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出圈、反超主角,俨然成了今年剧集市场的一道新景观。如何看待配角频频出圈的现象?是个人光彩还是行业问题?近年一些刻板的主角、情节越来越失效,观众“觉醒”的背景下,对各行影视行业从业者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期待?
本期钛媒体《正经知识研究站》邀请到@毒眸 产业编辑 深耕电影行业多年 刘南豆 ,前媒体人、央视嘉宾、知名历史博主 @以史为鉴V ,大家聊一聊。
今年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配角?
以史为鉴分享到自己最近看了封神,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位配角是李雪健老师。他讲到,李雪健老师作为老戏骨,他的演出非常经典。前段时间有人在网上对李雪健老师扮演的西伯侯这个角色进行了分析,在戏里面西伯侯有一段周易算卦的场面,手里会拿着草,有一个专门研究医学的博主表示他拿草的手法非常的专业,哪些草要夹在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哪些草要夹到大拇指指头之间,他都演绎出来了。当时可能在电影里面这个镜头不超过5秒钟,但是就这一个细节,李雪健老师依然做到了他所能了解到的极致。观众就会发现真正的老戏骨,他哪怕只演一个配角,他投入的专注,非常值得赞赏和钦佩。
如何看待配角”艳压"主角的情况?
以史为鉴认为一部戏里面配角和主角同样重要,他分析周星驰的电影,发现周星驰对于整个电影的把控是很好的,包括电影里面的配角,哪怕只出现一面也可以让人记忆非常深刻。他认为不能说配角“艳压”主角,因为主角还是周星驰,还有其他的一些人他们同样表现非常出色,以史为鉴觉得现在的影视剧,应该向周星驰学习,导演应该尽量的在一部剧中让所有的演员,不论是主角或者配角,都能把自己非常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增加记忆点。这个不仅体现导演挖掘演员的能力,也体现演员自身的一个功力,会让整个影片的呈现度更完整。
同时,以史为鉴谈到,有句话说的特别到位“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他以王传君举例,王传君这位演员近几年的口碑非常好,但是他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没有做到“出圈”,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一提他演过的角色,大家脑海里就会记起他的形象,所以这就可以看出来,有些人是沉浸到这个角色里面,在好好地思考这个角色,扮演这个角色。但是现在这个影视行业,以史为鉴表示,它已经趋于工业化,很多人只是很快的把这个项目完成,然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项目,所以观众也在吐槽,有些演员他演得千篇一律。但是像王传君这样的演员,他每演一个角色,都能让人记住这个角色,这种演员才是真正的好演员。
演员更希望自己火还是所饰演的角色火?
刘南豆表示,从就业的层面讲,演员本人知名度提高是商业利益收获的一种方式,因为自身知名度的提升,意味着自带流量,那么一些制片人可能就会看中自带的粉丝群体,对演员提出邀约。所以片酬、代言等等的商业收入,才会水涨船高。但是也有一些演员,他可能年纪岁数也挺大,但是他还是一直在演小角色,贡献了很多出彩的表演。这些演员他们的心态相对平和一些,他追求的是角色展现的更好。就对于这部分演员来说,一方面是他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了这种艺术观念——我应该把自己代入到角色,让大家认识到角色本身。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可能没有那么大富大贵但是也能支撑,所以他只要有戏可以拍,哪怕是小角色,他也要把这个角色演绎好。
演员的迷惑“演绎”没人管吗?
刘南豆表示要分情况讨论,如果像之前的东八区的先生这样的作品,导演是演员本身的话,那他当然想在里面怎么展现就怎么展现。另一种情况就是演员知道自己很帅,并且他在影视剧当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个表情,都在向大家展示”我是一个帅哥“这件事情,其实制片人或者投资方看中他们,一方面是他们已有的粉丝量,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的颜值能吸引到观众,所以当他在影视剧中牺牲掉人物更符合现实逻辑的行为,而去展现他的帅气。导演就算不满意,他也要为这部剧的受众做出一些让步。刘南豆解释到,在偶像剧中,要知道他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观众,可能观众本身就有很强的一个目的性,即为了颜值消费而来,所以这个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有所退让的。
就如同国产电视剧大部分都会谈恋爱,刘南豆表示这要根据服务的对象来决定,国内市场目前主要还是以女性群体为主,要精准地投放产品。所以在电视剧这一板块,男女主的颜值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剧方也会安排感情戏。另外,尽管近来有像《狂飙》《漫长的季节》这些重点不在恋爱上的剧集口碑良好,但根据大数据以及后台的反馈,受众群体爱看谈恋爱的占比还是很高的。
刘南豆认为恋爱不是一个剧集的原罪,比如台剧《想见你》,它的主线仍是恋爱,但是它在这方面就处理得很好,没有像传统的台湾偶像剧一样——仅仅是相对一致化的玛丽苏情节。它反而另辟蹊径,用一条精彩的悬疑线和一条穿越线把两个人的爱恨纠葛牵扯进来,所以观众就会给出一致好评。他认为国内的爱情剧应该思考如何去提升,而不是停滞不前。
优质剧为什么能让人反复重刷?
以史为鉴表示,如今的电视剧在制作质量上其实一直在不断进步,但老剧一直有人刷,是因为它的内容质量和思想深度。就拿历史剧来讲,它会让观众感觉到中国历史的厚重、悲壮、宏大,整体是站在很高的角度上进行演绎,但是现在电视剧更偏重于个体,缺少格局。
此外,以史为鉴认为如今编剧的地位与一二十年前相比有所下降,他分析到,这可能与编剧的分工有关,以前更多的是有一两名作为主编剧,然后剩下的编剧就配合主编剧进行创作,但现在大部分是二三十个编剧统一去做一批内容,所以做出来的剧本有时候不会令观众满意。
观众的“投票”是否影响到了影视行业的作品质量?
刘南豆表示,从电影市场来看的话,这件事还是很显著的。电影和剧集不同,剧集可以免费观看几集,不好看就可以不看,但是电影是一定要买电影票才能观看,所以决策成本对观众来说就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电影拍得很难看,最直接的就是票房跌下来。大家能明显感受到,近年的电影质量较此前有了明显提升。
关于电视剧,刘南豆认为电视剧有一个很强的同质化现象。如果剧情特别令人无法理解,就算俊男美女不断地换来换去,观众可能第一年还乐意看,但如果长时间一直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那观众一定也会对这件事情失去兴趣,所以观众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电视剧做的更好。
刘南豆还解释到,这其实是影视行业从to B 到to C 的转化。影视行业很长时间以来是to B的一个行业,因为它需要挣广告费,但是在2018年左右,这件事就发生的转变。在2018年之前,电影行业的投资比较火热,具体表现在很多人本身不懂内容,投资人又想要稳定的投资回报时,他的参考依据是流量明星的粉丝基数,这样就能保证电影一定能有多少票房作为基础,所以在这样的投资思维下,很多流量明星突然跑来演电影,片酬也是越来越高。但是18年开始,流量效应就不好用了,观众清楚地感觉到这部电影里面有了流量明星,就注定是个烂片,当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投资方才开始走to C 的方向,将剧作的质量进行提升,通过口碑吸引更多的观众入场。
对影视行业的寄语是什么?
刘南豆表示,希望观众能够给中国的影视行业多一些鼓励,如果大家总是以最高的眼光,或者以自己看过的海外的经典影视作品去对标,那永远都是一个不满意的状态。但是平心而论,影视行业的发展确实进步了不少,可以发现现在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它有创新点,所以他希望未来除了头部之外,希望腰部作品也能有更多有亮点的作品出现。
以史为鉴表示,想对影视行业的从业者说一句话,希望大家多拍一些“脏”一点的电影。他解释到,这个“脏”电影,不是说实际上有多么脏,而是指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光鲜亮丽”,要让观众觉得演员扮演的就是我。希望演员不要老顾虑自己的形象,而是真正地走进这个角色,让自己所饰演的老百姓角色贴近真实的老百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影视行业中配角出圈的现象不仅是个人光彩,也是行业问题
近年来一些刻板的主角情节失效,观众觉醒,对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期待
配角和主角同样重要,不能因为配角出圈就说主角表现不好
配角之所以能够出圈,是因为他们更加符合观众对于角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