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小冰CEO李笛:大模型的狂欢,该冷静了

AGI
“制约大模型发展的,其实是经济学规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AI蓝媒汇,作者 | 闫烨

不可否认,在经历了200多天的狂欢后,大模型赛道还是走到了“参数内卷、包装概念”的境况。

大厂们纷纷将大模型作为向投资市场展示自身开拓新业务的名片,创业型AI公司则是以开源大模型为基准,在各个分支赛道打造垂类大模型,试图分得一杯羹。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不少浑水摸鱼蹭概念的玩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而不到此规模级别者则数量更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模型的发布会以天为单位在全国各地举办。台上的主讲人描绘着一个个美妙且有前景的故事,带领着台下的投资人们幻想着借由大模型走在时代的前沿。

“百模大战”,已然箭在弦上。

面对这种对大模型近乎于痴狂的局面,作为国内最早实现AIGC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之一,小冰公司则显得格外冷静。

“其实,现在行业不应该狂热于做出什么样的应用,而是大模型要有怎样的创新和实际的应用。”小冰公司CEO李笛在与AI蓝媒汇对话时表示。

在他看来,如果大模型无法让AI公司从中获得良性的经济效益,只能依靠免费来获客、拓宽市场规模,并非以创新赢得市场的的话,那这样的商业模式必只能是昙花一现。

“但很遗憾,目前国内的现状就是如此。”他说道。

尽管对于这股热潮并非完全认同,作为一家AI公司的CEO,李笛也依然对大模型的应用与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同时,他也向AI蓝媒汇展示了近几年小冰在人工智能风口下的创新与布局,包括基于虚拟偶像概念诞生的克隆人AI Beings,以及与社交平台APP“小冰岛”等。

或许,从他的视角中,能还原国内老牌AI公司对于大模型以及AI风口的真实想法。

“制约大模型发展的,是经济学规律。”

今年2月,就在国内众多大厂还对大模型采取观望的态度时,小冰便内测上线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小冰链”。

不过,用李笛的话来说,小冰链的上线与其说是一款产品的发布,不如说是公司战略层面的考虑,也为了向市场展示大模型的“决策”能力。

事实上,在国内大模型风起云涌的200多天时间里,“大模型究竟能干什么”成了很多人心中共同的疑问。纵观整个大模型市场,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型AI公司,其所发布的大模型使用场景更多是人机交互对话与信息调取,但显然这与大模型动辄上亿级别的参数规模和投入资本,以及市场对其报以的期待并不匹配。

对此,李笛认为,大模型的作用实际上有三个方向,分别是决策、干活和说话。

后两者很好理解,大模型对于大量信息的压缩提取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同时还会根据参考资料总结生成内容,也就是内容生产的能力。

但在他看来,大模型最重要但最不容易观察到的是决策、逻辑判断的能力。

李笛举了一个例子:关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哪个更好”的这个问题,过去我们会原封不动地去找,现在向GPT询问它会从师资力量、国家级学科数量甚至男女数量比等多个维度去呈现出来,这意味着,大模型可以作为系统的控制中枢。

“在此期间,大模型其实是会将自己的情感倾向和逻辑分析融入到每一个维度中,从而让使用者理解对方的意图”他说道,“要知道,情商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能力,而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是让人觉察不出来的。”

不过,李笛对大模型的功能性有着相对清晰的思考,但对于大模型的商业模式问题,他却没能给出一个相对可持续性的解答。

一个事实是,眼下大模型的应用能力更多体现为优化和提升人类的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创作灵感,远远无法达到替代的水平,而不具有“独特性”就成了企业不愿为大模型付费的重要因素。

他向AI蓝媒汇讲了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一位媒体朋友向他询问,如何制作一篇既符合媒体调性又质量上乘的稿件,他简单算了一笔账,按照市场普遍价格,每1000字价值0.2美元,常规的一篇2000字的稿件就价值0.4美元,每个月生产100篇稿件总计要花费40美元。

而换作撰稿人,一篇稿子的稿费就要1500元起,100篇稿件则要15万。

他继续向对方解释:但相信现在的媒体不会为AI生成的稿件付出10%的人工成本,最后总计下来你会发现,这样一笔买卖AI公司能赚到50万人民币就算不错了。

显然,这个数字完全无法为AI公司带来匹配的经济效益,而无论是用降本增效还是免费内卷的方式,都很难改变其中底层的商业逻辑。

“所以说,制约大模型和AI发展的,其实是经济学规律,这大概就是AI公司的宿命吧。”

虚拟偶像+数字员工:AI发展的两种方向

尽管担忧,但作为身处时代中的AI公司,小冰却无法停下脚步。

在李笛心里,AI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有两种,一种是“数字员工”即AI being,一种则是“数字克隆人”。

前者已经让市场上大部分人形成了共识。像是两个月前,周鸿祎就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他认为大模型的普及应该将其定位为企业和员工的助手,通过 “辅助模式” 将其作为副驾驶角色来提供帮助,让人的意志在整个决策回路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与李笛的看法不谋而合。

他曾说过,小冰让各个数字员工去各行各业打工,类似于“劳务派遣”,最后获得的是工资,相当于公司收益分成,现在平均一个数字员工年薪能达到30万。

这意味着,市场对于这种商业模式大多给予了认可。

而有关数字克隆人的概念,李笛特意讲到,实际上与虚拟偶像的概念类似。这也是目前小冰主要发力的方向之一。

与洛天依这样的虚拟偶像不同,小冰的数字克隆人实际上是将现实中的真人克隆到AI中成为的虚拟明星,像是前段时间推出的“半藏森林”克隆人等。

“网红群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自身也带有明显的标签化,像是情感博主和穿搭博主等。数字克隆人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多地与用户进行交流,并且24小时在线,影响力也会扩大。”李笛说道。“并且,为了不成为AI孙燕姿和孙燕姿的关系那样,只有博主自己主动克隆才行。”

同时,李笛还提到,这套数字克隆人的系统,未来或许还会被加入到小冰的人类与AI融合的社交产品“小冰岛”中。

“小冰岛建立的社会其实中心主旨就是AI围绕着人类,形成一个类似于动物森友会的虚拟社会。”他说道,“让AI服务于人,给AI充值情商,这其实也是AI公司在研发产品时应具备的共同出发点。”

只不过,这款产品并没有赢得市场和C端用户太多的关注。七麦数据显示,其目前在社交榜单上排名153位,近三个月内下载量平均数为752次。

这或许意味着,人类与AI共生的想法,不论是在手机APP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暂时还是一种悖论。

而在谈到AI与人类的关系时,李笛显得比较轻松。

“开个玩笑说,其实现在真正吃到AI红利的只有电话诈骗,而它所需要的技术也远不需要最新的技术。所以,不管是大模型还是AI,目前都远远不会威胁到人类的饭碗。”

本文系作者 蓝媒汇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目前来看,AI对人类几乎没有威胁,但是发展如此迅速的AI,未来10年20年难道对人类不是威胁?

    回复 2023.08.04 · via pc
  • 其实真的不是大模型的狂欢,而是全魔乱舞

    回复 2023.08.04 · via iphone
  • 我们担忧的就是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和Aide关系会怎么样,这是远见

    回复 2023.08.04 · via android
  • 一夜之间,open AI让大模型之风吹变大江南北,企业们纷纷效仿起来,可是怎么可能一夜之前就搭建好,人家多年的心血?

    回复 2023.08.04 · via h5
  • 对资本家来说,AI有人类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对重复工作的复现性,低廉的价格,24小时的付出,所以AI怎么可能会停下来?

    回复 2023.08.03 · via pc

快报

更多

02:17

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

02:16

乘联分会: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

02:08

乘联分会: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0.5万辆,同比增长33.9%

02:08

乘联分会: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

01:50

北京发布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01:16

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01:16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01:11

普京提议于15日在土耳其恢复俄乌直接谈判

01:09

习近平将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01:04

今明天中东部地区晴朗为主,下周东北华北气温将屡创新高

01:03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01:01

常见故障100%识别,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

2025-05-10 14:53

新华时评:中方决不会牺牲原则立场与国际公平正义与美达成协议

2025-05-10 14:33

新华时评: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

2025-05-10 13:50

美国加州州长:当前关税政策“可能令美国丧失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

2025-05-10 13:37

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试运行

2025-05-10 13:35

巴基斯坦全面恢复领空开放

2025-05-10 13:33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未来2至5年智能机器人重心在端到端大模型

2025-05-10 13:25

深交所:本周对“*ST东通”进行重点监控

2025-05-10 13:23

美法官:特朗普政府不得继续推进大规模裁员或重组计划

65
5
3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