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支付本金金额为4.7亿港币的到期款项,预期无法如期或在相关宽限期内履行所有境外债务款项的偿付义务,包括但不限于美元债券的偿付义务。
对此,碧桂园表示将积极推进境外债务管理措施,且已聘请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和华利安诺基(中国)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顾问及盛德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协助评估其资本结构及流动性状况,并制定整体的解决方案。
意味着9笔境内债顺利展期后,碧桂园即将开启境外债重组。
境外债务重组涉及本金93亿美元
碧桂园公告称,公司通过积极的债务管理动作,持续尝试优化存量债务结构,确保最大程度地维护各方投资人的利益。
碧桂园已于9月份完成了境内9支债券约147亿元的整体展期。方案大致相同,均是展期三年,发行人提供增信措施。具体而言,发行人给出的方案为债务到期偿付利息,本金展期三年;到期后的第1、2、3个月分别支付2%的本金,第12个月支付10%的本金,第24个月支付15%的本金,30个月支付25%本金,第36个月支付剩余44%的本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碧桂园存续海外债共计22笔,其中处于存续期的公开美元债共有15只,存续本金约93亿美元,2023年内,公司主要面临美元票据利息兑付,没有美元票据本金到期。于2024年到期债券2只,分别为将于2024年1月27日到期的9.65亿美元债,及2024年4月8日到期的5.37亿美元债。于2025年、2026年集中到期的美元债数量相对较多,合计8只。2027年至2031年,共有5只美元债到期。
参考其他房企的路径,相对于境内债务的展期,境外债务重整的难度通常更大。融创自2022年5月美元债违约开始,到上周正式宣布境外债重组完成,耗时约一年半。而恒大,历经两年,截至目前仍没有通过重组方案。
为获得债权人的谅解和支持,碧桂园公告称,公司将积极推进境外债务管理措施,在尊重所有债权人现有法律地位和法律偿付顺序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公司恳请债权人给予时间以供公司客观评估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与顾问共同为所有持份者制定务实可行的最佳解决方案。
导致碧桂园启动境外债重组的压力来自于融资面临严重挑战、短期内偿债压力巨大以及销售额持续下滑。
融资面临严峻挑战
碧桂园称,自2020年以来,公司融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在融资环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通过销售回款及存量现金履行偿付义务。
根据碧桂园历年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碧桂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负514.4亿元、负129亿元和负586.9亿元。融资业务中变化最大的是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2018年-2021年,碧桂园此项的借款所得都在千亿元以上。
碧桂园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的金额与归还金额从2020年开始出现负数:2020年-2022年,碧桂园此项借款所得为1415亿元、1372亿元和470.9亿元,而此项归还金额分别为1871亿元、1444亿元和1079亿元。到2023上半年,碧桂园从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的资金减少到只有142.1亿元,而同期归还金额达到370.1亿元。
碧桂园在公告中表示:当前本集团销售和融资面临严峻挑战,账面可动用资金仍然持续减少。虽然本集团已竭尽全力探索过包括资产处置等不同方案筹集现金流以继续履行财务承诺,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补充足额的现金流以改善流动性,导致本集团的现金状况依旧显著承压。
偿债压力大
截至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制现金之和1305.69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11.15亿元,受限制现金约294.5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总额约1087亿元,现金水平无法完全覆盖短期债务。
可见,碧桂园的偿债压力不小。也因此,才有了上月在最后的宽限期内支付了两笔美元债票息的惊险一幕。
据了解,碧桂园仍有2笔待偿的美元债票息,实际已经到期,目前处于30天的宽限期内,最快一笔将在下周一(10月16日)宽限期届满。2笔美元债票息约为6680万美元,其中下周一结束宽限期的一笔利息约为1500万美元。
在仅剩最后一个星期的期限内,碧桂园成功偿债与否,既关系企业自身的安危,也会影响整个地产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走向。
销售承压,短期仍未摆脱困境
碧桂园在公告中指出,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进入2023年以来,公司销售额承压明显。2023年1-9月,公司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1549.8亿元,同比下降43.9%,其中2023年9月单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61.7亿元,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80.7%,较2021年下降86.5%。在行业销售环境未明显得到改善的形势下,公司面临资产处置出售的不确定性,预计流动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续紧张。
总体来看,目前碧桂园仍未摆脱困境,甚至如果经营不理想的话还是会爆雷,而其爆雷意味着行业再度遭遇重大打击,也意味着为其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购房者以及众多的上下游供应商将会承受巨大压力。
解决上述压力最重要的是“保交付”,避免地产企业的风险向购房者、上下游供应商及金融机构蔓延。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项目要先完工,让购房者拿到房子;二是房子要卖的出去。第一个是目前政府和开发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第二个则要看市场环境。
目前楼市政策已普遍放松,但市场反馈远不达预期,重心布局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如何在短期内扭转局面至关重要,而要真正化解碧桂园的问题,还在于全面提振销售业绩。
可以说,碧桂园再次面临生死存亡时刻,境外债务重组和提振业绩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王健)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