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外知名科技媒体the Verge发起了一项有趣的调研,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手机装了多少个APP。
多数人的答案介于几十到数百之间,但答案里有个极端“修仙者”,声称自己一个第三方APP都没装,通信、支付、邮件都用手机自带的APP足矣。
这结论听上去不可思议,不过可能也不是乱说,毕竟GMS和iOS的自带服务对许多外国人来说,如果不搞那些花里胡哨需求的话,确实能勉强应付;而且他们日常对智能手机的利用程度,远不如我们这边的“遥遥领先”。
不装第三方APP在国内肯定行不通,一个微信就绕不过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微信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就是一切了,能够覆盖几乎所有需求……哪怕是如日中天的抖音,硬刚的话,也能用视频号给替了。
特别是有了小程序这个万能体系后,如果不考虑体验或者某些重度垂直需求(例如3A游戏大作),在国内有个微信真就能过日子了。所以很早就有人说,微信不是个应用,是个操作系统。
但有一类服务,微信至今还搞不定——导航。
在微信上,你还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知道自己在哪里,或者自己想要去的某个地方在哪里,因为微信可以通过接口调用地图;但决定要走了,就会出现上面这个画面,避不了。
导航可能是最特别的一种APP,因为必须与时空强关联:你在哪儿,你去哪儿,你怎么去。核心变量是“定位”,微信就算把定位关了,也能用;但不回答上面三个问题,导航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高德声称最新版本为“时空地图”的核心原因。
微信或者其他大部分应用,本质上消费的是信息、内容类服务,大量的计算发生在消费前,为了得出最好的结果,用户只会看结果好不好(比如搜出来的文章好不好,推荐的商品是不是符合需求);用高德的人当然也重视结果,导航到目的地、基于目的地服务都是核心,但他们同样也重视过程——都是开车到家,一路畅行和因为堵车绕路少半条命,显然差很多。
正因如此,高德的定位感知和计算除了发生在行前,考验同样发生在行中(交通路况瞬息万变),需要直接或间接通过“定位”,实时链接现实空间内与出行相关的一切:红绿灯、路口、隧道/高架、拥堵状况、车道、障碍物,甚至树荫和楼宇的阴影面积;空间之外,还要进行跨时间的作历史数据比对,得出未来趋势预测,适时提示或引导用户。
要进行这种实时的、规模化的计算,需要极强的信息链接和底层技术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高德本质上必须是一家科技企业。
可以说,高德本质上就是建立在“时空互联”基础上的企业,而直到最新发布的v13版本才落实“时空地图”的名号,或许是因为如今规模化感知和计算的能力,已经到达质变节点。
全新发布的奇境MAX,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物理引擎的神经渲染技术,帮助用户从多时段、多方位地鸟瞰场景立体模型,从而感受跨时空、沉浸式的“现场感”,甚至也可进一步了解获取目的地的更详细介绍和消费信息,这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出行结果。
还有基于北斗系统的盲区会车预警、北斗车道级导航2.0,应对特殊出行场景的隧道导航、高架导航和停车位导航,以及顺路搜服务,都是通过链接现实世界中更多的物理细节和要素,持续进行实时的大规模交互计算,推演出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出行最优解,本质上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出行过程。
结果和过程都很美好,自然会有更多人乐意用高德了。
人无非两种状态,要么在一个地儿待着,要么在路上。
微信毫无疑问是十分强大的应用,几乎代表了信息和内容静态消费的极致形态,一个人一个手机一个微信,找个地儿一坐,足够满足你对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想象,用复联美队的话说:
“I can do this all day.”
但微信做不全出门的事。因为人用高德时的状态不一样,当下的时空转移是另一种动态维度的能力: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好地方,然后以最省时省力的方式,护送你导航前往。
停留很重要,但出门在外,好事也很多。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终于可以把6G升级到5G了
我开自动挡,等红绿灯时,我都会挂
等红绿灯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去看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