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8位学者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涉及植物免疫、超导材料和 AI 领域|钛媒体焦点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5位获奖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因研发了高温超导材料获得2023未来科学大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因研发广受关注的高温超导技术而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

钛媒体获悉,8月16日,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共有八位学者获奖,单项奖金约725万元。

  •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获得“生命科学奖”,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获得“物质科学奖”,表彰他们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 Facebook AI研究院(FAIR)研究科学家何恺明、旷视原首席科学家孙剑(已故)、蔚来自动驾驶研发首席专家任少卿、旷视研究院基础科研负责人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习ResNet,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据悉,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该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以创新模式带动更多民间资金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约725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2016年至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7位获奖者,算上2023年,至今共35位学者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具体来看,“生命科学奖”的两位学者柴继杰和周俭民,通过19年的合作和努力确立了由免疫受体激活的抗病小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他们发现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并发现这种复合体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引起植物免疫反应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这个发现将带来更好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今年57岁的柴继杰博士,目前是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其1987年获大连轻工业学院学士学位,1994年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1997-1999年及1999-2004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9年及2009-2010年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及高级研究员,2009-2023年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7-2023年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洪堡教授”。2023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柴继杰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中介导先天免疫反应的受体激酶(RLK)和NOD样受体蛋白(NL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植物NLR识别病原体效应蛋白后形成不同的抗病小体,从而起始植物的免疫反应包括超敏反应(程序性细胞死亡)来有效的抑制病原菌的侵染及致病。CNL类抗病小体在细胞膜上形成诱导性钙离子通道起始植物抗病反应。而TNL类抗病小体作为NAD+水解酶以及ADPR转移酶产生多种核苷类第二信使,通过EDS1-PAD4/SAG101等介导激活另一类CNL类抗病小体从而引起植物的免疫反应。实验室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利用遗传学、组学、生化、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研究植物NLR活化起始钙信号后引起细胞免疫或程序性死亡的信号传导过程。

周俭民博士,目前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在四川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园艺系获博士学位。

同动物一样,植物能通过免疫受体识别病原生物并激活天然免疫反应。周俭民实验室的主要兴趣之一是植物识别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并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此外,病原微生物能向宿主细胞分泌致病蛋白,使它们得以抑制植物的免疫系统、扰乱细胞活动、最终引起病害。周俭民实验室的另一个主要兴趣是阐明这些致病蛋白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化功能。

会后交流时,周俭民认为,柴继杰的支持工作将植物免疫领域研究加速了5-10年。对此,柴继杰表示,他和周俭民在工作中一种互赢这个项目成就的关系,互相对这个研究成果比较认可。

“我想这个荣誉不属于我们个人,而是我们多个团队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柴继杰在现场视频连线中表示。

“物质科学奖”的两位院士,均是超导领域的专家。

今年82岁的赵忠贤,出生于辽宁新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陈嘉庚国际学会会员,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赵忠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及相关机理研究。1964年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1976年起从事探索高临界参数,特别是高临界温度超导体探索研究。1987年初赵忠贤及其合作者独立地发现了临界温度为92.8K的Ba-Y-Cu-O超导体。1987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1988年获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所在研究集体荣获199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基于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与其他七位研究者一起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2015年获B. T. Matthias奖。

赵忠贤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是:探索新超导体;研究铜氧化合物和铁基超导体的机理;开展高压合成和高压下的物理性质研究;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

陈仙辉19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目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此前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此后先后作为洪堡基金学者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作为访问教授在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及美国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此外,他还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位。

长期以来,陈仙辉一直坚持新型非常规超导体的探索及超导和强关联物理的研究,发现的新型超导体涵盖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富勒烯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和有机超导体等多种体系。在铁基超导体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在铁基超导体(常压下)实现40开以上的超导电性,给出了相图及反铁磁与超导电性竞争和共存的证据,发现大同位素效应和磁化率线性温度依赖关系的普适行为;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发现多自由度相互作用导致的反常行为;陈仙辉基于黑磷具有与石墨类似的二维结构且有能隙,提出开展对其研究的思想。随后,他利用高温高压技术生长出高质量黑磷单晶,并与复旦大学张远波等小组合作,成功地在二维黑磷薄层晶体实现了场效应晶体管。

现场对话时,“物质科学奖”的获奖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表示,大奖奖励的不仅是获奖人,也是对合作者、对几代研究团队的支持和鼓励。“超导研究领域充满挑战,需要一代代年轻人持之以恒去研究。我愿做中国超导事业的一颗铺路石子。”

会后,赵忠贤对钛媒体App等表示,对于教导学生,他的原则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发挥每个人的长项,重点培养年轻人的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够成长起来,关键在于他承担的责任。他在所承担的责任中成长。所以某种意义上说,给他责任就是对他最好的培养。所以在做铁基超导的时候,我对80后的学生和年轻科研人员有一个评价,他们是有激情、肯吃苦、能战斗、可信赖。”赵忠贤表示。

对于当前比较热议的LK-99研究成果,赵忠贤院士、陈仙辉院士均表示其工作跟超导无关。赵忠贤希望科学研究的探索一定要谨慎,不要着急。而且,赵忠贤告诉钛媒体App,当前超导应用的领域正逐渐增多,他相信在未来十年内超导应用会实现巨大的进展。

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有四位,分别是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因他们提出深度残差学习技术而获奖,而他们的获奖工作是其在2012至2016年间在位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完成的。

深度残差学习技术ResNet被认为是计算机视觉识别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当时,孙剑和何恺明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祥雨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任少卿是他们团队的实习生。而这一技术促成了深度神经网络发展,并促进多个突破性的成果——包括AlphaGo,AlphaFold和ChatGPT。

今年39岁的何恺明,获清华大学学士(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201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员,并在2016年加入美国科技公司Facebook AI Research(FAIR)继续研究计算机视觉。

孙剑,西安交通大学学士(1997年)及博士(2003年),2003年起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首席研究员,2016年7月加入旷视科技任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工作。不过,孙剑已于2022年6月14日凌晨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5岁。

任少卿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班(2016年),曾任中国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随后在蔚来汽车任职。任少卿提出适用于物体检测的高效框架Faster RCNN和图像识别算法ResNet,后者相关论文于2016年获得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CVPR 的最佳论文奖。

张祥雨,西安交通大学学士(2012年)和西安交通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2017年),目前是旷视科技研究院基础模型组负责人。而且,2022年,张祥雨入选成为智源研究院技术委员会首批成员。目前,张祥雨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卷积网络设计、深度模型的裁剪与加速等。

作为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创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张祥雨在视频连线中表示:“我会一直记得导师孙剑老师的教导,始终坚持一个简单和本质的原则,持续创新,拓展认知边界。”一同获奖的何恺明也在视频连线时提到,“感谢大奖对于年轻人的肯定和认可,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领域。”

据悉,2023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典礼将于今年10月左右召开。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