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焦,作者 | 布鲁斯,编辑 | 向园
今年十一假期,酒店价格有多贵?原本一晚两三百元的房间,涨到一千元,据报道,某酒店“楼梯间房”涨到650元一晚。
但这难不倒“抠门”年轻人,他们另辟蹊径,不住酒店住别人家,只需要花两三百元就可以,有的甚至一分钱不花,和对方交换住宿,等到合适的机会,让房友来自己所在的城市,住在自己家里。
假期前夕,这类标着“交换旅游”“换房旅游”“国庆住我家”等关键字的征集帖,在多个社交平台刷屏霸榜,全国各地的网友在帖子的评论区自行配对。这届年轻人,在玩一种很新的旅游。
实际上,“换房旅游”在欧美国家已经流行多年,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还是在2006年的电影《The holiday》中,分别住在伦敦乡村和洛杉矶的两位女主,在感情上受挫后,于网上结识,商量在圣诞节交换双方的住所进行度假。
“换房旅游”最初的目的是通过交换住所来享受“生活在别处”的乐趣,省钱、省心(可以使用家里的生活设施),还能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换房旅游”的群体中,不少人都有花几万元和几年时间周游世界的梦想。
不过,与国外不同,当下在国内年轻人群体里流行的“换房旅游”,首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而文化体验、朋友社交、融入生活,仍然需要更多的信任和时间。
不住酒店住别人家,年轻人怎么想的?
“换房旅行”这种旅行方式之所以能火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今年的长假期间,不论连锁酒店还是民宿旅社的价格,频频上涨,涨幅少则一倍,多则三倍。
到今年十一,“680元民宿被平台悄悄调成国庆2780元”“十一上海酒店房价普涨两三倍”等话题轮番登上热搜。
早在9月初,阿楠就忙着预定某音乐节的酒店。她最终预定了一家连锁经济型酒店,价格为506元一晚,等到了酒店,发现同房型十一价格已经涨到近900元一晚。打车去酒店的路上,司机告诉阿楠,这家酒店是今年刚开业的,平时的价格也就两三百元。
在各地酒店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国庆住我家”“换房旅行”“交换旅行”等关键词开始流行。
月月今年十一去北京旅游,就在她感叹住宿成本很高时,无意间刷到“十一住我家”的帖子,便私信房友订下了房子,十天共花费2000元(押金200元)。而同样的钱如果是订同地段的酒店,只能住两天。
“之所以选择这种出行方式,就是为了省钱。”月月直言,刷了很多酒店,价格普遍太贵,如果是靠近地铁的酒店,房间窄小、设备老化、卫生条件一般,有些甚至没有窗户,综合考虑下,决定尝试换房旅行。
这类旅行方式的走红,可以看作是“抠门”年轻人在旅游体验和降低花费之间,做出的体面选择。
今年上半年,特种兵旅游带火了年轻人“低成本换快乐”的心理,这些年轻人为了去更多城市旅行,省下住宿钱,选择睡在海底捞或是洗浴中心,那时候就开始有一批大学生选择交换宿舍旅游。随后,换宿的群体逐渐拓展到打工人和亲子游。
除了省钱,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交换住宿”和“换房旅行”,是为了赚钱。
其中,一批旅游城市的民宿主注意到,在旅游淡季可以进行房间互换,提高房间的流动性。而在旅游旺季,一批房主将自己的房子对外短租,也可以赚外快。
暖风今年年初装修好了一套房子,因为想去旅行的地方很多,就发了“换房旅行”的帖子,陆陆续续有人回应,但一直未能成行,于是决定将房子改成民宿,如果有合适的时间及城市,就进行交换,平时则用来接待游客,如今已经接待了十几个客人。
一个租暖风房子的女孩已经出国留学,当时那个女孩失恋又加上要出国考试,暖风给了她很低的房租。“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至暗时刻,给别人一点温暖,自己也会很开心。”
不过,现在流行的“国庆住我家”“交换旅行”等旅游方式,含义更加泛化,演变为“低价民宿”的形式,实际上,真正的“换房旅行”不涉及金钱往来,重在体验、考验信任。
实践“换房旅行”多年的春雅,从疫情前就开始接待陌生人住自己家,一共接待过五次。
对她来说,“换房旅行”除了能节省旅行费用,还能改善出行心态——可以住的时间长一些,不用操心退房时间延误带来的损失,也不用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可以有更多生活化、随性化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可以预约一份旅行目的地。今年九月,春雅自己去了内蒙古的一个小城市旅行,有一位房友计划明年三月带自己的父母到她所在的西安旅行,所以春雅提前和对方进行了交换。在她的排期里,已经有江西、青岛、广东、香港和上海的房友准备好交换。
交换房子住,真的能省钱省心吗?
“交换住宿”的社交话题之热,激发了年轻人的尝试欲望,但实际体验后,许多人发现这种旅行方式属于“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初衷是为了省钱,但却不省心,真正成行者更是少数。
交换能成立的一大前提,是双方的各项条件都趋于对等,但在实际配对中,会遇到各种“不匹配”的条件阻碍置换。
例如,你想去的时间,别人家不一定能空出来;大部分人想去的是一二线或旅游城市,但自己手里的房子却在三四线城市;不同的家有不同的地段、空间和装修风格,即使时间地点都OK,一个很温馨很有设计感的家,换到一个只能勉强睡觉的家,也会觉得不值。
暖风对此很无奈,她认为,相较于标准化的酒店,交换旅游需要匹配的条件更多,“值不值得”的问题是一场双向考核。
除了硬件的匹配,住宿过程中的软件,也时常出现不对等的情况。
比如,互换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城市三五天就逛完了,但是对方来互换时却住了一个多月。春雅根据互换旅行群群友的建议,准备尝试给多出的时间交30元/天的房钱作为补贴。不同季节的水电费用也不同,夏天用空调、勤洗澡,水电费高,春雅会自觉在入住时拍摄水电和煤气表,旅行结束时支付水电费。
“话说在明面上,要求也要提前讲。”春雅总结,实际上大家都是能相互理解的,也都是边磨合边调整边总结。
换房旅行,也会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等问题。比如生活用品哪些能用哪些需要自备,住房空间哪些是私人区域哪些是公共区域,出现物品盗窃和损坏该如何赔偿等,都很难界定。
对此,很多人的解决方案是,提前制定严格标准。房客和房屋选择上,自己只与同性或夫妻互换,房源是房主闲置或在度假城市投资购买的房子,或者是主客分开,如是上下楼,各占一层,且给客人住的房子不放贵重物品。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李圣主任律师提醒,无论是换房旅行或闲置日租,由于法律并未对此等新兴现象做出具体的规定,导致现在的“换房旅行”市场良莠不齐。如果房友存在违法安装摄像头、不设灭火器等情况,则隐私、卫生、消防安全亦无法得到保障。
主观上充分信任,但一些正当的程序必不可少。李圣建议,如果决定“换房旅行”,有必要互相留存身份信息,且建议简单签订合同,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予以约定。如果没有签订合同的条件,也可以以微信聊天或电话录音的形式对具体约定达成合意。此外,建议在进行交换前对自己房间的财物进行妥善封存保管,并拍照录像,避免发生纠纷时无法举证。
总之,“换房旅游”是需要极度信任、三观契合的合作。但在信任之外,依旧存在很多潜藏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都让这一旅行模式更多停留在“发帖征集”层面,凑热闹的人多,真正交换的人少。
月月前期做了很久的筛选,家属劝她不用为了省房费而冒险。为此,她做了两手准备,先定了10晚的酒店,以免短租房不满意没地方住。好在房子还算干净整洁,只是离地铁站有点远,每次出行都需要打车。
但月月也认为,自己只是很幸运遇到了靠谱的房主,有人在她“换房”帖子下方称自己到了地方才发现脏乱差、存在多人合租的情况,而且也没有省很多钱。“不要轻易尝试,特别是单人出行的女孩子,还是建议住正规的酒店。”
“换房旅行”,注定小众
实际上,换房旅行这种看似新颖的旅游方式,上世纪在欧美已经流行,可以低成本去到不同的地方,感受别样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2011年前后,在国内也流行过一段时间,豆瓣上“换房旅游”小组大部分帖子就发布于这个时期。
深圳朗爸很早就了解过这种旅行方式,早在2005年,他还在诺基亚工作时,有一年工作轮换到德国,当地的同事就推荐了“换房旅行”,理由就是免费住宿,可节省大量旅行费用。实际接触之后,他和家人发现接待他们的房友非常热情,有的接待家庭还会提供闲置车辆使用。
到目前为止,深圳朗爸已经用“换房旅行”的方式去了绝大部分的欧美国家,儿子朗朗2岁以后,参加过美国加州的帆船夏令营和高尔夫球夏令营,到澳洲看过袋鼠和悉尼歌剧院,去瑞士滑过雪,到阿拉斯加看过北极光和狗拉雪橇等,这些都是通过“换房旅行”实现的。
但为什么“换房旅行”目前主要是在欧美国家比较流行,在国内目前还很少呢?
首先,国内在居住环境上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的房子都没有车库和专门的仓库置物间,房内通常有比较多的私人物品,比较难以运用在“换房旅行”。同时,一些房子居住面积较小,即使收拾整齐,也很难同时接待另一个家庭住在里面。
“要保证互换房子在半年或一年内是稳定的,如果考虑对外长租或出售,就不要与别人互换了。同时,互换房屋内应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具备的话,也别与他人互换。”春雅称。
其次,现在年轻人平时都要上班,共同休假时间一致,在旅游淡季,愿意出来“换房旅行”的更多是退休人员和数字游民一族。
作为旅游产业中的细小分支,“换房旅行”在国内的受众依然较少,这也使得诸如“换房旅游网”这类专业服务网站上的房源选择非常少。
最后,接待陌生人住家里的动力不足。民宿得到的是客房收入,而换房旅行获得的东西无法用金钱衡量。
深圳朗爸的经验是,一次互换可以获得很多。比如,可以获得对方家庭的友谊,有的房友愿意协助安排当地的旅行,甚至对接当地的人脉,但前提是需要双方家庭有同样的消费能力和相似的品位兴趣。同时,他也指出,愿意“换房旅行”的房东,其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基本比民宿主要高。
不过,长期看来,换房旅行有可能成为活跃的小众文化,有想法、有较大居住面积或多套房产的家庭可以先互动起来,再逐渐依靠换房房友间的互相推荐形成圈子扩张,让更多有互换条件的人参与进来,为大家的出行增加一种选择。
这些年,持续升温的旅游,催生了一系列新颖的出行模式。从旅游搭子到拼车搭子,从“特种兵式旅游”到“换房旅游”,每年旅游高峰期都会出现新玩法,背后是年轻人想“花小钱办大事”的心理,但要想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要想成为主流的旅行方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李圣律师也指出,后期随着监管或中介平台的介入,市场也会从野蛮生长走向逐渐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彼此都保留“换房旅行”的初衷,别让“野蛮生长”消灭了原本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互信。
在考虑性价比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可能承担的风险。每个人对于旅行的定义不同,有的人喜欢极致性价比;有人喜欢追寻“不确定”的漂泊;有人喜欢安全省心的行程。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有“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潇洒,在不同的地点,见到不同的自己。
*文中暖风、阿楠、月月、春雅为化名。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