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智能化下半场,“软件定义汽车”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同,软件生态也将成为车企构建差异化优势的重要领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的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现如今,将移动生态与出行空间打通,逐渐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普遍共识,而造车圈与科技圈的“边界”也随之模糊起来。
不过当下,车企与手机厂商的相互渗透尚未形成清晰的发展路径,车企造手机并不被行业看好,手机厂商的造车路也并不好走,双方交互的最优解仍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
苹果、华为、OPPO、魅族,造车的呼声都很高,动静也是不小,但到头来真正下场打出“造车”旗号的,仍旧只有小米。当然,他们也一直都留在“赛场”上,并且依然“野心勃勃”。
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先上车”,但这个先上的“车”却不是自己的车,而是车企的车。
在日前的成都车展上,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 CEO沈子瑜便首次公开为极星产品站台,分享了极星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进展,并现场宣布极星4车机将在今年年底开启交付时,即升级为Polestar OS智能座舱系统。
“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都将逐渐掉队。”沈子瑜曾如此定义未来的智能汽车产业前景。
今年6月19日,星纪魅族集团与全球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 Polestar 极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设立全新的合资公司。自星纪魅族集团成立以来,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手机魅族20 系列,无界生态系统 Flyme 10和 Flyme Auto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开拓了自身品牌在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具体来说,手机连接汽车以后,就是整个汽车的零部件,源源不断地为整车输送新功能。Flyme Auto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让智能手机与汽车座舱无缝连接。智能手机为汽车提供算力支持,应用计算在手机上完成,在车机上展现,升级手机就是升级汽车。此外,星纪魅族集团还提出了“手机域”理念,让手机真正融入并成为汽车的一部分,让消费电子的能力可以为智能汽车赋能。
除车机系统外,打造手机和汽车的融合体验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项目。沈子瑜介绍说,我们坚持认为未来一定是智能终端、多平台、多终端融合的赛道,极星车型未来或将会标配极星手机,而且极星手机只会做一款,售价“卖到一万块”。
沈子瑜在演讲中表示,“汽车行业变革和融合的帷幕已经拉开,我们要做冲在最前沿的领跑者。”
在沈子瑜看来,依托中国的产业链和魅族打造的Polestar OS车机系统,极星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对于海外新能源车企具有一定优势。在这一点上,产品价格分布在35万以下与80万以上的特斯拉,与定价30-60万元的极星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根据沈子瑜介绍,在加速全球市场扩张的同时,极星也会补足中国市场的不足。虽然针对中国本土化开发的车型到2025年-2026年才会面市,但极星已经在中国开始了门店布局,预计今年落地60家,明年100家,后年200家。而补能网络方面,极星也会与其他兄弟品牌共同搭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会有100座充电站上线。
在直营门店搭建的同时,极星也会获得吉利其他方面的资源支持。比如在售后服务方面,自有体系搭建完善之前,极星会先共享一部分极氪与领克的资源,保证售后。
以下为对话原文,略经钛媒体App编辑:
Q:我先问一个关于手机的问题。大家觉得极星卖车还没有卖好就开始造手机,是不是有新故事可讲?做这件事之前,肯定也做了很多调研和考量吧?
沈子瑜:我今天在发布会上面讲了,我们极星2这一款产品去年全球卖了51500台,我觉得其实还不错,只是在中国市场没有做好。
中国市场没有做好的几个原因,第一,因为极星2本土化不够,包括软件和各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第二,因为极星的门店也没有几家。过去几年疫情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今年很有信心,极星4和极星3陆续都来了。
我之前讲过,整个转向加三电系统全中国有30几家企业都在做。因为我们中国这边已经合资了,我们本来是做软件的,我们软件能力放在那里,我们还有供应链。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极星完全是赋能,所以智能化和软件将会是我们在极星中国的主旋律。
这跟所有公司说的软件是不冲突的。因为我们有手机,所以我们整体的产品力将会不一样。我觉得未来手机和汽车这两个很重要的终端将会进行融合,这是我们的想法。所以我们会带来差异性的产品体验和差异性的产品形态,能够让极星中国不一样。我们有设计,我们有软件,我们有品牌做渠道,我们有用户,这些是很多公司缺的东西。
Q:中国的调性,用户对品牌需求的点,尤其是新能源车这一块特别不一样,如何去平衡?
沈子瑜:我觉得现在有很大一块蛋糕大家现在没有挖掘。宝马、奔驰、奥迪一年有200多万台燃油车的销量。这部分用户我们进行过调研,他们说没有好的电车去选择。我们极星4可以跟宝马5系、奥迪A6L去PK。这两款车的量还是很大的。包括X5基本上一个月将近7000-8000台,这一部分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Q:极星的品牌风格会不会有些过于小众?
沈子瑜:极星以前在中国是比较小的一个组织,它主要在瑞典执行。极星全球的CEO是设计师,非常有情怀,搞设计是可以的。我们也会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之前我们没有很多产品,然后极星4现在刚有了,店里刚刚才会有车,10月份,11月份开启试驾是一个峰值。
未来,极星零售网络体系将持续扩张,打造更完善的零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计划到明年6月拓展到100家店。后面的营销会跟着上去,我们现在希望车早一点出来试乘试驾,买车不试驾不会买,所以我们先要把产品落实。
Q:如果极星4一炮走红,后面产品也会好卖很多。
沈子瑜:如果产品领先的情况下,我会把品牌做好,营销做好。所以10-11月广州车展我们会去讲,包括会请大家到北欧去参观。因为极星是从沃尔沃出来的,沃尔沃有油车和混动,未来还有纯电动,而我们是百分之百的纯电动,我们只做高性能纯电品牌。
Q:目前新能源车整体销量,混动是占很大一部分。
沈子瑜:对,这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对于整个吉利集团来讲都有路线图,插混、混动、增程都有。对于极星来讲,我们希望聚焦纯电。因为像特斯拉就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基本上5-7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纯电,同时它的超充也很好,它没有充电焦虑所以有利润。所以我们目前全部是纯电是肯定的,未来800伏全部上超充。800伏4C电池上去后,5分钟充满80%。
Q:能否介绍一下极星汽车的补能策略?
沈子瑜:我们打算明年第一季度100个超充站。后面跟几个品牌一起并网。如果大家都是超充站,都是800伏,那个时候意义不大,因为你不需要电池很大,你5分钟充满80%,为何要背一个很大的电池?你400公里的电池充5分钟就可以了。苹果电池很小的,为什么苹果手机做到薄,一个是功耗低,第二是充电的插头只有20瓦,功耗低,一天充一下就好了,所以它的电池又小又薄,续航里程又长。后面要比百公里电耗多少,这是核心问题。
Q:极星在智能驾驶层面依然是走自研路线吗?
沈子瑜:极星是全球车,国内没有一个新势力能把自己的智能驾驶跑到全世界去,包括美国、欧洲。极星和Mobileye至少在全球都可以跑,极星的规划控制、整体市场能力,功耗全部是自己做的。
我们只是不做感知,因为感知要测试数据,每个国家的地理数据都要去做。所以智能化和全球化只有特斯拉在做。极星是全球车一定要全球供应链去做,这就是优势。
就像明年极星4卖几万台车,明年全球的极星4可能超过二十万台。还有明年6月份的极星3,后年的极星5。极星三款车连续发,有产品上去我就有信心。
Q:您刚才说的智能化和全球化来说,魅族本身是一个非常资深的手机品牌,这么多年也是备受好评,在智能化这一块现在推出Polestar OS,您是怎么规划的?今年很多车商都在讨论大模型,极星怎么看?
沈子瑜:对于极星来讲,有三个极致,极致的设计,极致的操控性能和极致智能化体验。极致智能化体验是极星核心中的核心。极星Polestar OS是自研,FlymeAuto也是自研,团队都是独立的。因为我们在手机领域深耕那么多年,我们有很强的软件能力。在Polestar OS上更具备优势。
同时在AI的领域上,大模型应用都在做。这是极星跟其他公司巨大的差异性。我们的根源是消费电子下的公司,同时包括用户运营。以前魅族有3000多万的魅友社区,所以极星会重塑这样的运营体系,把极星的调性拉高,目标受众为35-40岁这样的年龄,魅友基本上是25岁左右,比较年轻。
极星品牌+魅族品牌是两个品牌,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的消费观念一样会发生改变。我希望用户年轻的时候买魅族,年纪长了后买极星。我们坚持认为未来一定是智能终端、多平台、多终端融合的赛道,极星车型未来或将会标配极星手机,而且极星手机只会做一款,售价“卖到一万块”。
Q:现在极星和魅族两个团队怎么融合的?
沈子瑜:因为我们是合资公司也是两个团队。我们现在会把Flyme的骨干调到Polestar OS来做。Polestar OS将来是一个引领,就像问界汽车是华为深度定义产品的最佳实践平台。所以极星将会是我们最佳实践平台。我们每一年Flyme所有东西会率先在Polestar OS上去体现。甚至Polestar OS会引领Flyme在汽车上的应用。这就标志FlymeAuto面向全行业,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Q:现在BBA的电车做得不太成功,降价幅度很大。但是一部分老的燃油车主对品牌本身给他豪华的调性比较在意。您刚才说要把极星的品牌调性做一个调整,您觉得怎么让用户认可极星车里面比较高端的科技类配置?
沈子瑜:这个我们会调整。我觉得音响系统很重要。本来我们魅族是做MP3的。我们会推出超值的音响系统,不只是哈曼卡顿,同时保证音源,车里面花那么多钱搞硬件,要把音响搞得比家里面还好。你靠手机蓝牙这个音源不行的。
硬件系统很好但是没有音源,所以我们会解决音源的问题。这一类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智能化的配置会全部上去,包括软件层面,我们也会融入更多的本土软件,毕竟我们的应用商城本来就在赚钱,这是核心优势。
(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张敏、常笑,编辑|张敏)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虽然车企造手机并不被看好,但手机厂商的造车路也并不好走,双方交互的最优解仍在探索阶段
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智能化下半场,软件定义汽车的观点得到认可
未来的智能汽车产业需要更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
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