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年报问询函还没回复,不太好看的2023年中报预告又来了。7月13日,高鸿股份(000851.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98%。
同日,公司还披露了变更部分募资投向的公告,拟变更车联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用于增资控股国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唐汽车”)。
钛媒体APP注意到,两次变更募资投向反映出的是高鸿股份基本面的羸弱:现金流紧张,需要变更募资以补流;业绩疲弱,甩卖资产维持盈利的同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盈利点,而拟增资控股的国唐汽车就是预想中的新增长点之一。
上半年仅盈利330-430万元
公告显示,高鸿股份预计2023年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330万元-4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36%-98.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0万元至-900万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降,高鸿股份解释称:“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转让参股子公司事项确认3.24亿损益,该事项于2022年05月31日披露。”
至于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亏损收窄,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本年压降IT销售业务,努力发展毛利较高的行业企业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提升盈利水平。同时,公司本年严格压降预算外开支,管理费用同比明显下降。
高鸿股份的业务包括行业企业信息化、信息服务和IT销售三大板块,具体而言,公司在年报中提到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可信(云)计算、IDC(数据中心)、数据化营销等均在其业务范畴。
若仅从营业收入来看,公司规模并不算小,早在2013年就已经突破了60亿元,之后收入持续增长并于2019年突破百亿元。此后几年,公司营收起伏,但一直都维持在60亿元之上。
然公司盈利能力却并未能同步,自2018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逾8成后,盈利常年只有一两千万,甚至在2020年亏损12161.09万元。且2019年以来,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就持续亏损。
如此看来,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降不过是延续了近几年的羸弱局面。结合一季度盈利794.67万元来看,高鸿股份第二季度实际是亏损状态,4-6月归母净利润为-364.67万元至-464.67万元。
二度变更募资投向
事实上,业绩疲弱的高鸿股份也在急切地切入新的赛道以寻求更多业绩增长点。7月13日公告的变更车联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募资用于增资控股国唐汽车,即是其中的一例。
往前回溯,2021年5月19日,高鸿股份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资12.50亿元。根据彼时的规划,募资中的10亿元用于车联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剩余的2.5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公司表示,“车联网行业在政策、技术与产业三重因素的共振下,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该次定增着力于在车联网领域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当时的预计,该项目建设周期2.5年,从T+2.5年开始试运营,T+4年实现全面运营。全面运营期,年均贡献收入26.19亿元,年均税后净利润2.10亿元。
最终,扣除发行费用后,该次定增实际募资净额为12.41亿元,其中2.5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9.91亿元用于车联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但今年1月20日,公司突然发布变更募资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称,截至当时,投入车联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募资仅1.39亿元,累计投入仅14.01%,即便加上公司自有资金的投入,该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也仅2.10亿元。
根据公司的说法,鉴于目前车联网产业还处于初期,市场规模仍然偏小,产线建设出现不确定性,因此,经综合研究公司决定拟将投入产线建设的部分募集资金1.22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顺便一提,该项目中的6亿元此前已经被公司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钛媒体APP注意到,一次次将募资用于补流的背后是高鸿股份愈加紧绷的现金流。2022年末、2023Q1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614.65万元、-67972.98万元,短期借款11.45亿元、12.5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36亿元、2.35亿元。虽然去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有19.89亿元,但其中有7.30亿元因抵押、质押或冻结等使用受限。
半年后的7月13日,高鸿股份再发变更募资用途的公告,将车联网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拟用于产线建设、实验室环境建设及配套的营销及服务体系建设剩余资金2亿元用于增资控股国唐汽车。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国唐汽车43.78%股权,为国唐汽车控股股东,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国唐汽车是一家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覆盖新能源公交车、专用车、无人驾驶客车、无人驾驶集运车、无人驾驶矿卡等。截至2023Q1末,国唐汽车总资产5.63亿元,负债总额4.76亿元。2022年、2023Q1营收分别为5.88亿元、453.69万元,净利润-2112.51万元、-380.97万元。
公告显示,早在2020年初,公司就启动了收购国唐汽车事项,而公司总经理张新中在国唐汽车担任总经理,所以双方是关联方。
虽然上述的物联网项目还未建成并兑现当初“新业绩增长点”的目标,但高鸿股份又一次对该次收购给出了“宏大目标”:高鸿股份控股国唐汽车后,在技术层面,计划将车联网技术与整车生产深度结合,开发以车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自动驾驶应用解决方案,实现车路云的真正联动;在产品层面,计划拓展国唐汽车现有产品线,改变目前以新能源公交车为主的销售格局,实现采用新能源技术的特定行业无人驾驶运输车、自动驾驶客车及智慧公交车并重的业务格局。
被18万元甩卖的孙公司牵累
值得注意的是,一边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业绩疲软的高鸿股份还频频以“聚焦主业、内部整合、战略发展需要”等理由出售子/孙公司股权。但有些被“甩卖”的下属公司不仅没给公司带来多大增益,反而还在被卖后牵累公司,典型的如公司原来的控股孙公司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鸿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高鸿科技成立于2010年,原本为高鸿股份100%控股的孙公司。2019年,高鸿股份向高鸿科技的供应商常州实道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实道公司”)出具《承诺函》,若高鸿科技未按约定付清全部货款,则高鸿股份将进行清偿。彼时,《承诺书》未经审议,也未披露。
但高鸿科技的经营每况愈下,截至2021年11月30日,高鸿科技未经审计总资产为12.95亿元,净资产仅有6.87万元,应收账款总额12.83亿元。2020年、2021年1-11月,高鸿科技经审计营收24.82亿元、15.36亿元,净利润95.9万元、-4859.94万元。
到了2021年12月30日,高鸿股份宣布拟以18万元向鑫恒众达和自然人邓博转让高鸿科技100%股权。虽然该次含泪甩卖孙公司一度遭到交易所和市场的质疑,但最终还是成行,之后高鸿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2022年,高鸿股份因为上述的《承诺函》被实道公司诉讼至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且公司因该诉讼被冻结银行存款2.67亿元(截至2022年末)。上述法院于今年1月作出一审判决,裁定高鸿股份系债务加入,裁定高鸿科技、高鸿股份共同支付实道公司货款2.83亿元以及逾期付款违约金、案件受理费及财产保全费。但高鸿股份不服判决,已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因该案件较复杂,会计师事务所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认诉讼事项对高鸿股份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公司2022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因此,公司去年年报遭深交所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承诺函》的具体内容和出具原因,未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但公司延期回复,到目前依然未给出回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