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熔财经,作者 | 文泽
自2021年国家药品集采转向常态化运行开始,医改新政轮番出台,在集采、医保控费、“限售非药”等一轮又一轮的调整中,整个医药行业的格局也开始重新洗牌。
相较于毛利率肉眼可见下滑的制药企业,连锁药店似乎成为了医改新政的“获益者”。老百姓药房(以下简称“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等连锁药店在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其中老百姓、益丰、大参林更迈过了百亿大关。
不过,老百姓在半年报中主动提到了行业竞争正在加剧,线上售药对线下药店带来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虽然行业业绩亮眼,但连锁药店想要抓住医改红利大步往前迈,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01 门店破万,但增店不增利?
作为连锁药店第一梯队企业,老百姓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11亿元,同比增长20.24%;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2.43%。
尽管业绩取得增长,但老百姓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却落后于同行。2018年、2019年老百姓的营收在同行中排行第一,不过,从2020年开始就被大参林赶超。
今年上半年,老百姓的营收虽然仍排在第二,但与第三名益丰药房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小,大参林、老百姓、益丰的营收分别为119.91亿元、108.11亿元、107.07亿元。
此外,老百姓的净利润更有掉队迹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规模和增速都处于垫底位置。但老百姓的门店数量一直都是众药店之首,更是最早进入“万店时代”的上市连锁药店,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3乌镇健康大会上,老百姓董事长谢子龙谈到了当前连锁药店的竞争态势,他表示行业正从过去的 “散、小、乱、差”到逐步演变成为头部连锁聚集,每家企业都以年增加两千到三千家门店这种速度在发展。
显然,这种扩张压力也落在了老百姓之上,在今年一季度交流会中,老百姓表示计划在今年开店3000家,相比2022年增长超40%。
连锁药店疯狂推进门店加盟,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无奈之举。中康CMH数据显示,从2018年-2022年,全国零售药店的店均订单数是呈下降趋势,平均客品数也没有增加,只有品单价在提高,意味着整体市场需求已没有增量优势。
中康CMH数据总监严砺寒在采访中表示,零售药店市场规模的增速在3%-4%,而门店数增长的增速在6%-8%,零售药店整体市场规模增速已经慢于药店门店数增长增速,单店收入也会被稀释。但正因为所有连锁药店都在跑马圈地,大家也只能被动迎战,否则手上的份额只会更少。
但在老百姓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其自营率一直低于大参林、益丰等第一梯队连锁药店。2023年半年报显示,老百姓的直营率为69.3%;而大参林、益丰药房的直营率则分别为74.2%、78.4%。
与此同时,老百姓直营门店的零售业务毛利率为37.08%,而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毛利率仅有11.5%,由于加盟药店只算配送收入,其业务毛利率将会显著低于直营业务。
直营门店数量占比低,再叠加直营店与加盟店在毛利率上的差异,这正是老百姓增店不增利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老百姓曾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公司中西成药收入占比较高, 且其中处方药( 含 DTP) 占比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也拉低了公司毛利率。
数据显示,非药占比大于30%的药店,毛利率平均能达36%的毛利率,但以处方药为主的DTP药房、门慢门特药房、门诊统筹药房的利润率均普遍较低,其中DTP药房毛利率只有6%。
除了毛利率“烦恼”之外,与门店规模同步增长的还有老百姓的差评,过去两年老百姓药房已不止一次登上热搜。
去年8月,一则“老百姓大药房旗下药店登记顾客会员名为‘畜生’”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事件源于会员李先生去一家老百姓大药房买药付款时,发现自己的会员姓名被写成“畜生”,李先生回忆称自己四年前曾在推销电话中骂过该店的员工,或因此导致自己的会员名称被改。
此后,老百姓药房发表道歉声明,并称该门店是新收购门店,会员名称错误是因为原大药房的系统登记出现错误导致。
此外,老百姓旗下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连锁(上海)有限公司还多次因违规经营而被罚,涉及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销售劣药;违规发布处方药广告;捆绑销售连花清瘟胶囊哄抬价格等不同事件,几乎每年都会踩一次红线
诚然,子公司反复违规必然不是老百姓的本意,但至少也说明了老百姓对旗下子公司和加盟药店的监管并不到位,老百姓董事长谢子龙的扩张步伐会不会迈得太快?
02 谢子龙的“超级扩张术”
近年来,老百姓通过“自建+并购+加盟+联盟“四种方式迅速扩张,从0到5000家门店,老百姓大药房用了18年,但仅在2022 年,老百姓就新增了2764家门店。
整个连锁药店行业的竞争正不断从“区域小连锁”向“头部集中聚集”,加速拓展的不只老百姓,当所有头部企业都在争规模的时候,优质的中小药店资产迟早会被瓜分殆尽,连锁药店该如何平衡加盟店的质量和规模呢?
对此,谢子龙曾在行业会上分享了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他认为行业正从门店无序扩张到资本市场助力变迁,从中也可以窥见谢子龙对借助资本进行药店并购的态度。
他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我国医药零售市场空间巨大,某一家、某几家药房很难通过单一业态把医药零售领域所有生意做全做好,所以老百姓通过多种合作把行业内外的生态整合起来,打造老百姓的医药零售大生态。
因此,投资并购一直是老百姓拓展门店的主要手段。2022年度并购门店数量最多的是老百姓,通过并购新增833家门店。其中,老百姓以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71.96%股权,也是去年业内金额较大的并购行为。
在加速扩张的过程中,离不开老百姓的积极融资。自2015年上市以来,老百姓已先后多次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为40亿元。但据“市值风云”统计,2015年至2022年6月底,老百姓大药房累计耗资56.14亿元用于门店收购,投资支出不断增加,老百姓的财务压力开始增加。
2022年年报显示,老百姓的资产负债率为67%,大参林、一心堂、益丰药房则分别为67.06%、53.47%、56.64%。过去几年以来,老百姓的负债率也一直是众药店之冠,不过老百姓也多次对外表示,负债率水平处于可控范围。
在行业疯狂扩张的背景下,巨头们的收购动作此起彼伏,高负债率早已成了各大连锁药店逃不出的怪圈,谁也不能轻易刹车。
2022年老百姓正式踏入“万店时代”时,谢子龙曾表示老百姓在某些方面逐步跑到了前面,但接下来在连锁药房两大核心竞争力指标“规模与效率”上,老百姓还将加速奔跑、超常规奔跑。
不难看出,在质量和规模之间,谢子龙更倾向高速奔跑,但过快的并购速度除了带来财务压力之外,激增的商誉也是另一重风险。
截至2023年上半年,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四家药店连锁企业的商誉分别为43.95亿元、27.28亿元、57.4亿元、14.57亿元,商誉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0.84%、13.09%、27.36%、9.18%。
有分析师指出,由于医药行业固有的轻资产特性导致其多为高溢价并购,并购商誉中潜藏着极高的减值风险,当商誉减值风险转化成实际的减值损失后,会给并购方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这意味着假如连锁药房不能将钱花在“刀刃”上的话,大宗并购所带来的则不一定是规模效应,反而可能成为企业的“定时炸弹”。近来,老百姓的并购策略似乎也有所调整,在去年10月的投资者调研交流会上,老百姓表示相较于重资产方式的并购,公司未来更倾向于轻资产的加盟、联盟模式。
这也更符合当下药品零售行业的现状,大型连锁药店在一二线城市已基本完成布局,想要进一步寻找增量就要向下沉市场拓展,但在下沉城市坚持自营难度会相对增加,扶持加盟门店更为划算。
03 老百姓能否接住“医改”的红利?
总的来看,无论是并购模式还是加盟、联盟模式,谢子龙的扩张战略都不曾放缓步伐,在他看来,这是零售药品行业“小而涣散”向“群雄逐鹿”转变的必经阶段,只有形成品牌矩阵,才能更好接住医改利好。
谢子龙曾在财联社的采访中提到,医药反腐风暴升级,门诊统筹落地等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医药分离和处方外流,利好龙头连锁与强合规企业。
一方面,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站在国家政策层面,推动药店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从百亿龙头向五百亿巨头迈进,正是老百姓的下一个目标。
另一方面,在门诊统筹落地后,药店也能纳入医保报销,这将能带动院外药店客流量的明显提升。此外,在推进医药集采之后,医院的用药结构也会出现改变,一些“性价比”不高的药品需求也将流向院外药店。
医药行业第三方智库“医药云端”创始人点苍鹤表示,假设医院的门急诊药品全部流出,按照医院当年总收入1.2万亿来计算,那市场规模将有4000亿元。
目前,老百姓直营门店中医保门店占比达90.59%,2023Q2数据显示,从两年以上可比店销售额增速来看,统筹门店比非统筹门店增速高出8%,统筹医保已落地区域的门店来客数和销售额均优于未落地区域,处方药外流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利好。
不过,连锁药店想要更稳地接住医改红利,则还要看合规要求和数字化能力。
一方面,药店游离在医院系统之外,这也是监管部门最担心的问题。2023年以来,纳入门诊统筹的医保定点药店被医保通报的案例激增,涉及医保基金套现、开具虚假购药单据为参保人员刷卡返现、药品进销存数据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相关部门出台更明确的监管指引之前,最终将有多少药品需求能流向连锁药店,则似乎还要打个问号。
因此,提升连锁药店的数字化能力将是关键。谢子龙直言,老百姓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超过1亿元。门诊统筹对药房的合规性和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更成熟,才会更具备承接、管理处方的能力。
虽然,这些改革成本短期内难以从外流药品中拿回,但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零售药品行业依靠规模增长“躺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数字化不仅是为了承接医改红利,更是提效增收的必然手段。
总的来看,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塑,不仅有来自医疗政策改革的影响,更有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正如老百姓董事长谢子龙所言,连锁药店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打造“大数据+会员+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医药健康生态体系,才能更好提升营运效率。
不过在此之前,谢子龙或许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调整“自建+并购+加盟+联盟”的扩张策略,在服务质量和门店规模之间取得新的“平衡点”。连锁药店想要接住医改红利的增量,显然不能再单纯依靠规模优势,而是需要健康的组织架构,只有对顾客、对供应商、对政府都产生价值,零售药店才有出路。
参考资料:
- 虎嗅网:《反腐之下,中国64万家药店的生意要变天?》
- 野马财经:《被多次处罚后捐赠300万片布洛芬,谢子龙能否重拾“老百姓”口碑》
- 经理人杂志:《老百姓大药房,掉队?》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