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快30了还在做基础岗 该继续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努力没有结果、发展迷茫,是哪里出了问题?

“30岁焦虑”如何应对?努力没有结果、发展迷茫,是哪里出了问题?如何提升自己的信心或者优势?近年,大批年轻人润离一线, 涌入二线,他们的现状如何?

本期钛媒体《职场研究所》邀请到 职业生涯规划师@Tracy谈晓娟 、北京云政律师事务所@卜若梁  聊聊职场年龄焦虑。

年近30还在做基础岗,是继续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回老家?

职业生涯规划师谈晓娟分析到,首先要考虑这是不是一个决策问题。如果本身你在大城市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同时也拿到了老家那边1到2份的offer,这种情况就叫做拥有决策权——是选择走还是留?那么接下来就要看自己内心究竟想要什么,想要关系相对比较简单的生活环境,同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就可以大胆地选择回到老家。如果没有选择权,谈晓娟建议大家不要着急做出决定,而是应该边走边看,先进行一个低成本的试错。

北京云政律师事务所卜若梁认为,有时候基于长辈的安排或者工作职业的限制,回老家工作生活可以选择的方向并不多。他列举到,其实很多人在回到老家以后,要么自己做一些小生意,经营一些店铺,要么就是考公务员。所以从卜律师个人的角度讲,他是因为看到必须要在大城市继续工作的理由。当然,如果自己真的想换一个工作环境,换一个工作类型或者换一种生活方式,卜律师认为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决定。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30岁焦虑”,有没有应对方法?

卜律师认为焦虑来自于各个方面,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工作,多方的压力会给人造成一种自己一事无成的错觉。但是人到30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30岁的年纪依然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或者未来进行规划,所以与其抱怨过去的不足,不如抓紧时间改变自己。卜律师表示自己是一个喜欢制定预期目标的人,当工作的目标没有达成时,就会产生压力。他分享到,自己面临这些压力的方式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积累经验,在进步以后就会感觉路越走越宽,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开朗,工作压力或者中年压力自然而然就消除了。

谈晓娟认为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因为大部分的人不会去关注自己有什么,而是更关注自己没有什么,当人们忽略了自己,就会感到焦虑;第二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爆炸式的呈现会让大家有一种错觉——身边都是成功人士,好像就我一个人不成功。她解释到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我们看到的都是快速成功的人,而没有去关注那些没有成功的人或者说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人在背后做了哪些努力;第三是互联网中有很多所谓的速成,把人们追求高效,想要走捷径的这种心态给放大了。

谈晓娟回顾自己的过往——大概25岁的时候在做职业转型,从一个行政的岗位去往一个财务专业,当时忙着在工作上快速适应,30岁时已经在财务领域深耕,之后到了35岁,又做了另一次的转型,从财务经理的身份转型去做国际财务证书的讲师。谈晓娟表示,自己每个阶段都没有焦虑感,是因为已经把危机给前置了。因为担心未来的路不够宽,所以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如何提升自己的信心或者优势?

谈晓娟分享到,小伙伴们可以在纸上写自己的“成就事件”——在过往的人生经历当中有什么事情是别人经常夸奖你的,或者说在工作当中做的一件事情,你能够毫不费力地比别人做的更快更好,又或者说你身边的一些朋友经常向你请教的一些问题,写出来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一些优点。她建议大家把这些成就事件进行拆解,想想能不能把它复用在工作当中。谈晓娟强调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如果把生活当中的能力迁移到工作中,把工作中的能力迁移到生活当中,两者相通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游刃有余。

卜律师建议,第一是多做准备,多思考,当一个人有准备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感到焦虑或者迷茫;第二是主动学习,当学到一些内容而进步时,进步本身会带来成就感,信心就会提升。

现在很多人想通过考各种各样的证书提高自己的底气,卜律师认为如果自己从事的行业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并且非常适合自己,行业内也有相关很有含金量的证书,那么考证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说自己没有经过思考,仅仅是为了缓解焦虑的话,他建议先停下来仔细思考,再作出决定,否则相当于浪费时间。

如果一段时间内在大城市没有做出成绩,要及时退出吗?

谈晓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谈到,如果很努力但没有成绩,可能自己所做的这个工作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如果换一个新的工作会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就不会觉得这个城市不适合自己。谈晓娟鼓励大家多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擅长的能力。她认为如果自己觉得这一份工作不适合甚至这个城市不适合,那么及时止损是对的。她还建议大家退出以后要考虑接下来自己的方向是什么,对可能要探索的领域是否感兴趣,要去调查在这个领域里需要什么能力,可以防止下一次又进入到一个不适合的领域中。

卜律师认为不应该给自己定义时间,因为人这一生有很多选择和机遇,只要性格积极努力向上或者说愿意学习,愿意进步,不管是15岁,25岁或者30岁甚至40岁,都会面对这样的选择,是在充满机遇的大城市生活?还是回到老家选择安定,每天按时按点地工作?

卜律师表示自己周围确实存在有朋友从一线回到老家,他在和他们的聚会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他们的不适应或者不习惯,毕竟是自己生活长大的地方。但是他提出的问题是,他的朋友在回家以后从事的都不是自己本来的行业或者本来的职业,而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和政策去重新选择行业。所以卜律师建议,如果要回家,首先要注意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判断自己是否能重新进入工作状态,或者在当地的机遇或者发展都没有大城市好的情况下,怎样提高自己,又或者说怎样能让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何正确看待30岁转行的沉没成本?  

卜律师表示,沉没成本是一种拖累,既然如此,更要尽快把它甩掉。因为很多事情发生了沉没成本,如果不能割舍掉会导致产生更多沉没成本,所以从他的观点来看,沉没成本要第一时间割舍掉,否则会对未来造成更坏的影响。

谈晓娟引用了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今天。她举例表示,大多数人22岁本科毕业出来找工作,即使30岁了也才工作了8年,直到退休,未来也还会有将近30年的工作时间,如果因为过去的8年中付出的时间精力不忍割舍,便会浪费掉往后的30年。她希望大家不要被年龄束缚,只有尽快告别错的事情才能遇见对的事情。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人生规划是伪命题?

谈晓娟表示很多人对人生规划有一种误解,他们认为人生规划就是被告知一条路,然后按照指引,过接下来10年甚至20年的人生。她解释到,职业规划的核心是不断升级自身的能力,让这个能力拿到市场上可以去交换价值;而人生规划的核心是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掌控感和主动权,所以人生规划的课题包括你是否了解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

谈晓娟解释到,规划师不会凭空告诉你一条道路,而是通过咨询的过程,帮来访者梳理清楚他其实想要什么。此外,她还表示不要把它理解为一条捷径,就像你站在一个迷宫前,从天而降一张地图告诉你从哪走才可以找到出口。人生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就是不断让自己的能力升级,直到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果能给25岁的自己发消息,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谈晓娟回忆起她的25岁,觉得其中有一件事最近想起来也很自豪:25岁那时我是我们公司的亚太区总裁助理,当时公司发生了很大的组织结构的变化调整,我所服务的CEO离职了,就意味着我没有老板了。那时我们公司的总部从芬兰的赫尔辛基要迁到北京,而总部的财务总监认可我的工作能力,所以他给我写了一封邮件邀请我去当他所在部门的助理,但是我拒绝了这个邀请,因为我觉得在做助理的岗位上我已经做的最好了。所以我说如果你真的欣赏我也认可我的能力,我希望能够以一个财务专业的身份加入你的团队,其实这有点异想天开,因为我一没有理论基础二没有实践经验,但我觉得我应该去争取一下这个机会。说完了以后我没有抱任何希望,老板当时反而被我的勇气所打动,最后他真的是向CEO申请到了一个初级的财务岗位给到我。

谈晓娟讲到,她特别感谢那个时候勇敢的自己和一直努力学习的自己,如果没有那个时候的自己,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自己。同时,她也希望大家就在20多岁美好的年龄里面能够持续地努力,勇敢地做出一些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卜律师想对25岁的自己说,再狠狠地抓住时间,不要有松懈或者放松的念头。他解释到因为人的进步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比如一个月两个月,或者一年两年。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每天多利用10分钟或者20分钟去学习,积累到5年或者10年,那时候的自己可能比现在的自己还要优秀。第二是很感谢那时候的自己和工作单位做出了双向选择,他表示首先要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和工作的需求有一个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方向,一旦确定之后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可能就会浪费一些时间导致事倍功半。

本期钛媒体 X 中信出版集团延伸阅读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