的电商知识图谱,用以提升任务型对话技术能力,保障可用、可控、可信的智能对话体验。

比如,言犀将智能化技术嵌入到智能语音客服场景中,打造包括智能语音接待、智能文本机器人、智能坐席辅助、智能质检等核心产品和服务,覆盖北京、大同、芜湖等城市。

展望大模型商业化前景,何晓冬认为,“从技术到产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他展开解释,普通用户直接使用技术的难度很高,特别是在那些有着更精准和更深度推理需求的场景。“京东正具备这样的优势,第一,京东自身供应链环节多、落地场景丰富,为技术深耕提供了丰富的产业场景;第二,京东还对外提供企业级服务,充分了解零售、金融、交通等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更‘接产业地气’。”

今年5月6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吴文俊奖颁奖盛典上,京东云旗下的言犀团队凭“任务型智能对话交互关键技术及大规模产业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科技进步奖,何晓冬博士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

据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发起主办,是中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奖项,2017年离世的吴文俊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当前,CAAI理事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除京东之外,其他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南开大学等机构团队的共60个项目成果获智能科技领域最高奖。

2017年至今,京东体系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上已累计投入1000亿元。

“展望未来,我们将很快进入智能交互时代。搜索框可能会变成一个对话框,但消费者应用体验完全不同,而且内容的获取不再是通过匹配,而且通过精准生成。虽然看起来是一样的框,但是内容和背后的技术已经完全改变,引进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机会就随之诞生出来。”何晓冬告诉钛媒体App。

何晓冬强调,大模型商业化最先突破的是文本生成,随后代码、图像、视频、游戏、3D等内容生成也可能将会快速实现商业化。(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