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亿欧汽车(ID:EO-AUTO),作者丨于宗申,编辑丨郝秋慧,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从2003年到2011年,奇瑞曾连续九年拿下自主车企销量第一的头衔。
2003年,中国人均GDP刚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彼时轿车市场销量最高的捷达价格约为15万,桑塔纳2000更是卖到了20万,汽车对普通人而言仍遥不可及。而同年上市的奇瑞QQ售价仅4.98万,凭借着亲民的价格奇瑞QQ瞬间风靡全国。
2006年时,奇瑞成为第一家年销乘用车达到30万辆的自主品牌,也是继大众和通用之后,我国汽车史上第三个达到这一数量的品牌,奇瑞稳坐“自主一哥”的宝座。
2011年时,奇瑞QQ累计销量达到100万,奇瑞连续9年拿下了国产品牌汽车销冠。不过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靠着奇瑞QQ坐上自主一哥宝座的同时,奇瑞也与廉价挂上了钩。
打造高端品牌,是奇瑞的夙愿。奇瑞曾如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锲而不舍地进军高端化,它是摆在奇瑞面前的一座大山。过去的20年里,奇瑞曾多次奋力越过这座大山,东方之子、瑞麒、威麟、观致、凯翼等多个高端品牌前赴后继,逐一折戟,翻越无果。
奇瑞痛醒了
除了廉价以外,奇瑞品牌向上过程中的另一问题,便是“多生孩子好打架”带来的品牌模糊。
奇瑞的多品牌战略,来自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2008年在墨西哥的一次考察。“前不久我们将奇瑞A1拿到墨西哥去进行市场调查。先是将奇瑞的logo(车标)遮住,给墨西哥的消费者看车的造型,他们都认为值10万元。但给他们看到是‘made in China’后,他们立马认为这车只值5万元。可是,再给他们试驾后,他们又认为A1值10万元。这就说明,品牌太重要了,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力,是我们每个本土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2009年,尹同跃在上海车展上再次强调了品牌对车企的重要性:“在技术上,我们绝对有信心,尤其是新能源车型,我们跟国外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彼此差距不大,关键就在于品牌差距太大。”
在该想法的指导下,奇瑞正式开启了多品牌战略,打造了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四大品牌,随后,奇瑞又陆续成立观致汽车、凯翼汽车以及捷途等品牌。
站在2023年往回看,奇瑞的多品牌战略本身并无过错,目前自主品牌进军高端市场的主要途径均是打造独立的子品牌,奇瑞的问题出在品牌定位过于模糊,从而带来内耗。
一方面,奇瑞子品牌内部存在定价混乱的现象,定位中高端市场的瑞麒G5上市时定价为15到18万,但随后为了走量,瑞麒M1的定价又回到5万元以内,直接影响了瑞麒的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 ,奇瑞高端品牌和中低端品牌没有在产品力上拉开差距。高端品牌下的威麟V5本质上是东方之子Cross的改款,而东方之子Cross又是由奇瑞V5改名而来。三款车本质上仅在零部件供应商上有细微差别,但是却有着不同的logo和定位,既影响品牌形象,繁多的车型又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
除此之外,奇瑞在高端子品牌的切割上也没做到位,高端品牌瑞麒处于业绩压力,在宣传时仍强调“奇瑞造”,最终造成瑞麒品牌仍难以脱离奇瑞本身的低端调性。
尹同跃也曾反思过多品牌战略的失误:“以前在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只学到了制造与销售两端,而什么是品牌、产品如何开发、产品跟用户之间的关联度是什么、市场定位怎么做、用户是怎么找的,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别人也不愿意让我们知道。所以我们做汽车,就是在瞎子摸象,一直在摸。”
2012年8月,意识到问题的奇瑞宣布停止多品牌战略,回归“一个奇瑞”,将品牌重新梳理为艾瑞泽、风云、瑞虎、QQ四大产品线,产品数量也由20多款精简为10款以内。对此,尹同跃也展现了十足的魄力:“哪怕销量跌出前十名也要转型!”
2015年,正值转型的奇瑞在风口浪尖上飘摇不定。“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奇瑞卖得好好的,为什么开始转型?”尹同跃于当年8月11日正式回应了转型舆论:“我们是在高速跑步的时候,蹲下来把鞋带系一系。”
奇瑞花了五年的时间“系鞋带”,打造了研发体系、营销体系、财务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等,转型为奇瑞带来了正向反馈,尹同跃谦虚地说道:“2015年,我们奇瑞的销量不算太差,尽管我们不是最好的企业,肯定也不是太差的企业。”
2018年,奇瑞QQ与风云两大产品线相继停产,奇瑞将精力重点放在了瑞虎和艾瑞泽身上。这份聚焦在坚持之后获得了回报,目前瑞虎7、瑞虎8、瑞虎5X以及艾瑞泽5等车型月批发销量均在1万以上,为奇瑞保住了基本盘。在高端品牌方面,奇瑞也开始集中资源打造星途品牌,整体销量稳步上升。
在新能源领域,奇瑞同样选择了从微型车入手。
2019年1月,奇瑞推出了小蚂蚁,2021年11月推出了奇瑞QQ冰淇凌,其虽然为奇瑞新能源撑起了一定的销量,但是A00级市场已经被2020年6月发布的宏光MINIEV占领,小蚂蚁和奇瑞QQ冰淇凌没能复制奇瑞QQ在燃油车市场的神话。
除了汽油,还有电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擅长的微型车打法提前被宏光MINI学了去,奇瑞开局不利,纯电A00级市场红利也在逐渐消失。
进入2023年后,在价格战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车型价格开始下探,对A00级市场产生了冲击。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1-7月燃油车A00级市场销量同比下降88.6%,新能源A00级市场销量同比下降54.7%,这对奇瑞新能源车销量产生了冲击,奇瑞亟需转移战略重心,放眼A00级以外的新能源市场。
2023年4月7日,奇瑞在水立方正式昭告了自己的新能源野心:致力于以全新的技术生态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引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下半场”。
奇瑞一股脑儿地将看家本领都秀了出来:2023年将面向用户推出包括火星架构下的超级混动平台、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和支持以上两个平台的智能化、生态技术等135项新技术,其中包括第三代混动科技、电池技术、电驱技术、奇瑞全栈自研 CHERY-OS、雄狮智云6.0智能座舱技术、智能驾驶技术、银河生态等。
在新能源领域,奇瑞虽迟但到,厉兵秣马多时,如今磨刀霍霍,蓄势已发。亿欧汽车了解到,奇瑞集团将推出首个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
自恃拥有18年混动技术的积累,奇瑞第三代混动科技——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将搭载在20+款混动产品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坦言:“奇瑞将全面迈入电混黄金时代。”
面对奇瑞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举进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自信地调侃道,奇瑞“理工男”的血液里不仅流淌着汽油,还充满了代码与电流。
雄狮苏醒
自2012年宣布“一个奇瑞”战略之后,奇瑞便陷入了转型阵痛期,不过奇瑞并没有坐以待毙。
2014年8月,奇瑞首个海外独资工厂——巴西工厂落成投产,这意味着奇瑞从整车出口进入了海外建厂的新阶段,也意味着奇瑞自2001年开始的出海战略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
2021年,在俄乌冲突及疫情对海外供应链的冲击之下,海外耕耘了20年的奇瑞出口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136%,此后,奇瑞出口销量连年增长。2020年,奇瑞出口销量仅占总销量15.6%,2022年增长至36.6%,2023年前7个月更是飙升至52.8%。
奇瑞出口销量彻底超越国内销量,奇瑞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名。尹同跃曾直言:“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奇瑞品牌做成中国的代名词,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还希望在发达国家出口。”如今,海外市场正在支撑着奇瑞走出国门。
在出口销量带动之下,奇瑞集团营收从2020年的1056亿元快速飙升至2022年的2000亿,这为奇瑞弥补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缺失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23年4月7日,野心外露的奇瑞大手一挥,阔气十足:到2025年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打造超过300个瑶光实验室,研发人员将超过2万人,持续耕耘四大技术领域(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银河生态)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奇瑞又重启了多品牌战略,推出了星纪元和iCAR两个新能源子品牌。
有了此前在多品牌战略上的失误,奇瑞本次推出子品牌时更加注重品牌定位。
“星途星纪元序列主打的是舒适,相当于电动化的奔驰,而LUXEED相当于电动化的宝马,两者都隶属于奇瑞旗下,针对不同的人群。”
2023年8月17日,星纪元与讯飞星火的联合发布会当天,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正面回应了与华为的合作,并强调了两个新品牌的高端定位。
星纪元的使命与极氪类似,通过在新能源领域打造标杆产品,助力星途品牌向上。iCAR则为奇瑞首个新能源子品牌,定位为奇瑞内部的“新势力”,主要面向年轻人打造智能化产品。
内部加大投入的同时,曾经不热衷于合资的奇瑞也开始了积极向外借力。
一方面,星纪元首款车型星纪元ES上便搭载了讯飞星火的AI大模型,以语音交互为核心强化智能座舱体验。
另一方面,奇瑞加入了华为智选车,共同打造了Luxeed智界品牌,希望能复制赛力斯问界的成功,借助于华为的品牌和技术快速打造出旗下的高端品牌。
通过与华为和讯飞星火的合作,奇瑞在高端化和新能源化的路上两条腿走路,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同时,华为智选车Luxeed和星纪元都归属于星途品牌,奇瑞规避了此前高端品牌众多的问题,在一个品牌上进行积累。
在近年销量大涨的情况下,奇瑞依旧愿意让渡一部分灵魂给华为,既体现了奇瑞对国内市场流失的恐惧,也展示了奇瑞在智能化和高端化上的决心。
迷途10年的自主一哥,或许真的要回来了。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