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品牌,快品牌」,会是伪命题吗

钛度号
抖品牌做的越好,其它平台店铺成交量越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深渡Cross

相比于“腼腆中透着一丝贫穷”的B站知乎小红书等内容社区,抖音和快手都应该感谢能立竿见影,将手中流量变现的业务——电商。

从时间线来看,抖音和快手电商业务均从2019年开始发力。2022年,抖音电商GMV超1.4万亿元,快手超9000亿元,二者比肩淘宝直播。但抖音与快手给自己构建的电商概念却有所不同,抖音强调自己是“兴趣电商”,而快手则是捆绑老铁的“信任电商”。

两概念孰优孰劣,是否成立,仍需要让时间来证明。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短视频电商与直播电商只更新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属于一种典型的靠产品功能诞生的电商模式。这种电商模式的背后,尤其是对比前辈们——传统货架电商平台,并没有产生对产业链进行改造与升级。

举个例子,京东相较淘宝,就是以自营模式与极致物流对此前的平台式电商进行了升级;拼多多则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式的计划购买,提高供销链效率。

而直播电商与短视频电商,没有来自于产业链的自然卖货动力,卖货仍需依靠促销话术与价格优惠,因此目前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卖货手段。

这导致平台与订单之间的逻辑是,先有丰富优质的特色商家和商品,才有广泛的用户访问和下单。所以,眼下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仍在于,哪里有优质商品。

对此,抖音和快手都开始努力找品牌,甚至造品牌。

找品牌,造品牌

起步于头部红人带货,然后再发展出腰部主播矩阵,在早期,抖快与品牌的合作模式都主要为品牌投放平台上的带货主播。

抖音率先发力拉近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据报道,抖音本身在品牌方眼中就是重要的营销平台之一,有品牌曾表示,“在淘宝与快手中做3000万,在抖音做1000万,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因为后者除了卖货,还有品牌宣传价值。”

于是顺其自然,抖音于20年6月正式成立电商一级事业部,开始发力邀请品牌开通官方账号,并进行自播。具体做法为,由各地广告代理商通过有诱惑力的广告资源吸引品牌进驻。如优先将优质流量提供给品牌,价格比MCN更便宜。

品牌进驻一方面可使平台介入供应链端,另一方面,官方号入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直播卖货只有“白牌”商品的消费者认知,使“品质好货”、“官方认证”等词与平台商品联系起来。

快手则在拉拢品牌方面稍慢了一点,一直到21年才开始真正发力。

在此前抖音的生态逻辑中,短视频带货占比较重。这也是抖音与快手电商生态中的主要差别。

在直播卖货的过程里,消费者更处于一种冲动消费的逻辑中。这导致其对品牌的要求不高,白牌货也能接受,对商品本身的需求也没那么强烈。但这也往往导致直播带货的复购率偏低,而售后率却更高。

而在短视频卖货场景中,消费者不存在冲动消费,这使得他们更重视品牌与性价比。观看短视频的时候可随时去其他平台比价,看到无品牌商品时,也会更倾向于打开淘宝搜索同品类产品。

所以,短视频电商中性价比更重要,而直播电商中,做的则更像是一杆子的倾销生意。在这种情况下,电商本身的购买属性,就和品牌打造需要的用户心智存在偏差。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并没有对“某品牌”的品牌名或概念产生过深的印象,消费者认知到的只是单次购买的某种商品。

不仅抖音的“抖品牌”,快手同样也面对这样的问题。上述短视频为品牌的赋能,主要针对有一定规模,且商品具有亮眼的宣传点与一定差异化产品力的品牌。但目前大量“抖品牌”是没有门槛的工厂贴牌货,显然不包括在内。

如抖音孵化的服装、食品等“抖品牌”,几乎是出了抖音“查无此人”,在淘宝和其余社区,大众认知度甚至几近为0。

更重要的是,此前“淘品牌”能成功孵化的原因在于,电商模式与传统线下零售有本质不同,“淘品牌”通过多样款式,快速上新等电商渠道商品独一份的特性,迅速做大。

而如今的“抖品牌”,包括“快品牌”,与传统电商并没有什么产品上的区别。这导致目前在抖音快手上走红的新品牌,吃的仅有一个流量红利。在平台流量红利殆尽之际,这些品牌又将何去何从?

且视频内容平台是否能成为消费者的一个稳定的,一站式的购物选择,还未有定论。毫无疑问,抖音是否能跑出下一个淘宝京东,还需要在产业链端经历更多的考验。

平台品牌是伪命题?

“淘品牌”这个概念已经是十年前的老古董了,一开始则是叫“淘宝商城和消费者共同推荐的网络原创品牌”。

最初被淘宝力捧的淘品牌有尼卡苏、欧莎、韩都衣舍、三只松鼠、百普拉姿等。这些淘品牌今天生存状况如何,还有谁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似乎已经不用过多赘述。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纯电商平台往往是不提平台品牌的口号的。比如京东没有京品牌、拼多多没有拼品牌、唯品会也没有唯品牌。

而那些既能卖货又能收广告费的平台,比如淘宝、抖音、快手等,却最钟情于打造平台品牌的概念,并且广告收入往往是其财务数据中最大的收入板块。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淘抖快喜欢提平台品牌的概念,很简单,因为他们希望你在电商渠道预算之外,顺便把品牌广告的预算投入进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打造品牌自身或许就是一个伪命题。

即便我们抛开这一点,赵迎光曾说,做好一个品牌无非是三个层面,第一,供应链稳定,配合度好;第二,品牌传播到位;第三,销售能力好。

做品牌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持久地占领用户心智。而这既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既要花钱在研发上,也要花大量的钱在传播和营销通路的建立上。

从商业最朴素的道理来讲,企业花了大量的预算在产品研发和品牌构建上,却只在单平台售卖,对于摊销巨额成本,显然是不够合理。

如果真正建立了用户心智,在抖音直播间之外,就有可能在某天逛淘宝京东的时候想起来搜索一下,关注店铺。用户在哪里,营销通路就应该构建到哪里。目标用户越集中的平台,就是越要重点攻占的阵地。

在品牌的早期阶段,发力线上平台甚至专注于先打透单一平台,战略上是对的。但如果品牌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就要考虑线上线下渠道的一体化。

因为在社会商品零售的构成中,未来几年的趋势依然是不断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但线下的商业生态,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从对消费者的心智影响而言,品牌建立影响的传播通路应该是立体的。如果用户在抖音刷到,小红书被种草,淘宝搜到,线下店看到,其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就会反复加深。因此除非没有余力,否则不应该只做线上业务。

有些露骨地说,大部分在做新消费品牌的企业,对品牌的理解仍简单停留在自己的商标和一定的销量。而对品牌的用户复购率、毛利率、销售渠道比三个指标却往往知之甚少。

复购率,代表用户对品牌有没有偏好;毛利率决定品牌有没有溢价,有没有定价权;而销售渠道比,这决定了品牌是否能积极适应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真正想要做品牌的商家,多渠道立体地影响到消费者是必经之路,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货铺到所有潜在客户所在的渠道。在抖音、小红书种草,然后用天猫店来做成交和沉淀的核心阵地。也即达到所谓的抖音种草,天猫成交。

结语

不同于天猫是一个纯粹卖货的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都是一个种草卖货一体化的平台。

在抖音上,消费者不种草,店家往往是卖不动货的。即使是用内容把用户吸引过来,但成交订单也往往具有滞后性。虽然抖音无比期望全链路闭环,但一个令其扎心的真相,用户在有购买需求的时候想起,并搜索完成下单的仍然是天猫或者京东。

据卡思数据报道,一位淘宝代运营公司的老板透露,他说他们特别希望品牌的抖音渠道做得好,希望抖音服务商给力。因为每次抖音做得好,他们天猫店铺的自然搜索就上涨、成交就上涨。按佣金拿收益的情况下,淘宝服务商自然是坐收渔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真正想打造一个品牌,的确可以先将某个平台作为核心的投入和成长阵地,但绝不能把生意放在单一平台,这既不合理,也不安全。

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所谓的“抖快品牌”们做的似乎都还差得挺远。

本文系作者 深渡Cross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