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图金融研究院,作者|雒佑
要说今年除了TMT的科技线独领风骚外,另一条线同样也是赚足了眼球——“中特估”。不仅仅是因为名字霸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还因为它的特殊性——聚焦央国企。我们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就盘点过与之相关的主题基金(可移步《近1月最高涨20%,中字头基金为何会站上至高点?》)。而今时不同往日,今年的市场轮动更加惨烈,基本可以概括为:指数扶摇直上,自己却在套牢盘上。“中特估”同样如此,Wind中特估指数(8841681.WI)年内已涨超27%,但是近4个交易日却创下跌5.85%的“战绩”,大盘同样被带偏,市场一片哀号,秒变“中特苦”、“中特哭”。
不过市场还有一句话,涨上去是确认,跌下来是机会!“中特估”从可预见的将来必定是次主线甚至是主线级别的大行情,所以从趋势上看不需要担心,短期的回调或许正是上车的好机会。如果不想体验个股的坐山车行情,那么基金则是可替代的不二选择。
截至5月12日(全文同)市场上的“中特估”概念基金主要分布在指数型(其中又以ETF居多)和主动型中。
“中特估”概念指数型基金
首先从指数角度看,可选择性也是比较多的。去年11月26日,为配合中央的政策步伐,国新央企主题系列指数正式发布,包括“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CSI,以下简称现代能源)”、“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932038.CSI,以下简称科技引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932039.CSI,以下简称股东回报)”,同前期发布的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932004.CSI),共同组成“1+N”系列央企指数。今年3月14日,9家头部基金公司集体上报跟踪新发布的三大央企指数主题ETF,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因为9只ETF基金还未正式建仓,所以表现暂且不提,我们今天关注新发央企指数的表现和内部构成。
三大指数特色鲜明,主打差异化。从名字也可以判断出来,比如现代能源,选取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行业的企业作为指数样本,电力行业个股权重达45%,因此能源属性强,且以电力为核心,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3.39倍、1.39倍。科技引领则聚焦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行业,比较分散,从申万二级行业来看航空装备、军工电子、计算机设备占比过半,科技含量最高,享受的估值也最大,市盈率超40倍,市净率接近4倍。股东回报主要寻找现金分红或回购总额占总市值比率较高的企业,不局限于特定行业,所以在3只新指数中最分散,个股权重都低于5%,成份股都是成熟行业龙头,主打一个稳字,不过市盈率和市净率在三大指数中最低,分别为9.82倍、1.07倍。从总市值看,股东回报(6.2万亿)>现代能源(5.3万亿)>科技引领(2.0万亿)。
从基准日(均为2016年12月30日)看,“股东回报”和“科技引领”的点位非常接近,“现代能源”相对较低。从年度收益率看,股东回报更稳健,投资者持有体验更好,年化收益在5%左右;科技引领弹性最大,对回撤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来说不友好,不过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6%;现代能源表现较差,收益很不稳定,年化收益仅有2%。
不过此前“中特估”炒作较弱,指数走势参考意义可能不大。今年以来的涨跌更有外推性和参考性。今年以来,“股东回报”涨幅接近18%,“现代能源”和“科技引领”则分别获得11%、5%的涨幅。从市场认可度来看,股东回报明显要更具优势,一来该指数是全市场首只同时纳入了分红和回购的高股息策略指数,二来也符合短期央国企通过分红或回购提升ROE应对考核的压力。
除了以上三大新发指数,存量指数也值得去挖掘。从全市场接近2万只的基金中利用“央企”“国企”等关键字筛选,发现主要跟踪四大指数,分别是央企创新(000861.CSI)、国企开放共赢(GPCCH003.GI)、结构调整(000860.CSI)以及国企一带一路(000859.CSI),且均为2018年前后发布。从区间风险收益比来看,四只指数近5年波动率均在20%左右,但是央企创新整体表现最好,近5年年化回报为4.5%;其次是国企开放共赢(3.4%)、结构调整(2.7%);国企一带一路表现最差,近5年年化仅0.2%,且该指数在各年份表现都垫底。
因此央企创新、国企开放共赢表现更好,性价比更高;结构调整中规中矩,国企一带一路表现最差。对应到指数基金上,今年来,收益率表现由好到差为央企创新>国企开放共赢>结构调整≥一带一路,首尾相差3pct。而在所有跟踪四只指数中的ETF中,跟踪央企创新的富国央企创新ETF走势最强,跟踪央企共赢的3只ETF次之,但是规模仍不足1亿,存在风险;结构调整和国企一带一路的6只基金最低。
除了以上指数,还有一些行业类的指数,比如中证基建(930608.CSI)、基建工程(399995.SZ)、高铁产业(399807.SZ);区域类的指数,比如上证央企(000042.SH )、上证中央(000042.SH)、上海国企(950096.CSI)、上证国企(000056.SH);策略指数,比如国企红利(000824.CSI)。不过其中的表现也是层次不齐。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在时间、精力方面都不太能够顾及但又想蹭“中特估”的热度的话,指数型基金将是一个不二之选。也正如巴菲特所言,指数基金适合绝大多数投资者。
而且,从下面的分析来看,市面上同“中特估”概念相关的主动型基金表现可以说参差不齐,且大多无法跑赢指数基金。
“中特估”概念主动型基金
除了指数型基金,主动型基金是另一大可选择的投资方向。不过总体的结论是大多数主动型基金跑不赢指数!
根据关键词搜索,目前市面上大约有20只左右的主动型基金符合“中特估”概念。规模上并不大,平均在10亿,仅交银施罗德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519756.OF)(沈楠)、英大国企改革(001678.OF)(张媛)、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260112.OF)(鲍无可)超过30亿。从业绩上来看,仅两只基金今年的收益跑赢指数,即长盛国企改革混合(001239.OF)、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260112.OF),其余基金收益超过10%的就已经很不错了,甚至还有亏损的基金!
综合规模、业绩、经理实力来看,交银国企改革(沈楠)、英大国企改革(张媛)、景顺长城能源基建(鲍无可)推荐指数最高。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持仓符合市场主流,但是风格有一点漂移,鲍无可在控制回撤方面有一手,但是在牛市胜率比较低,不过今年收益非常靠前。英大国企改革从2019年开始年年收益均为正,去年踩中煤炭超级行情而一举成名,跑赢沪深300超50个点,可以说是敢想敢干了,不过今年持仓同央国企关联度不高,民营公司数量更多,同时开始博弈疫后复苏,行业也更加均衡。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为沈楠一手操办,管理超过7年,年化超过10%,同类排名前8%,近些年表现比较给力,连续4年实现正收益且大幅跑赢沪深300,去年择时表现非常好,完美躲过大跌并且在四季度没有踏空,所以基金规模在今年Q1猛增。
对于“中特估”概念,经理们也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大成基金韩创认为在突出盈利质量的考核下,央国企有望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并会持续关注股权激励、分红、资产重组三方面的投资机会。博时基金赵云阳认为央企整体估值处在历史相对底部位置,而且稳增长相关和数字经济相关板块占比较高。今后可以关注质地优良的低估值央企资产。
总体上,“中特估”概念的投资更多的是寻找低估值、高分红的标的,而不是去博热点和眼球,更不必去追高,各位还是要理性投资,合理配置。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