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35斗,作者 | 陈欣雨
智慧农业是将物联网、大数据、5G、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的科学技术。智慧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近年来,多项发布的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及相关技术。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智慧农业的重大任务,到2023年的一号文件中的“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以上都表明智慧农业的研究与推广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是国家重要支持方向,这些都为智慧农业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在诸多的支持和利好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篇欣欣向荣之势,智慧农业建设发展正当时。
2022年,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披露,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02年的1009亿元到2021年的36399亿元,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从4.6%增加到了10.1%。这就意味着,在我国财政支出中,每10元钱就有1元钱是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花出去的。政府采购不仅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手段,也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推进改革创新的一种工具。
政府采购是智慧农业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能够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和应用。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状况,35斗根据“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智能”四个关键词(下文中简称“智慧农业”)在中国政府采购网(网址:https://www.ccgp.gov.cn/)上进行搜索,并从2020年5月11月至2023年5月11日3年间的中标公告中进行数据筛选。其中,样本总量为561条,有效样本为408条,覆盖地区30余个,涉及机构420家,涉及金额超22亿元人民币(其中有8项金额未公开),涵盖了投标类型、发布时间、省份、采购项目名称、采购单位、中标单位、中标金额等10余个维度的数据。
从以上数据入手,35斗分析了智慧农业相关项目的数量、规模、地域分布等特征,根据行业洞察和数据分析,以期从中窥见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近三年来智慧农业招投标数据分析解构
通过对2021年-2023年近三年来各省份涉及智慧农业行业招投标情况的具体分析,35斗希翼为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多信息,并呈现可供参考的数据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看宏观的统计情况,近三年来用于智慧农业相关项目的招投标金额超22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于新疆阳森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数字农业综合产业园的建设,其供应商为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涉及金额为39832.91万元。其中,超过亿元的政府采购项目有4个,达千万元规模的项目超40个。
农业体量庞大,其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智慧农业的发展,既要依靠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也要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或者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激发智慧农业行业的内生动力,向远、向新发展。
从省份采购情况数据来看,排名前三的山东省、四川省、黑龙江省占比遥遥领先,其比例超过了此次统计总数量的37%。究其原因,上述三个省份都是我国公认的农业大省,或因为地理优势,或因为作物品种使得其在一些方面积攒起了实力。进入智慧农业新时代,以上省份并没有“掉队”,以发展众多智慧农业相关的项目为抓手,他们正在以“数字”、“智慧”、“信息化”等建立自身的的护城河。
从中标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山东省、北京市、广东省、四川和黑龙江省的企业数量可谓是一骑绝尘。以上情况有据可依,结合我国各省份采购情况统计图来看,山东省、四川省、黑龙江省在采购项目的发布数量上就占据了前三的份额,当地政府通过就近原则选择本地供应商合作无可厚非,不仅便于沟通、可以随时进行线下交流,还能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评估合作供应商。
而北京市与广东省企业的上榜则是显示了这两个省市在智慧农业领域中强大的硬实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北京综合排名全国互联网发展第一位,广东则是居于第二位,在强大的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等综合实力的面前,地缘优势已不再是绝对性的选择因素,真正印证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说法。
从该表格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也能看到智慧农业一路向好、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智慧农业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就是最直观的体现。除此之外,智慧农业相关项目的采购时间分布也与政府采购的时间分布相似,由于需要在年底前花完所有预算的政府采购的特性,下半年一般为采购的高峰。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的分类,其品目分别为“货物类”、“工程类”和“服务类”三类,此次,35斗也将智慧农业中标项目按照以上品目进行分类。下图为本次有效数据中中标项目的数量图表。
共408条的有效数据中,仅工程类的数量就几近占据了总数的一半,基础性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货物类的采购就占据了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要理解上述现象并不困难,这与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和步骤息息相关。硬设备是智慧农业的基础,软服务是智慧农业的灵魂,先完善“硬设备”,再搞好“软服务”,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两手抓”才是实现智慧农业全面发展和优化的必由之路。
35斗大胆猜测,或许在2020年以前,政府采购了更多数量的工程类和货物类项目,前几年的努力耕耘才造就了现在如火如荼发展的智慧农业。
综上所述,从中国政府招投标数据看,我国智慧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正逐步驶向发展的“快车道”。未来,我国应该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培育市场主体和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现代物流、绿色生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发展历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时间为我们翻开了农业发展的篇章,迎来了智慧农业的新时代。
将时针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农业信息化正处于萌芽期。全球各国政府主要通过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方式,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彼时,智慧农业技术大多应用于农业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前者用来管理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后者大多用于支持农业决策和解决相关问题。
到了21世纪初,千禧年的到来带来了传感器技术、无人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智慧农业进入精准农业时期。这一阶段,智慧农业技术已拓展到了实时监测和分析土地、气象、水分、作物等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等方面。
2010年后,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智慧农业进入了数字农业时期。尤其在2017-2018年间,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和中化等传统大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农业,“大张旗鼓”地吹响了其进军智慧农业的号角,极大地激发了智慧农业创业者和淘金者的热情。
除民间资本外,国家也在智慧农业领域持续发力。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以及部委发布的政策中,都多次提及与智慧农业相关的话题。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展了智慧农业的项目试点示范行动,数量庞大的智慧农业项目应时而生。深耕于智慧农业领域的企业,也能通过承接各种政府组织的智慧农业项目建立自身影响力、服务当地农业发展,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
除政府招投标外,我国智慧农业还需要什么?
作为政府采购的方式之一,政府招投标除能够促进智慧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智慧农业建设,提高智慧农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外,其还能够推动智慧农业的技术创新,激发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体系的活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在规范智慧农业的服务标准上,政府主体不仅能够建立健全智慧农业的评价体系,加强智慧农业的监督管理,还能在服务水平的提升上提供助力。
尽管政府招投标是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但智慧农业的发展仍需要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持。
在政策的引导和带领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对智慧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人才是智慧农业的核心要素,社会资本是智慧农业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农民等多元化主体的合作共赢格局,才能推动智慧农业的创新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资料:
- 1.《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
- 2.《中经评论:发挥政府采购最大效能》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