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半年报业绩纷纷报喜,一边是股票、基金表现持续低迷;一边是业内“发展过热,已成红海”的警语,一边是围城外“摩拳擦掌”的跨界企业。光伏,这个刚刚晋升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的热门行业,正面临着热钱追捧与悲观预期扭结在一起的矛盾局面。
“跨越”的背后
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已达到4.7亿千瓦,正式超过了水电,成为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光伏产业链四大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产量也持续上升,上半年同比涨幅均创出历史新高。
从“两头在外”到“全球龙头”,中国光伏产业历经国际金融危机、欧美“双反”、“531”新政等冲击,成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并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但在“跨越”式发展的背后,作为先行指标的股价指数却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一路走低,近一年来,A股35家光伏产业链公司市值缩水超6000亿元,多支光伏ETF出现了40%以上的跌幅。
7月、8月半年报集中发布期间,光伏公司业绩纷纷报喜,尤其下游组件公司,普遍实现增收,行业龙头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上半年盈利均同比大增。但资本市场上,光伏板块的表现却丝毫没有受到“激励”,继续萎靡不振。
冰火两重天中,看多与看空的观点也在持续拉扯,看多的会列出下游需求持续火爆、硅料价格大概率回升、周期拐点逐渐显现等原因,看空的也会举出产能过剩、全产业链降价潮、赛道拥挤、二季度业绩环比已显颓势等证据。其中的关键,还在供需关系上,具体而言,就是目前持续升温的产能扩张与需求的增长是否匹配,积压的产能能否在周期内被顺利消纳,从而避免风险爆发。
从目前光伏企业的运营逻辑来看,扩产锚定的并非需求,而是竞争对手,即通过扩产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投资,让自己在挺到“战争”结束的一刻。虽然放眼长期,光伏在“双碳”目标、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前景仍然可期,但“格斗场”内有些失控的“产能竞赛”加剧了中期的风险,面对这种不稳定性,也难怪资本市场投下了不信任票。
“跨界”的狂热
虽然有“两三年内一半企业将被淘汰”“价格战已来,敌军都在路上”“红海之下,贸入必死”等警示,但仍不乏企业蠢蠢欲动,等待入局。2022年至今,近百家企业跨界挤入光伏赛道,其中有房地产、互联网、家电行业的“玩家”,也有养殖、白酒、纺织行业的“选手”,势力愈发庞大。
对于跨界者来说,加入光伏这一“明星产业”不仅给了自己切换赛道的机会,更有可能得到资本的青睐、政策的支持和舆论、股民的关注。但持续涌入的竞争者让降价潮、扩产潮进一步加剧,在白热化竞争中,满怀期待而来的“新选手”似乎仍难与地位稳固的龙头掰手腕,而一旦陷入“淘汰战”,牵扯的大量资金、隐含的流动性风险不仅可能让“追光梦想”落空,还有可能拖垮公司。
从2022年末光伏全产业链降价潮开始,已经有跨界企业“顶不住了”。
以正在破产重整的正邦科技为例,正邦曾是仅次于牧原股份的国内第二大猪企,有“江西猪王”之称,但在猪周期内大举扩张却导致了300多亿的亏损。2022年6月,深陷泥潭的正邦科技出乎意料地宣布跨界进军光伏业,与国家电投旗下浙江分公司开展合作,计划3年内投资400亿元。
搭上光伏概念的正邦科技股票应声涨停,但其实际业务却开展得十分艰难,始终处在“大项目做不成,小项目不解渴”的状态,无法破局的正邦科技陷入更深的财务危机之中,在2022年多次票据逾期,不得不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股票也变为了ST正邦,跨界光伏的故事最终变为了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
经历类似命运的还有因跌停逼走天才游资而引发热议的金刚光伏。金刚光伏原名金刚玻璃,是正经的玻璃制造商,其于2021年开始布局光伏产业,2022年更名金刚光伏,并带着真金白银的上亿投资开始了HJT电池及组件研发之路。
但事实证明,金刚光伏对市场和技术的判断、决策都出现了一些失误,HJT电池生产成本、制造难度都高于主流的TOPCon电池,本就在技术路径上处于弱势地位,举债“追光”的金刚光伏又持续缩减研发经费,最终导致技术进步慢、产品竞争力低,再加之盲目扩张产品线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债务雪球越滚越大,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对于一个市场来说,竞争、开放很重要,但筛选机制同样很重要,光伏行业对参与者的技术、渠道、资金都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如果只为了追逐潮流、概念,没做好准备就贸然跨界,那难免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随着失败案例的出现和“警报器”的拉响,近期跨界入局的热度有所降温,客观上有利于抑制产能加剧扩张的势头。
“跨国”的前景
虽然在海外市场遭遇诸多限制甚至“围剿”,但作为全球龙头,中国光伏企业必然也必须着眼海外,寻求更大的发展,同时消化不断扩张的产能。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的报告,2022年光伏国际市场需求是国内市场需求的1.47倍,消纳了大量的国内产能,也让光伏产品与电动汽车、锂电池一起成为了中国新的出口“三大件”。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中国企业对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充满期望,目前,欧洲、美国仍是主战场,渐露起飞之势的中东市场也成为了重要的目标。
但在积极出海的另一面,因国际需求趋弱而可能导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并且,能促使国际需求下降的除了市场原因,还有政治因素、国际贸易壁垒、欧美光伏产业链本土化发展等等诸多复杂原因。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全球光伏产业链目前也面临投资过热的问题,产能增长率远高于需求增长率。同时,随着各大经济体加大补贴力度支持本土光伏企业,中国在全球产能中的占比预计将在五年内出现5%以上的下降(目前占比超过80%)。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继续站稳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成长为大型跨国企业,中国光伏企业开始从“中国造,全球卖”的模式逐渐向“全球造,全球卖”转变,纷纷出海建厂,今年以来,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都在美国设厂,并加快了在东南亚、南美等地的布局。
从长期来看,全球化布局对中国光伏产业、企业是理想之路也是必经之路,但在目前的世界局势下,出海的不稳定性也让企业主们不得不随时警惕。而且,海外建厂并未从根本上降低国内扩产的速度,在供需间渠道不稳固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远水”对国内产能的“近渴”能起到多大作用,仍有待观察。
视角切回国内,目前看,固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硅料最有可能首先面临危机。作为上游化工产业,硅料启动生产、停产的成本均较高,产能调整的灵活性相对较低,在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一旦遭遇需求下滑,产能就会积压,企业“内卷”促销更会形成恶性循环,并对中下游造成较大影响。
在今年7月举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刑翼腾致辞介绍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规划,在总结成绩、展望未来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上游扩产过热、电力消纳和电网接入矛盾加剧等等问题,并提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建议。
会上,产能过剩可能导致的风险成为了重要议题,这多少说明,从主政机构到企业,都对当前的现状有了一定的共识,未来,想要抑制过剩产能、防范风险爆发,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维护市场有序运行,促进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 | 胡珈萌)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光伏是中国名片,光伏是全球老龙头,希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永远站在全球行业龙头。给小编加鸡腿🍗
文章写的有内容有层次,从跨越到跨界再到跨国,全方位诠释了光伏产业发展的冰与火的现象,看过几篇光伏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水平最高,文笔最好,给作者大大的赞👍👍👍
跟着您学习了,很欣赏您的深度思考方式。
分析到位,专业性强!
说的好有道理😄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学习了,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