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V商业,作者 | 大V商业
蔡磊成为了京东高管中最悲壮的那一个。
患上渐冻症后,蔡磊没有选择等死,而是直播、成立爱斯康,选择创业自救。
蔡磊引起公众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京东高管。
与阿里、腾讯的高管不同,阿里的高管比如蔡崇信因为阿里财神爷的身份被公众所知,还有一众如王坚、彭蕾、蒋凡等;腾讯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总裁刘炽平。
京东的离职高管也十分悲壮。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在职时足够低调,京东过去20年的时间里,从京东离职的高管数量达到数百人。
京东的高管更接近职业经理人,他们没有从0陪伴刘强东起家的经历,没有京东XX号员工的光环。
在京东的发展历史上,太多的高管离职,甚至是集体离职。让外界感到好奇的是,京东高管难当,到底是为什么?
从徐雷退休说起,两次高管集体离职
高管出走并非新鲜事,但像京东这样高管集体离职的却并不多见,而京东发生了两次。
2019年在瑞士举办的达沃斯活动上,徐雷、陈生强、王振辉作为京东集团旗下三大业务掌门人集体亮相,徐、陈、王在京东内部形成了一个管理梯队。
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不包含刘强东的“京东最高管理层”便不复存在。
徐雷的退休,稍显突然。
5月12日,京东集团原CEO徐雷因个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请,接替徐雷的是京东集团原CFO许冉。
外界对于徐雷的退休原因说法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徐雷已经坐到了外来人能够在京东坐到的最高位置。
徐雷是京东名副其实的“二当家”,2018年刘强东因为明州事件为京东带来了巨大的变故和不确定性,徐雷被称作是“临危受命”。
在刘强东一句“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奠定了其在京东二当家的地位,后来成为京东集团CEO、总裁都是顺理成章。
如今回头来看,刘强东的此次放权和之前不同,这次的被动意味更浓。从2018年至今,京东所处的电商零售领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动,按照刘强东的性格此时放权甚是不符。
徐雷离开的背景,是从去年双十二前夕刘强东突然内部开火,指责京东的高管们骗了自己,并且越来越偏离零售的本质。
今年初,京东开启式了大范围的百亿补贴,重回低价策略,一定程度上,这是将过去5年来京东树立的高端策略全盘推翻。
一个细节是,京东前几年的618主题都聚焦到“热爱”一词,今年的618主题又改回了“沸腾烟火气”,重新聚焦“多快好省”。
和徐雷的突然离开同样蹊跷的是王振辉和陈生强的离职。徐雷2020年4月出任京东集团的CEO,就在同年年底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科陈生强不到10天的时间里相继离职。
彼时京东数科冲击上市迟迟未成功,陈生强离职后由原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接任CEO。
王振辉更加可惜,就在其离职后的半年时间,2021年5月京东物流实现在港交所上市。
仅仅是三年,整个管理层全部离开。
陈生强和王振辉离开后,京东的高管离职潮还没有结束。
2021年9月许凌离职,11月肖军、周伯文离职。这三位高管虽然比不上陈生强和王振辉二者的地位,却也是京东业务层面的核心。
公开资料显示,许凌被号称是京东的“白条之父”,离职前担任京东金融科技负责人,其带队推出业内首款信用支付产品“白条”,后逐步建立起以白条、金条为主的消费金融体系。
肖军则是物流体系的元老级别人物。肖军于2007年加入京东,参与了京东早期前端网站、供应链系统的设计,还主导了京东配送“青龙系统”以及仓储、售后客服等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2016年5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主攻智慧物流,研究智慧仓储物流和无人化技术,便是由肖军担任X事业部总裁。
周伯文则是京东的AI领路人。
2017年9月周伯文加入京东出任京东集团副总裁,负责京东AI研究与平台部相关业务,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汇报。
要知道,2016年京东云才正式成立,被定位为电商、物流和金融科技之后京东的“第四驾马车”,周伯文当时加入京东可谓是京东云的先锋队长。
京东云作为京东的新业务并不稳定。
除了周伯文,还有申元庆此前也在2019年底离职。这位2017年才加盟京东云的老将,此前在微软供职24年,此前担任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对于彼时的京东云业务来说,申元庆可谓是真正的“大厂”来的人。
从陈生强、王振辉、徐雷,到肖军、许凌、周伯文、申元庆,京东高管集体离职,涉及了京东物流、京东零售、京东数科(金融、云)三大核心板块。
尤其是,这种一年之内这么短的时间内,离职的高管涉及到京东各个业务条线的核心岗位,这是国内互联网大厂里所罕见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京东高管的第一次集体离职。
2019年,京东首席人力官隆雨、CMO蓝烨、CTO张晨一年内相继离开。
“空降兵”为何式微,“管培派”能否挑起大梁?
与BAT的高管分部不同的是,京东没有阿里十八罗汉、腾讯五虎、百度七剑客、小米八大金刚等创始团队,更多的是刘强东单枪匹马白手起家的故事。
这就导致了京东在发展的后期需要大量的外部力量。
比如徐雷就是徐新引荐给刘强东解决缺少营销人才问题的,隆雨加入京东前曾是刘强东的同学,刘强东邀请其加入,四度拜访和长达半年的等待后,隆雨才最终同意。
京东的高管大多是空降而来,目标指向更明确,就是支撑起一摊业务,当然,如果业务不见起色,换人、走人也是理所当然。
我们建立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就可以看出为何京东高管离职会出现两个特点:一个是时间周期化,并且呈现出集体化离职现象;另一个是与业务关联度非常高,干不好直接走。
首先是周期性。
2021年前后是王振辉、陈生强等一批人离职的时期,上一批离职潮是在2019年前后,再往前是2015年前后。
形成这种离职潮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有来自刘强东周期性地放权,带来高管的引进和离开。
2010年前后,刘强东曾对外表示:“如果管理了十年,还不能放手,这是我的严重失败。”此后,刘强东引进了蓝烨、隆雨、沈皓瑜、张晨等一批CXO。
2013年刘强东到哥大游学,给京东高管放权。这场放权最终在2016年结束,刘强东强势回归,并批评公司组织效率和战斗力都在下降。
另一方面则是京东业务的变动,云、POP、O2O等多个业务,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京东实际上是出于强竞争状态,也导致了业务的起起伏伏和京东高管的起起落落。
职业经理人最怕的是去当“救火队长”:火灭了,人就该走了;火灭不了,也得撤。
京东的高管很多就是“救火队长”的身份。
比如申元庆的引入,实际上是弥补京东入场云服务较晚的劣势;京东国际作为零售的短板,也是经历了闫小兵、徐昕泉、沈皓瑜多人执掌。
因为战略、业务失利离开京东的高管不在少数,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盒马的侯毅。
侯毅此前是京东的首席物流规划师,主导了京东自有仓储和物流中心“亚洲一号”的建设。
此后在负责O2O项目效果不理想,侯毅离开京东创办盒马。据传刘强东曾有意投资侯毅,但是侯毅两个星期都没有见到刘强东,直到其遇到阿里的张勇。
尤其是,此前有报道刘强东对高管的管理风格,有报道提到,“平时开会,刘强东会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让你走人。被骂得狗血淋头是是常态。”
此前刘爽的事件引起争议,坊间消息是说起在饭局上说话惹到了刘强东,离职时另一个说法是不堪承受新通路50万家门店的业绩考核。
京东POP业务负责人也是几经变动,从最初的程峻怡到蒉莺春再到打散到各个事业部,有分析认为程峻怡等的离职和业绩不达标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其就是在618前的几日内离职的,这和刘强东2022年双十二讲话十分相似。
京东高管的离职原因是多重的,有企业组织架构(刘强东放权)带来的影响,也有业务层面变动带来的影响,归根到底,是信任问题。
高管们觉得刘强东不放权自己束手束脚,但在刘强东看来,每次的放权最后结果都是组织缺少效率,业务缺少竞争力,还得再重新收权。
刘强东是极其懂零售、懂电商的,第一次放权之前,刘强东每年的618都要亲自看流量、亲自看订单量,这种亲力亲为在给京东上了一层保险栓之外,还给高管们带了一层紧箍咒。
刘强东太懂零售了,以至于不相信手底下的高管们能做好,或者比他做得更好。
这几乎是个死循环。
这就带来了京东高管的一个新变化,那就是管培生派系开始占上风。
比如现在京东的管理层里,CHO和张雱京东物流CEO余睿,都是京东的管培生,而且京东官网上,将余睿描述为“京东自主培养起来”。
归根到底,为何京东高管这么难,管培派开始占据上风,还是因为“主仆”之间没有信任。
刘强东需要的是绝对控制,是80%的投票权。
这就回到了最原始的问题,京东没有创始团队,所以管培生成为刘强东的“嫡系部队”,成为了刘强东弥补京东原始团队“缺兵少将”的方案。
京东的高管在逐渐向管培生倾斜,起码在刘强东的眼里,自主培养的管培生不用费心“信任”这一环,可能会对其多一点“放权”。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建议大家好好看下蔡磊《相信》这本书。
做不起来了。好久没有在京东买东西了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流掌握朝权。
他的话能信?对底下人左一个兄弟,右一个兄弟。真的会当兄弟?太假了。老板就是老板,太能装了。
贫苦出生的一般难共事,杀伐果断,却也薄情寡义!
他需要的是敢于突破的人,一旦开始享乐,那就滚蛋,典型的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京东快递的领导都是顺丰开除的垃圾 贪污最有一套
苏宁集团张近东,国美电器黄光裕,很多有名的集团公司搞不下去了,市场竞争复杂,人心复杂,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京东集团刘强东能够屹立不倒,没有被"无情的市场"整下去,算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普通人,一个人活着都感觉"累",带领一个集团生存,实属不易!江苏宿迁群众在昆明,愿刘强东屹立不倒!宿迁三架马车:洋河股份,京东刘强东,苏宿工业园等大量招商引资来的老板们……共同支撑着"宿迁经济基本面"!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省会城市……数过之后,宿迁作为新成立20多年的地级市,一路走来:经济亮点可圈可点!宿迁干部们到处招商引资,洋河股份上市,刘强东强势崛起……给宿迁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利好"支撑!谁不说俺家乡好?一个县,一个地级市,出一个叫得响的"驰名商标"是不易的,叠加岀一个叫得响的"经济人物"更是不易!云南省岀了个"云南白药",是以一个省的名义出列,如今,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经济表现也是一般!一个地方,一个产品,一个人物,"火"岀圈太难了!淄博烧烤岀了一次圈!不知能持续多久?
都退休了,只有老雷挺住
东哥只有他二弟才是他的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