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 | 冯仑,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创业可以跟赚钱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和赚钱分开。
有这样一类创业者。他们创业的目标很清楚,就是为了赚钱。他们有比较强的投机性,也擅长搞关系,人很灵活,可以弯腰,可以求人,价值取向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短期内,他们也能赚到一些钱。但是,他们的企业没有走持续经营、长久发展的路子,而是不断地在市场上找机会套利,什么热就做什么,听到别人说什么风口就去找什么风口。他们中的一些,政商关系还相对复杂,有时候还过度地使用杠杆。
在公司还小的时候,这些操作,有可能实现简单的套利。但是,按照这个逻辑走下去,会变得非常的危险。处理政商时含糊不清楚,财务上有很高的杠杆,在为人、做事方面又缺失信用……这样的创业者,这样的企业,一般走不了太远。
有时候,也看到一些文章和视频教人不择手段激进地创业、搞钱。我认为这样不好,会把人误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我欣赏另一种创业者。他们以解决问题、发展兴趣、扩大技能这三件事为出发点。这样的创业者,我也看到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赚到了钱。
第一,解决问题。很多人的创业是要解决问题的。比如马斯克,想解决人登上火星的问题;远大集团的张跃,做活楼体系,是想解决住宅建设过程中若干问题,他们的目标是让建筑更环保,建设的周期更短。也有些创业是想解决一些小问题的,比如说看病挂号难,就有人去提供网络挂号的服务。
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他们创业的出发点,一定是要解决问题,着眼于问题,针对大家的痛点来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创业可以走得很远。
当然,要解决的问题越宏大、越长远、越具有普世性,创业的动力往往会越大,企业也能走得越远,一旦成功了,就可能是划时代的事情。
第二,发展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创业。比如,你特别喜欢画画,然后创建了一家漫画公司。他特别喜欢写小说,开始在网络上当写手,后来成立文化公司……这都属于由兴趣转化过来的创业。兴趣能推动个人能力持续地提升,由兴趣发展为创业,创业者往往也会更投入,更享受创业的过程。
第三,扩大技能。有些人掌握某一项技能,然后把这个技能变成了一个独门生意。杨惠姗喜欢琉璃艺术,于是自己创业做琉璃,最后做成了可持续的生意。
以这三件事为出发点的创业,对自己和社会都是良性的。这些创业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是使命、兴趣、技能,和那些冒险、激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只以赚钱为目标的创业者不同,他们往往更简单,更专注,很少乱来。
当然,不管是哪一类创业者,价值取向如何,创业动机是啥,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
我觉得,创业的核心,在于目标、愿景、价值观。要拥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愿景;对自己做的事,要非常自信;创业的价值观,要正。
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支持也是不一样的。
创业早期,其实更主要的是懂产品、懂人。一开始,一个小团队,产品能做好,团队有凝聚力、积极性,就能走下去。
等到公司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作为创业者,公司的领导者,就需要更强的领导力,要有前瞻力、执行力、沟通能力,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这时候,创业者就需要去提升自己,比如去商学院学习,或者向一些前辈请教,寻求他们的指导,或者邀请专家参加自己的董事会,然后寻求他们的帮助,等等。
除了与这些人近距离接触以外,还可以间接学习。比如说,有很多成功的创业前辈会做一些公开的表达,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写的书,他们的传记。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判断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公开资料的阅读,向他们学习。
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随着企业越做越大,发展得越来越快,要及时关注、学习法规和政策。我们国家正在建立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商业环境,法治化是重中之重。
1993年12月《公司法》颁布,从那之后一直到今天,全国人大通过的与市场经济有关的各方面法律数以百计,具体的法条更是数以千计。还有政府的行政法规、行业管理规章,以及不断变动的政策。作为企业管理者、CEO,这些都要关注、学习。
这些都伴随着创业的始终,要一直关注。这样才能使创业变成事业,最后让事业长久地持续下去。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