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氨基观察
距迎接2024年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一些Biotech却等不到新春了。
截至目前,倒闭的美股上市biotech数量已经超过30家,其中不乏过去几年尽享资本红利获得巨额融资的企业,比如由行业顶级风投Flagship孵化的RubiusTherapeutics、Codiak BioSciences等等。
在非公开市场,情况也不容乐观。据Endpoints消息,David liu(刘如谦)实验室旗下的明星biotech公司Resonance Medicine,已经倒闭。这是David liu连续创业以来,第一家宣告倒闭的公司。
Biotech陨落是常态,寒冬只是按下了加速键。
而这些明星biotech的消失,进一步提醒着市场:从科研走向商业,一家企业如何平衡创新与生存,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基因大佬首尝败绩
在科研领域,David liu可以说是一个连续获胜的发明家。
早在2011年,刘如谦等就开发出了噬菌体辅助连花进化技术,这种方法可以让蛋白质在24 小时内进化60轮,进化效率是传统方法的大约100倍。
另外,他也在领导构思CRISPR的改进版本。最引人注目的进步是一种新的“碱基编辑器”,可以将DNA的单个核苷酸碱基或字母交换为另一个。
理论上,这项发明为开发治疗由DNA中的一个小错误引起的数千种遗传疾病,打开了大门。
“他将成为CRISPR 2.0的教父,”诺华研究基金会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Gerald Joyce对其如此评价。
与此同时,刘如谦也是连续创业者,不仅是知名基因编辑biotech Editas Medicine的联合创始人,还创立了Pairwise Plants等多家公司。
但在商业世界,大佬也很难不碰壁。正如上文所说,David liu旗下第一家倒闭的公司已经出现。
Resonance Medicine是2021年成立的公司,目的是开发蛋白质切割疗法,通过对蛋白质切割酶进行重新设计和编程,使其能够特异性地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切割和编辑,治疗与蛋白质相关的疾病。
Resonance Medicine并未上市,在一级市场也罕有露面。但通过一些公开资料来看,肉毒毒素蛋白酶噬菌体辅助进化或是该公司的底层技术,但该技术具有前景,同时也极具挑战性。
Endpoints报道推测,外部环境变化只是表象,Resonance Medicine倒闭的核心原因,在于投资人觉得这项技术并不成熟。
据马萨诸塞州的文件,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主要由David Liu之前的投资人组成。这些投资人,至少投资过一家由David Liu联合创立的生物技术公司。
相对来说,这些投资人对于David Liu足够熟悉。在技术相对可靠的情况下,或许不会轻易放弃。
“造神”模式的失利
Resonance Medicine倒闭,只是明星biotech在2023年发展遇阻的一个缩影。“Flagship模式”的失利,更说明了这一点。
Flagship Pioneering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在孵化biotech方面分为四部曲:Explorations、ProtoCos、NewCos和GrowthCos。
Explorations阶段,Flagship Pioneering会寻找到一些生物医药领域的独特“卖点”,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性“探索”;
ProtoCos阶段,则是将一些有潜力的想法会变成“原型公司”,之后Flagship Pioneering会筛选出最具有潜力的概念;
NewCos阶段, “原型公司”的想法被证明是可行的,就会成为全新的公司,得到资金支持,潜心开发产品;
GrowthCos阶段,这些新公司逐步发展,吸引外部投资,有些甚至会上市。
相比于市面上的biotech,在“Flagship模式”下诞生的公司更具确定性,因为在面向市场前已经在内部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并且机构还会搭建经验相对更加丰富管理层。Moderna就是在该模式下诞生的。
不过,该模式在2023年也接连遭遇失利。今年以来,该模式孵化的Rubuis Therapeutics、Codiak BioSciences、Evelo BioSciences相继倒闭。12月4日,又一家由Flagship孵化的公司Axcella Health,宣布将要倒闭。
这些公司的落寞收场,让市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创新的残酷。
以Rubius为例。2013年这家biotech由Flagship孵化面世,核心技术是“红细胞疗法”,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Harvey F. Lodish教授团队。
院士坐镇以及顶级风投孵化,使得Rubuis自成立开始便顶着明星biotech光环,接连获得融资,并于2017年被FierceBiotech评为全球生物技术初创公司 "Fierce 15"之一,登陆纳斯达克之后市值一度超过20亿美金。
遗憾的是,随着核心管线的不断受挫,以及研发转向难以收获市场认可,最终,Rubuis经历多次裁员后,倒在了2023年的寒冬中。
Codiak的倒下更令人唏嘘。头顶“外泌体第一股”,上市以来备受关注,但从上市到倒闭,仅仅用时30个月。
一年时间不到,接连四家公司倒闭,“Flagship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
Flagship给自己的定位是“开拓者”,此前倒闭的三家公司均布局赛道冷门,即将倒闭的Axcella,曾由于资金问题,放弃NASH专攻Long COVID。
作为后疫情时代下的产物,Axcella专注的Long COVID有市场需求但又冷门,无上市药物参考,研发难度高。
在创新药研发世界,“独特”意味着难度更高、风险更大,也更加烧钱。或许,Biotech先吃饱饭再追求高创新才是现实。
从科研走向商业的生存平衡
表面来看,这些倒下的明星biotech,实际上都是类似的剧本。
在流动性泛滥的年份里,包括大佬加持的明星biotech在内,大量初创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导致近年来这些公司发展遇阻,叠加资本的降温、市场风格的切换,彻底摧毁了创新的梦想。
从最开始的大红大紫,到最后的落寞收场,这样的剧本在生物科技行业,已经司空见惯。根源在于,在生物科技领域创业,成功一直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死亡是最常见的结局。
但众多明星公司的倒下,依然值得市场关注。
Biotech陨落是常态,寒冬更是按下了加速键。这些明星biotec的倒下,进一步告诉着市场,从科研走向商业,创业者们如何平衡创新与生存的问题,是需要时刻关注的。
它们固然拥有强有力的长板,能够以技术为敲门砖,但与纯粹的科研相比,商业世界无疑是野蛮的,市场环境更是风云变幻的。
这对于创新药企提出了更多,技术创新之外的要求。
有句话说,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某种程度上,对于科技型企业也是如此。很多时候,领先太多太前瞻性的研究,更适合放在大学和研究所,因为这需要“用爱发电”,对于公司现金流、商业成长则会比较痛苦。
技术创新是biotech的生存之本,但立足商业世界,同样需要市场的聚焦、灵活的执行力以及全面的商业思维。任何时候,在商业与科技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才能长久地将创新事业推进下去。
毋庸置疑,生物科技时代的创新是一场超级浪潮,但在抵达每一个新大陆之前,风浪还会继续摧毁一艘又一艘的航船。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