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氨基观察
“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痛风究竟有多痛苦,恐怕只有得了痛风的朋友们最懂。
或许,在晚上上床睡觉时你并无大碍,但在后半夜因脚趾莫名的疼痛而惊醒。然后,你会发现,越来越严重,关节红、肿,疼痛剧烈让你难以言表。
更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有时还被误认为感染。这就是急性痛风发作的症状。
由于痛风患者的痛苦,相关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并不小,全球超过35亿美金。这还只是在潜力远未释放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现有痛风药物安全性不高,患者的依从性极低,大部分都不能坚持到最后。正所谓,痛点就是需求。
谁能解决安全性问题,必然会受到市场关注。所以,包括阿斯利康等海外巨头,以及恒瑞医药等国内药企均在围猎这一市场。
与痛风的对抗,我们在持续向前。随着药企们的积极进展,不管是在产业领域还是资本市场,或许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故事。
值得关注的百亿市场
痛风市场有多少潜在患者,需要从痛风的发展阶段开始说起。
从发病机制来看,痛风的发生可分为四个阶段:高尿酸血症、尿酸单钠晶体沉积、急性炎症反应和晚期痛风。
也就是说,痛风都是从高尿酸开始的。虽然并非所有的高尿酸患者都会发展为痛风,但比例不低。
根据2000年至2014年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流行情况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约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那么,我国有多少高尿酸患者呢?数据显示,2019年是1.6亿。未来,这一数字或许会继续增加。高尿酸的原因,一部分与身体因素相关,另一部分与饮食相关。
参照全球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高嘌呤食物明显增加,这也导致中国高尿酸血症人数呈增加趋势。
放眼全球,痛风治疗药物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目前,全球抗痛风药市场规模超35亿美元。
国内对于痛风药物的需求也不低。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抗痛风药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
虽然受到集采影响,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规模下降幅度达到40%,但网上药店终端同比增长近30%。综合来看,集采后的2021年,市场规模依然达到20亿元。
实际上,全球痛风药物市场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完全释放。
潜力仍有待释放
就国内现状来看,痛风患者存在治疗率和治疗达标率较低的痛点。
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中国痛风疾病数据,痛风患者治疗4周、12周和24周的随访率依次降低,分别为20.7%、10.8%和3.9%,这反映了中国痛风患者的3个月以上治疗率极低。
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降尿酸治疗达标率在用药半年后也仅有38%。实际上,全球范围这一比例也并不高,根据Arthritis Rheumatol期刊文章数据,美国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比例约为33%。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核心在于现有痛风药物存在安全性风险。
PDB数据显示,非布司他、培戈洛酶和别嘌醇是全球抗痛风药市场销售占比最高的三大品种,占比分别为33%、25%和17%。
国内市场情况也基本如此。非布司他片和苯溴马隆片,是中国抗痛风药市场销售占比最高的两大品种。根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这两大品种销售额占比超过70%。
全球降尿酸王者非布司他,具有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导致与心脏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因此,非布司他被FDA打上黑框。2016年4月,国内药监局也发布过加拿大评估与非布司他相关的心力衰竭风险。
至于国内另一主力抗痛风选手苯溴马隆片,后果则更严重,具有肝毒性,甚至未获FDA批准。
很显然,种种安全性问题的影响,导致全球痛风药物市场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长远来看,痛风药物的市场增长逻辑也较为清晰:
其一,患者规模增长带来需求量的增加;其二,药物安全性提高带来渗透率的提升。
全球药企,也正围绕安全性问题进行布局。
未来突围的方向
目前,全球围绕痛风市场的攻坚进入关键阶段,核心思路是老药新用:
围绕非布司他所在的XO(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领域和苯溴马隆所在的URAT1(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1)抑制剂领域出发,寻找安全性更高的分子。
其中,URAT1抑制剂是主要研发方向。目前,全球37个URAT1靶点项目(包括复方等),国内已有2款URAT1抑制剂获批,3款处于III期临床。
国内药企方面,恒瑞医药、璎黎药业、信诺维、一品红、益方生物、海创药业、新元素医药、先声药业等处于第一梯队。
URAT1抑制剂之所以备受瞩目,在于疗效明确,安全性问题似乎也可以通过分子层面的改进来规避。
URAT1位于肾小管近曲小管的管腔膜上,负责将尿酸盐从小管液(尿液)中重吸收到血液里。URAT1抑制剂通过降低重吸收的方式,减少血液尿酸水平,因此可用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治疗。
在过去,虽然URAT1抑制剂备受安全性问题困扰,但日本企业Fuji Yakuhin研发的dotinurad,让市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通过分子的改造,dotinurad能够避免安全性问题。在其对比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的临床试验中,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完胜,这也使得URAT1抑制剂成为该领域的研发热点。
不过,对于国内药企来说,这一路径仍是挑战。例如,恒瑞医药的SHR-4640,虽然早在2019年就已经进入Ⅲ期临床,但临床结果一直未公布。
2022年,恒瑞医药又开始了SHR-4640和非布司他联用的Ⅱ期临床,或许是因为单药治疗的安全问题难以解决,转而追求联合治疗方式。
这也提醒国内药企,在痛风治疗这条路上,必须要在安全性方面做得更好,才有可能在这一百亿市场立足。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解决痛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将是未来市场的关键
现有痛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仍是待解决的问题
期待新的无副作用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