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润和软件的“华为赌局”:被动减持阴云压顶,成长继续“静待花开” | 钛媒体深度

深度
传统业务需求疲软,创新业务难扛起业绩大旗。

10月23日晚间,华为概念股润和软件(300339.SZ)交出了一份稍显黯淡的成绩单。根据三季报,润和软件营收同比下滑2.37%,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8.95%、34.21%。营收降幅同比有所收窄,但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却进一步扩大。

营收、净利润双降背后,是原被寄予厚望的信创业务表现失色。2020年以来,润和软件全面融入华为生态,大力转型创新业务,信创成为公司创新业务重点发展的主线之一。信创的本质是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而华为走在了生态建设前列。润和软件在信创方向的发展最终也落脚在开源鸿蒙与开源欧拉。

一路以来,润和软件不惜“烧钱”求发展,比如耗资获得概念加持、通过一系列“蛇吞象”式并购完成业务板块的扩张,现在公司又对信创不断重金投入。但萦绕在润和软件头上的问题是,信创业务何时实现扎实落地?

今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收入贡献微薄,仅占总营收的12%,主要是受信创落地节奏的影响。从三季报数据端来看,传统业务受限,创新业务尚未放量,信创平稳落地的不确定性正在扩大。此外,信创产业需求日益多元化、国内产品与国际巨头的竞争差距以及行业自身的技术自主性问题等都将对润和软件构成重大考验。

这场“华为赌局”最终结果悬而未决,然而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常年高比例质押及巨额商誉等潜在风险也犹如“定时炸弹”,不知何时爆发。

拥抱信创,押注华为

润和软件成立于2006年,初期核心业务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到2010年时,销售额已经做到了几亿元,客户遍布日本、欧美等地区。随着国内信息技术发展,润和软件逐渐将重心转向国内,但公司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近年来,国家将信创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国产化替代浪潮迭起。润和软件紧跟步伐,致力于从外包业务向产品化的创新业务转型,包括开源鸿蒙、开源欧拉、AI中枢平台、智慧双碳能源解决方案和金融自动化测试平台。在金融科技、智能物联和智慧能源信息化三大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公司重点发力创新业务,紧抓信创和AI等方向。

作为华为核心合作伙伴,润和软件积极投入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等自主创新业务,目前已确定未来持续加大创新业务投入的战略。

一方面,润和软件积极参与华为鸿蒙生态,成为开源鸿蒙发起单位之一,率先发布开源鸿蒙发行版HiHopeOS,将其用于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另一方面,作为开源欧拉项目的黄金捐赠人,公司以开源欧拉为基础,推出了面向边缘和云端的服务器操作系统HopeStage。

在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领域,润和软件构建了完整的国产化信创解决方案。在国家信创“2+8+N”发展规划所涉及的八大关键行业中,公司的业务已触达了其中的六个。

业绩现实撑不起概念光环

虽然进入软件行业不需要雄厚的资金,但立足于软件行业却离不开巨资投入。

同花顺数据显示,润和软件有三十余个概念傍身。10月19日,润和软件又新增了华为鲲鹏的概念。紧追概念的同时,润和软件也投入不少真金白银,诸如疫情监测概念,润和软件就落地了国产智能防疫一体化平台相关产品;无人驾驶概念,润和软件通过参股投资奥特酷在智能车载平台开发领域进行布局,拓展自动驾驶系统平台等业务。

另一方面,是投入重金并购。2014-2016年,润和软件陆续并购了数家软件和外包公司,交易总额在30亿元以上,收购价值最贵的是捷科智诚与联创智融。不过,这个过程有着“蛇吞象”之感。开启并购前的2013年末,润和软件资产总额不过10.94亿元,货币资金也仅4.33亿元。手中无余钱,润和软件选择用募资拼凑部分并购费用。

2013年7月,润和软件使用5646万元超募资金,以收购加增资的方式取得江苏开拓66.85%股权;2014年,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公司斥资7.2亿元收购捷科智诚,增值率超过10倍;2015年,又通过同样的方式购买联创智融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1.98亿元,增值率也高达1012.08%。同年,润和软件以自有资金共计7900万元收购菲耐得100%的股权。

现如今,润和软件耗资重金发展信创,但转化成收入的效果却不甚理想。

2022年,创新业务实现收入约3.3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1.26%。2023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收入约1.73亿元,同比增长23.57%,占营收的比重为12.02%。润和软件表示,上半年创新业务受信创落地节奏的影响,整体落单时间有所延后,从现有市场情况来看,下半年的落地节奏和情况明显好于上半年。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信创明显好于上半年”的预期并未实现。前三季度,润和软件实现营收21.62亿元,同比下滑2.37%;对应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6.95万元、4739.93万元,同比下滑18.95%、34.21%。润和软件表示,主要系智能物联业务中的传统技术服务业务因客户需求减少,在项目短期调整过程中,相应的人力成本有所增加。同时,部分创新业务尚处于项目投入期。

传统业务需求疲软,创新业务又难扛起业绩大旗。收入承压下,应收账款却攀升至16.47亿元,较年初增长30.78%,主要是部分业务应收账款回款相对集中在第四季度,故而较年初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应收账款回款少于经营性支出,致使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41.97%。

创新业务何时放量尚不可知,润和软件押宝信创也挑战重重。《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信创由党政向金融、电信、电力等关键行业拓展,用户的需求差异性加大、业务场景的复杂性提升,加剧了原有系统的迁移、历史软硬件的兼容、行业特色软件的使用等与信创产品生态薄弱相关的固有问题;部分产品与国外仍有明显差距,工业软件等应用在高级功能上的差距,意味着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度仍较低,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民生证券指出,目前国产软硬件在产品性能和生态上都尚且不及国外巨头,但受益于国产化政策推动市场份额连年提升,若后续国产化支持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国产软硬件推进进度变慢。

自然地,信创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最终传导给润和软件,诸如HiHopeOS在金融移动终端的替换进度不及预期、鸿蒙生态竞争者数量不断增加以及HopeStage的市占率不及预期等。

多年慢成长,爆发仍需等待

润和软件于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但上市十余年,公司并没有展现出快速的成长势头。

2012-2016年,润和软件尚能保持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向增长。但2017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归母净利润下滑17.84%至2.49亿元。2019年,润和软件因商誉“暴雷”,巨亏17.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70.72%,一把抹平了自上市以来的所有利润。2020-2022年,营收增速减缓,从16.93%下滑至7.82%,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从109.31%降至-40.18%。2022年归母净利润已退至2014年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润和软件的营收、归母净利润继续呈同比下滑走势。

上市至今,润和软件仅4年的营业成本增速低于营收增速,销售毛利率在近年来也呈现快速下滑趋势。上市后,其销售毛利率经过小幅波动在2016年达到41.41%,但40%以上的盈利水平也仅维持了三年。2019年陡然跌至26.69%,此后便一直在20%的区间内浮动。

软件开发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但在这一环节,润和软件也未能呈现良好态势。其动辄30%以上的增长率在2019年戛然而止,此后四年起伏波动,增速分别为-2.07%、10.83%、12.14%、-0.67%。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4%至2.47亿元,但与往年同期增速相比,还是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在华为概念中,润和软件也未展示出高成长性。以星闪联盟会员单位为例,有相关媒体选取了华为星闪26家企业进行成长性研究,并附以营收年复合增长、扣非净利年复合增长、经营净现金流年复合增长为评价指标。润和软件虽然被纳入成长性前10,但各个项目的数据表现并不突出。在2020-2022年经营净现金流排名中,润和软件以年复合增长-27.47%位列第六;营收年复合增长排名中,以9.53%位列第五;而扣非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位列倒数第二。

股权质押“悬剑”,商誉风险难消

能否赢下这场“华为赌局”目前尚留悬念,但被动减持的风险和巨额商誉却实实在在压在润和软件头顶。

今年9月,润和软件在《公司章程》中新增了一项条款:股东持股达3%时,以及持股达3%后所持股份比例每增加或减少3%,应在3日内向董事会作出书面报告。这一资本市场上罕见的操作反映出润和软件对控制权易主的担忧。

润和软件的股权结构较为松散,前两大股东润和投资及周红卫持股比例仅4.44%、3.13%,但质押率却常年居高不下。回溯来看,大部分股权质押公告中,周红卫及润和投资累计股权质押比例都在90%以上,而低于60%风控线的次数寥寥无几。今年9月以来发布的三则质押公告,周红卫及润和投资合计质押股份数占持股数的比重均在99%以上,折射出两大股东资金链紧张的现状。

高比例质押潜在风险甚至两度引起深交所关注,要求公司说明控制权是否存在不稳定风险。然而,周红卫及润和投资的股权质押比例不降反升,深交所担心的问题目前依然难解。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质押比例过大,一旦股价下跌,如果股东在无力追加抵押物或保证金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被动减持。

另一边,润和软件接连并购积攒下的商誉似“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将润和软件拖入泥潭。

此前收购捷科智诚形成商誉6.56亿元,对联创智融和菲耐得的收购合计形成商誉19.6亿元。自多次并购入局金融科技领域后,金融科技成为润和软件营收中占比最大的板块。

捷科智诚、联创智融均在收购时作出了高额业绩承诺。然而,联创智融刚过业绩承诺期即业绩“变脸”,业务规模和净利润骤降,且应收账款也出现坏账。2019年,其营收大降45.88%至3.46亿元,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下降161.84%。加之同年菲耐得经营业绩下滑,2019年润和软件共计提商誉减值16.3亿元,导致出现上市首亏。

经历商誉“暴雷”后,润和软件在2020年将菲耐得100%股权以7000万元对价转让给太极华保(836491.NQ),以此剥离业绩下滑的资产。联创智融在2020年扭亏为盈,但2021及2022年再次走下坡路,分别同比下滑48.02%、37.94%。虽然捷科智诚营收逐年递增,但净利润却呈波动状态,2020及2022年均出现增收降利的情形。截至2023年上半年,润和软件账面上仍有高达9.77亿元商誉值,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20%,商誉减值的风险仍然不可小视。

润和软件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慢成长以及创新业务增长的挑战,全面拥抱华为何时能“结果”?目前来看,仍需“静待花开”。(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陆雯燕,编辑|刘敏)

本文系作者 陆雯燕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