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弊端显露,欧美难跑通,直播电商行至拐点

钛度号
直播带货,海外还没成熟就不用发展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大数跨境

李佳琦直播事件近期沸沸扬扬,一天掉粉超百万,同为事件主角的花西子业绩也受到影响,有数据披露,在官方旗舰店场观不变的情况下,100多万营业额骤降至几万。不仅李佳琦,辛巴也被举报过售假,头部网红疯狂小杨哥还卷入过虚假宣传问题。

与直播带来的巨大销量、秒售罄相对应的,是直播也将品牌放置在“万众瞩目”的观测口,前进一步可能被捧上“天堂”,后退一步可能被赶入“地狱”,好的坏的都无从遁形。

一直以来,国内直播带货的优异数据,都令平台、跨境人致力于在海外复制这一模式,期待给老外带来一点小小业绩上的震撼。

然而,欧美直播带货数据不尽如人意,现今又直播事故频出,直播电商还值得跨境人入局么?

直播电商在靠什么吸引人?

直播的元年是2016年,蘑菇街率先上线,淘宝随后入局,借助互联网发展红利,在网络上集齐“人货场”,售卖商品。相较于传统电商,直播电商更具互动性、娱乐性,是“货找人”的销售方式。

直播电商兴起的最大标签之一就是“全网最低价”。

最初,平台会把流量倾斜给头部主播,头部主播掌握了流量之后就有了议价能力,品牌为了这部分流量,也愿意降低价格给到主播“全网最低价”。

论卷价格跨境人可太熟悉了,没有人不爱“最低价”。不过,靠低价去吸引消费者终究不是品牌的长久之计,无休止的价格战也不利于获取利润。

而且,在店铺自己也加入到直播阵营之后,也不愿意再去给到主播超低价,当年李佳琦直播间宣称欧莱雅一款产品为全网最低价,后来消费者发现在品牌处叠加优惠后卖的反而更便宜,就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所以,后来又兴起了“内容电商”,在直播间里开展一场场独具特色的表演,介绍产品成为表演的一部分,以“有趣”吸引消费者驻足停留并下单,不仅仅是价格。国内比较知名的就是东方甄选。

价格、内容,直播电商不断进阶,从上线到今天,直播电商已经完成了萌芽到爆发期的转变。

在这种模式下主播赚取了佣金,品牌获得了曝光,平台拥有了热度,消费者买到了心仪的产品,这本应该是主播、品牌、平台、消费者多方共赢的场面,而不是一方过于强势,掌控所有话语权,收割大部分利益。

这套直播电商运行逻辑并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点吸引不到欧美消费者呢?

为什么直播电商模式在欧美发展难

互联网界也需要突破性事件迎来新一轮流量的螺旋上升,不然就会陷入流量瓶颈,难有突破。

看着中国直播电商的业绩,欧美各大平台不是不眼红、没行动。Meta曾在Facebook、Instagram上开展过直播带货功能,直播带货老手TikTok Shop也在海外推出折扣、运费补贴等活动,准备大展拳脚。

然而,他们要么宣布直播带货功能下线,要么宣布欧美业务暂缓,欧美直播带货水土不服。龙头亚马逊在2019年就上线了Amazon Live,只是数据也一直不温不火,最热闹的直播间人数也不过万。

图源:亚马逊

2022年,美国直播购物收入约有170亿美元,占美国电子商务总销售额的份额不足2%,预计2026年可增长至600亿美元。作为对比,我国2022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3.5万亿元。

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

其一,在于直播市场。

以北美消费者为例,他们线下活动丰富,没有必要浪费在直播上,去等待主播一个个介绍产品。娱乐类的主播和国内相比也并不是很丰富,缺少能整活儿、吸睛的一些头部主播,去利用头部的影响力把价格打下来,从而带动整体直播电商界的发展。

我国直播带货行业的突飞猛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头部主播狂吸流量催化了直播带货。

同时,欧美的购物逻辑是尽快的决策,提升购物效率,平台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数据显示,亚马逊28%的购买行为在三分钟内完成,比线下购物要迅速许多。

另外,欧美消费者也并没有把娱乐和购物结合在一起,“社交+商业”的思维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中。

其二,在于市场限制。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的直播电商靠“全网低价”打开市场,在欧美却很难走通。在这些市场中,一旦价格过低,就容易被判定为不正当竞争,随即而来的就是监管机构的管控。

另外,在欧美地区,不仅有电商平台,独立站的接受度也较高,流量较分散。国内常常有靠品牌降价吸引消费者的现象,在海外,这些品牌都不一定会去电商平台开店。

有独立站的品牌也很难在社交平台或电商平台降价卖货,他们更喜欢引流到自己的独立站,主播能获得的优惠本身有限。

其三,在于平台模式。

为什么抖音能把直播电商玩儿出花,就在于整条链路的通畅。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上十分具有娱乐性的直播间种草产品,然后不用跳转第三方平台就下单。在欧美市场中,缺乏全闭环平台,这一流程的丝滑程度还有待提高。

现今,跨境人面临着高企的流量成本及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直播真的不能做?海外卖货,还有其他增长点么?

转折点已至,欧美直播电商何去何从

在海外还没有孵化出头部主播、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的时候,国内直播电商就已经走完了这一历程,并且走向转型。

直播电商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在完成“去中心化”转变,头部主播、现象级主播在减少,平台更愿意均分流量,培养大批腰部主播。

很多头部网红退居幕后后,也开始做起直播公司,以更“良心”的价格,承担起电商界的直播业务。而且个人IP的天花板毕竟比较有限制,打造一个直播界品牌在这方面反而更有优势,可以根据市场反馈,迅速做出调整。

平台和MCN机构都明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危险系数太高,一旦出问题,所有前期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另一方面,平台也害怕被大主播威胁,丧失话语权。

整体来看,直播电商界的野蛮生长时代已过,平台不再指望依靠头部主播引流,未来势必将会像游戏直播一样,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多元化,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海外呢?既然已经看到了直播电商旧的模式的弊端,海外直播电商还有必要走么?该怎么走?

需要明确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外部条件也息息相关,随着5G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传播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视频替代图文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短视频、视频直播是大的趋势。

所以在小编看来,欧美市场的视频+直播,仍旧可以做。但对中小卖家来说,不适合主做,培养用户习惯这种对中小卖家来说不太现实,成本太大,更重要是如何借势平台力量。

例如,亚马逊作为一个愿意推进直播电商业务的平台,平台中卖家可以在购物季参加相关活动,获取相关流量推荐。也有卖家在尝试不比拼价格,以更柔和的节奏带货,甚至一对一导购。这都是线上可以开拓的模式。

在大模型、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后,AI或能解决“主播”这一难题,虚拟主播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尝试。在足量数据喂养之后,他们比真人更耐劳、知识全面,对于品牌想做的客服型直播间来说,会更便利,不过也会缺少人情味。

由于居家时间增多、网络发展、头部主播的议价能力、购物链条的顺畅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有我国直播电商的成功,这或是一个偶然,其他地区很难复制。

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购物、商家营销的方式,注定不再如过去般闭塞。未来,或许有更多更开放、超乎想象的营销、售卖模式等着跨境人探索。

本文系作者 大数跨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