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营收增速放缓至8%,资本市场“暴击”微软的AI梦|看财报

尽管全球 AI 大模型浪潮持续火热,但模型算力成本太高、垂直行业数据难获取、商业化落地难、盈利难等问题仍是行业巨大挑战。

(图片来源:Unsplash)

(图片来源:Unsplash)

尽管过去半年ChatGPT大模型引发全球新一轮 AI 热潮,但目前,就与 AI 相关的科技巨头财报来看,其价值似乎低于市场预期。

北京时间7月26日凌晨,美国科技巨头微软(NASDAQ: MSFT)、谷歌母公司Alphabet(NASDAQ: GOOGL)公布2023自然年第二季度业绩。

微软财报显示,截止今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营收达561.89亿美元,同比增长8%,高于市场预期但增速逊于去年同期的12%;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8%,至242.5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200.81亿美元;而市场关注的本季资本支出达89.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其中,Windows操作系统营收同比下降12%;Surface硬件设备营收同比下降20%。

相比微软,谷歌业绩稍好一些。Alphabet二季度营收746.04亿美元,同比增长7%,高于市场预期;营业利润218.38亿美元,同比增12.3%;其中谷歌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约5.5%,谷歌搜索营收增长约4.8%。

整体来看,尽管带着ChatGPT大举进军AI领域,但相比谷歌,微软却面临业绩承压,AI 落地表现未能抵消微软疲软的业绩表现,过去12个月微软总营收增速放缓至7%,并且预计下个季度Azure营收增长将放缓至25%-26%。

财报公布后,微软盘后股价跌幅一度近3%,随后股价震荡,曾在业绩电话会期间收窄,但随着Azure增速预期放缓,跌幅持续扩大达4%以上。年初至今,微软股价增幅仅达46.50%。

业绩“冰火两重天”:微软软硬件增速放缓、谷歌则大力AI重构搜索

6个月前,在全球经济衰退阴霾下,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AI)/LLM(大型语言模型)热潮成为了当时科技巨头急需业绩复苏的重要“法宝”。

在这其中,微软、谷歌两家公司声量最大,均公布其在AI领域的投资和技术产品进展,比如微软投资OpenAI并推出新的GPT版Bing搜索等,谷歌则推出AI聊天机器人Bard、投资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抗衡ChatGPT等。

不过,半年后的今天,ChatGPT的C端热度出现衰减。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ChatGPT PC端网站平台每月浏览增长从今年1月的131.6%,到6月的-9.7%,增长下滑,用户流失率上升至20%。
2023上半年ChatGPT网站浏览增长趋势(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整理)

2023上半年ChatGPT网站浏览增长趋势(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整理)

具体到此次业绩方面,微软、谷歌这两大 AI 巨头业绩出现“冰火两重天”。

首先是微软。尽管微软主要产品线都已经在应用AI技术,但当前AI尚未给微软的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

拆分业务来看,微软收入主要来源三部分:包括Office产品、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等产品在内的“生产力和商业流程”业务(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Azure、Github等产品在内的“智能云”业务(Intelligent Cloud);Windows、搜索、Surface电脑在内的“个人计算电脑”业务(More Personal Computing)。

  • 微软第一大业务“智能云”当季营收为24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占总营收的43%;
  • “生产力和商业流程”当季营收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总营收的33%;
  • “个人电脑”业务当季收入为139亿美元,同比下降3%,占总营收的25%。其中,Windows个人电脑OEM厂商的收入同比下滑12%;硬件设备营收同比下降20%;Xbox内容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5%;搜索和新闻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8%。

值得一提的是,Azure和其他云服务业务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微软营收的增长引擎,本季营收扣除汇率变动后同比增速为27%,和上季度31%的增速相比,进一步放缓,而去年同期Azure云服务的营收增速为46%,市场认为原因或与全球经济衰退、客户削减云计算支出等因素有关。

一个多小时的财报会上,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首次向外界透露Azure收入规模。他介绍,2023财年,微软智能云收入超过了1100亿美元,其中Azure占比首次超过50%。据悉,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中,亚马逊AWS大约为40%,而微软Azure为20.5%。

不过微软没有透露,其从OpenAI提供的Azure AI服务中积累多少收入,以及与非AI服务收入的对比。但纳德拉对 AI 技术前景充满希望,他认为,微软多年来一直发展Azure,后来居上成为行业第二名,而未来通过 Azure AI 会处理更多工作负载,有望实现技术领先与份额的超越。

纳德拉透露,微软在 AI 上的产品销售模式有两部分,一是模型本身,二是微软与OpenAI合作的产品落地形态。“一种是计算型支出,另一种则是收入驱动,即微软将跟踪收入和需求的推理成本结合。而这两个部分都在上演。”

本月早些时候,微软宣布其Office 365 Copilot的定价为每用户30美元/月。这意味着正在使用Office 365的企业用户如果需要使用Copilot,将额外支付30美元/月的费用。对此,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认为,此次宣布的定价将拓展微软AI智能云市场机会,最快可在2025年将云计算年收入提高20%。

纳德拉在财报会上称,此前联合OpenAI发布的企业级Azure OpenAI GPT-4云服务目前有11000名客户,5月中旬这一数字为4500名,数量翻倍增加。

开支部分,当季微软资本支出为10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78亿美元提升37%,创7年以来新高,增加的开支部分将用于扩大AI数据中心的建设。微软CFO艾米·胡德(Amy Hood)称,资本开支的增加涵盖广阔的内容,包括了数据中心建设,CPU、GPU和网络设备的购买,此外2023财年非AI算力的数据中心容量也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降本增效,微软最近几周又解雇了超过1000名员工。财报显示,此前微软已支付8亿美元的员工遣散费、硬件产品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减值费用以及与租赁合并活动相关的成本。 

“在整个公司层面上,我们企业业务收入增长将继续由 Microsoft Cloud 驱动,并将再次超过我们的消费者业务的增长。但即使有强劲的需求和领导地位,我们的 AI 增长将是渐进的……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客户在 Azure AI 的基础上构建他们的 AIGC 应用,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加快速度。这就是我们要求他们确定的两件事情,即他们在哪里可以获得最大的生产力杠杆,然后我们甚至用我们自己的资源帮助他们完成这些事情。”纳德拉表示。

胡德预计,下一个财季Azure的营收增速将为25%-26%,其中 AI 相关服务贡献2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尽管市场对于AI服务有着强需求,微软亦处在领先地位,但AI服务将会随着AI产品的规模化,渐进式增长(gradual)。”

相比微软的疲软业绩表现,谷歌则强势反击,其母公司Alphabet二季度各项指标远超出市场预期,搜索业务加速增长,广告一举扭转颓势,公司还宣布最新操作系统Android 14将融合AI工具,并调整团队重点在AI领域全速发力。

具体来说,谷歌主要业务分两类,一类是包含搜索广告、YouTube广告、Google Network等在内的谷歌服务业务,一类是云(Google Cloud)业务,以及其他Other Bets。

  • 当季,谷歌的广告业务营收为581.4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2%,但较上一季度的下滑0.2%已有所好转。其中,YouTube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达到77亿美元;谷歌搜索等网络广告收入为79亿美元和YouTube电视的订阅增长,同比下降5%;谷歌服务中的其他收入为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
  • 云业务方面,谷歌云业务持续增长,当季营收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9%,运营利润为3.95亿美元,此前一季度谷歌云业务首次盈利,营收同比增28%。

此外,谷歌于4月宣布,将“谷歌大脑”(Brain团队)和谷歌旗下的AI公司DeepMind的一部分合并在一起,以加快谷歌 AI 进展,新部门叫“Google DeepMind”。所以自2023年二季度业绩开始,该业务计入谷歌的“未分配企业(Corporate costs, unallocated)”部分,本季运营亏损11.9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亏损2.39亿美元的5倍左右。

更重要的是,谷歌也要拥抱 AI。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财报会议上称,美国超过70%的AI独角兽都是谷歌云的客户,包括Cohere、Jasper、Typeface等。他表示,谷歌提供最广泛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选择,包括谷歌TPU和先进的英伟达GPU,最近推出了由英伟达H100驱动的新型A3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今年5月,谷歌在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包括办公软件、云上大模型平台、安卓生态和手机、平板、手表的硬件终端等将全面以生成式AI重构。此次财报会议上,皮查伊提到,公司最新操作系统Android 14将融合AI工具,Pixel和Android团队正联合开发最新设备。80%的广告商至少使用一种AI驱动的搜索产品,而新版搜索引擎产品搜索生成体验 (SGE)进展超出预期,该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小规模测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AI)将成为搜索的工作方式,”皮查伊透露,目前A I 搜索功能已经领先于其预期,而且谷歌云服务也全面拥抱 AI 技术,“客户肯定对 AI 很感兴趣,他们正在与我们进行更多沟通。”

在财报会上,谷歌同时宣布鲁斯·波拉特(Ruth Porat)将卸任首席财务官(CFO),转任谷歌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波拉特在2015年起担任谷歌的首席财务官,是谷歌历时最久的CFO。谷歌称,波拉特会领导谷歌2024年的发展规划,并在找到继任者之前继续担任CFO。

Ruth Porat表示,Alphabet第二财季资本支出为69亿美元,并预计今年年内和明年将继续增加资本支出,“以抓住我们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发现的AI机遇,随着创新步伐的加速,我们只是想确保我们处于有利地位。”

目前,微软和谷歌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 AI 技术发展。在过去四个季度里,这两家公司的资本支出都略高于280亿美元,超过了标普500指数四分之三成分股公司的年收入。

大模型落地难,盈利挑战加剧

与谷歌、微软两家情况类似,早前,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PE:2330/NYSE:TSM)发布二季度财报,尽管 AI 相关订单爆满,但收入却低于预期,新增的 AI 需求对台积电业绩的提振相对有限。

财报显示,台积电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0%(以美元计为13.7%),环比下滑5.5%,为四年来首个季度盈利衰退,且已连续四个月营收下滑;净利润同比重挫23%,环比下降12.2%。其中,营收占比44%的HPC(高性能计算)业务也出现下滑,比一季度要低4.4亿美元,同比则基本持平。

二季度,台积电资本开支为81.7亿美元,上半年累计资本开支为181.1亿美元。台积电CFO黄仁昭在20日的财报电话会上称,考虑到短期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谨慎运营并适当收紧资本开支,预计2023年全年资本开支将接近此前320亿美元至360亿美元预测区间的下限。

这意味着,AI 并未让台积电营收增长,也没能抵销消费电子业务的业绩衰退,而且这已影响到台积电的全年资本开支情况。

实际上,尽管全球 AI 大模型浪潮持续火热,但模型算力成本太高、垂直行业数据难获取、商业化落地难、盈利难等问题仍是行业巨大挑战。

国盛证券曾经估算,GPT-3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LLM模型,训练成本介于2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之间。今年1月平均每天约有1300万独立访客使用ChatGPT,对应芯片需求为3万多片英伟达A100GPU,初始投入成本约为8亿美元,每日电费在5万美元左右。

钛媒体App了解到,目前大模型商业落地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算力成本高,模型训练的巨大算力资源需要企业大量资金支持,算力消耗成本大概能占到接近90%,即To B业务买大模型就是买英伟达A100显卡、买算力;第二个挑战是数据优势,尤其是精准的数据集,或者是行业垂直数据,这考验着企业对落地行业的理解,例如怎样将非常专业的处理数据标注出来等;三是大模型知识虽多,但技能不足,时效性低、错误率高。

“我一直在讲,大模型当然很重要,垂直、横向的语言模型很重要,但是我们到行业模型的时候,一定要更精准,要更加垂直行业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表示,目前ChatGPT类型的大模型产品有时效性、准确性、低效率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大模型的计算效率低下问题值得关注。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认为,AI 大模型未来发展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大模型的市场格局未定,互联网大厂具有资金算力等优势,创业公司面临很大的竞争。此外,行业大模型也需要解决行业里的数据和隐私问题。垂类赛道的确有许多投资机会,但哪个赛道有机会,以什么样的模式存在,大家仍在摸索。

阿里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王巍巍表示,从长期发展看需要关注的是数据和模型大小,把数据做大、把数据质量做高、把模型做小,才可能会有助于规模化的落地,而在使用模型上应该以成本最小的方式使用。

“本质上,不管看数据还是看模型本身,在产业界,它一定是用价值来衡量的,最终还是要深入到一些业务场景,看能不能解决实际业务中的问题,实际落地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拥有自己的数据飞轮,在业务里面转起来,才有可能发挥模型更好的效果。”第四范式副总裁涂威威也认为,模型可以解决业务问题,但关键之一就是让它学习特定领域的高质量数据。

此前,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对钛媒体App表示,应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待大模型,将来智力可以作为通用的社会流通要素,人人都可以得到它,其价格也将类似于水电低成本的方式让全社会使用,这是放大AI 能力的最佳方式。

”我们已经陆陆续续可以看到这些边界,比如说ChatGPT可能就是最后To C,剩下就是做API服务生态伙伴,无论是做垂类的还是要做代码开发、做行业等,大家慢慢会有一些变化。但本质上,大模型生长能力和拓展能力还是挺强的,所以(国内)大模型边界到底会停在哪儿仍不太确定。”王光熙表示。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