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启动25亿元基金,一份硬科技投资时代的答卷

中国本土做硬科技早期投资的能力在中科创星身上得到了验证。

钛媒体创投家获悉,硬科技早期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北京三期基金完成签约——北京三期总规模25亿元,首关金额11.65亿元。至此,中科创星管理资金总规模超百亿元。

据了解,北京三期基金主要出资方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河南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中关村科学城等政府引导基金,陕西建工、广投资本等国有资金,以及唯品会等市场化资资金。随着本次签约的完成,中科创星也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五批首个签约子基金。

成立十周年或管理规模破百亿,对任何一个投资机构来说都是重要的关键性节点。中科创星在同一时刻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十年与百亿”,这意味着中国本土做硬科技早期投资的能力在中科创星身上得到了验证。

硬科技的极夜与极昼

从成立之初为科学家创业提供“第一桶金”,到参与发起成立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为芯片初创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平台,再到升级投后服务专业化赋能,中科创星一直专注于投资科学家创业团队,持续支持兼具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兴项目。一路走来,中科创星经历了硬科技的冷与热,用十年时间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管理规模超100亿元的早期投资机构,完成了一个想挑战的小目标。

此次募资的成功,背后正是不同类型的LP对中科创星多年深耕硬科技赛道的高度认可。

之所以能得到这来之不易的认可,还与中科创星一直在“共识圈”外坚持做投资不无关系。

“做硬科技投资不像在地球上,而是像在月球上,要么极夜,要么极昼,就没有一个特别舒适的投资环境。”早期硬科技投资因为周期长、回报不明朗,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在主流的资本市场上冷到极冷。现在因为复杂变化的内外形势,硬科技成为“确定性”,成为了中国创投的主阵地,硬科技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在这样复杂的投资环境中,中科创星始终坚定初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做国家需要的事情,完成了硬科技投资的从零到一。

十多年前米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工作时,曾参与了“梯度折射率透镜”产业化转化项目,在经历重重挑战与困难后,终于从被“卡脖子”,到材料、器件完全突破,中国相关企业也不再因为自聚焦透镜技术被日本高度垄断而“吃哑巴亏”。

正是这一次突破,建立了米磊做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与信心,但米磊也敏锐意识到,当时最大的短板是没有社会资金愿意投资支持科学家创业。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比投资更大的事情,投资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米磊说。中科创星正是在这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中科创星还做了大量其他探索,例如构建了“硬服务+软服务”的投后服务体系。

其中,硬服务指的是依靠陕西省光电子先导院提供的小试平台和中试平台。软服务则包括了战略咨询、组织人才、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品牌营销等多个维度。

而十年累积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也为中科创星带来了可观的财务回报。到今天,中科创星已投资超过420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培育出源杰科技(688498.SH)、中科微至(688211.SH)、飞天云动(06610.HK)、天科合达、中科宇航、本源量子、中储国能、曦智科技、中科海钠、骥翀氢能、恩力动力、中科微精等一批硬科技冠军企业。

一个独特的站位

近两年资本市场呈现LP“国资化”的趋势,作为一家在国内土生土长、拥有众多国资LP的市场化早期硬科技投资机构,中科创星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政策和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兼顾不同类型LP的诉求,制定出多赢的基金方案。

可以说,中科创星从诞生之初就拥有一个独特的站位。

“我们的背景决定了,我们是能够深刻的理解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及地方政府发展未来产业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米磊向钛媒体创投家表示。

“有科研院所的工作经历、能与地方政府共用同一套话语体系对运营人民币基金来说很重要,这也是中科创星的优势”米磊说。

除此之外,中科创星的独特站位还与其勇担使命、敢为人先的精神相关。

作为硬科技理念的缔造者和实践者,在科技成果转化、投科学家创业、投底层科技还不被社会大众所关注的时代,米磊率先提出了“硬科技”的理念,呼吁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在米磊看来,硬科技是时代的必答卷。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和跃迁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推动科技革命发生,才能拉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才能为中国工业的向上攀升“强劲壮骨”。

“但这么重要的事却被当时的资本市场完全忽略了,所以我们觉得有义务、有责任去推动硬科技的发展,中科创星是有使命感的。”在大家由于短期缺少回报而不愿意投资硬科技时,中科创星勇担使命、敢为人先,去做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有价值的事情。

过去中国缺乏创新精神,所以今天中国的投资人更要敢于突破和挑战,去支持科技创新,去啃硬科技投资的硬骨头,这也是中科创星正在做的事。

例如早在2014年,芯片投资大火之前,中科创星便开始了对于国内芯片企业的投资。截至目前,已经投资超过150家芯片半导体企业。今年8月“室温超导”引起广泛讨论后,大家又会发现中科创星是国内较早布局超导赛道的机构之一,投资范围已经覆盖了底层的磁材、带材以及可控核聚变等,在大多数人停留在“超导”纸面上的理论讨论时,中科创星已经有了相关的实际投资与科技成果商业化的经验。

这种勇担使命的精神一直被延续到了现在:“北京三期基金将延续中科创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道路”的初心,继续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在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空间五大方向上探索前沿科技。”米磊向钛媒体创投家表示。

投硬科技,矢志不渝

“专业的硬科技投资,应该大胆地去预测行业的变化,而不是单纯享受行业的红利。”这句话得到了不少硬科技投资人的认同,问题在于,基础的风险与收益平衡大家都会做,但机构要如何才能不受限地迈出所谓更大胆的一步?对此,中科创星有自己的答案。

“风险投资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投资最创新的事物,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推动科技进步和行业变革,然后获取更高的回报。如果说风险投资都不去追求前沿的创新项目,只是去享受行业红利,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风险投资。而且风险越大,收益一定越大,只有那些冒着足够高风险去支持真正推动科技变革的机构,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米磊表示。

今天,想要在硬科技赛道脱颖而出,需要双管齐下:一是有足够专业的“认知”壁垒,二是搞定优秀标的份额的能力。

在一些硬科技项目早期不被别人好看的时候,中科创星做到了真正的雪中送炭,并且能够与他们在技术领域产生共鸣。只有拥有足够的专业壁垒时,才敢冒着巨大的风险,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创新、支持这些创业者。

科学家的圈子不大,中科创星就靠着一个个成功的投资案例,慢慢在行业里逐步积累起自己的口碑和品牌,而只有得到更多创业者认可,拿份额能力才会更强。

硬科技创业是对中国长期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他们遇到过不理解和不认可,而中科创星在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呐喊。不少被投企业都多次表示过,中科创星是最有耐心的资本。

不难看出,中科创星做硬科技投资,既包含了对风险投资本质的追求,也包含了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一种情怀。

“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去做这些‘难而正确’的事情,就一定能助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米磊相信,许多看似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找到靠谱的团队,给予他们长期的支持,坚持十年磨一剑,就一定能攻克。很多技术不是我们做不出来,而是没有长期、坚定地去做。

这是中科创星十年来敢于支持创新、在硬科技投资领域经过长时间历练,所得到的不一样的理解。

中科创星的“十年百亿”为今年有些活力不足的资本市场提了一大口气,同时也是一个有力的呼吁:现在,是在中国做硬科技投资最好的时代。(本文首发于钛媒体创投家,作者|张翌楠 编辑|陶天宇)

 

本文系作者 张翌楠、陶天宇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新牛市,新钱景-文章右侧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