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这次广州车展,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车展现场提到一个重要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上市新品预计151款、中国市场新能源产品117款、中国市场上市新能源产品占比77%。他指出,2024年,预计新能源产品供给规模将超需求总和,供给侧已不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短板。
对此中国汽车报以醒目的标题发文:《明年八成新车型是新能源,燃油车将死》
不仅中国汽车报,这次车展,燃油车完蛋论此起彼伏。客观来看,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确实在智能化及科技感等方面要更胜一筹。
如今在广州,笔者观察到,很多景区的车库,负一层往往是提供了新能源充电桩的停车位,负二层才是燃油车车位。可以说,为了支持新能源,国内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层面已经在大力的推进铺开带充电桩的停车位了。
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有目共睹,变化是非常大的,但从现实中的数据来看,燃油车并没有那么脆弱,衰落速度也没有想象中快。
燃油车已经止跌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9月与10月的燃油乘用车销量分别达到约129万和128.4万辆,而8月份的数据为122.5万辆,7月份的销量超过115万辆。从数据来看,燃油车销量出现了明显增长的势头,在网上都是新能源的大卖、燃油车完蛋的氛围下,这数据或许可以让人清醒一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也反映了类似情况:8月份的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为120.5万辆,而9月和10月份则分别达到了134.2万和127.8万辆,销量明显企稳,且出现小幅增长。
燃油车市场份额已呈现止跌苗头,新能源车虽然头部企业销量依然在快速上涨,但整体的情况似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一直稳定在36.1%到37.8%之间,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从8月的37.3%降到了36.9%,降低了0.4个百分点。
被低估的油车闷声发大财,利润丰厚,有足够的资金推进研发
燃油车止跌背后,一方面是疯狂打价格战的结果,从东风系降价开始,燃油车阵营的价格战就没停过。近几个月来,宝马、奥迪、捷豹路虎、雷克萨斯、丰田、本田、大众、别克的经销商都不同程度地加大燃油车的降价力度。
此前在部分地区,奔驰C级的最高降幅已经高达43%,优惠力度从6万~11万元不等;宝马5系全系有8万~9万元优惠。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在走高端,定价不断走高。比如在这次广州车展上,岚图追光PHEV,预售价26.69万元,小鹏X9预售价38.8万起,理想MEGA卖到60万,坦克700的最终定价杀到了70万。东风启辰大V氢境这款车的定价杀到了99.88万元。
为什么油车能打价格战,新能源车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源于很多老牌油车本身利润高,他们在全球市场体量很大,有足够的利润来打价格战,比如在今天,以丰田为首的燃油车还在闷声发大财。但我们很多新能源车企还在大规模亏损,比如蔚来半年就赔了109.26亿元。
近日丰田高调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其中上半年丰田净利润总计1290亿元!国内月销量达到30万辆的龙头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上半年利润为109.5亿,丰田利润是比亚迪的整整11.8倍!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目前我们主流的卖的好的自主车企大约为十家, 主要是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奇瑞、广汽、上汽、东风、理想。这十家的利润加一起为369.9亿元,丰田的利润是国内十大头部车企的3.5倍!
简单来说,丰田有足够的利润去研发与投入到混动、电车与燃油车领域的研发,这也是为什么丰田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层面走在前面,或者说油车巨头在感知到危机的时候,有足够的能力发动价格战抢夺客户。
丰田也只是燃油车巨头的一个侧面,包括本田、大众、起亚以及奔驰、宝马等车企,其本身的利润非常丰厚,有足够的实力去打价格战,去推进技术研发。
比如我们看到,在第五届广汽本田极限挑战赛,广本插混双子星雅阁e:PHEV和皓影e:PHEV共同创下满油满电4068.8km的极限成绩,其中雅阁e:PHEV极限成绩为2132.7km,皓影e:PHEV为1936.1km。
但我们知道,国产新能源车综合续航最高纪录应该就是1300km了,日系车这一续航成绩,是值得国产新能源车思考的。尤其是相比油车巨头的高额利润与现金流,我们大量的新势力还在亏损,还有多少下一个威马在路上,是值得忧心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燃油车企明显要更加务实,比如在广州车展上,起亚EV5指导价14.95万元起、丰田铂智4X起售价17.98万元等,这与国产新能源整体产品售价上探形成鲜明反差。
而燃油车价格调整的效应立竿见影,帮助燃油车在9月和10月的销量得到一定提振。
此外,油车智能化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与迭代。从这次广州车展来看,奔驰时隔7年带来全新一代长轴距E级轿车以及全新轿跑车型CLE,在智能座舱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油车智能化,也展现了差异化。
同样地,宝马也带来了全新BMW 5系长轴距版,在智能化体验上后排增加了7系同款的31英寸8K显示巨屏。
唱衰燃油车,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近年来,燃油车完蛋声音此起彼伏,这使得新能源车企信心大涨,定价不断上浮,为了打出自身的品牌优势,铆足劲把车的调性做高端。在10万以内的中低端市场,大多数是集体放弃了这个市场。
在目前,新能源车主要是瞄准20万~4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尽管新能源车在3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增势强劲,但在25-30万元区间,燃油车依然占据绝对优势,销量超过新能源车的2.5倍。
这得益于燃油车在中高端市场仍然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力,如丰田凯美瑞、日产Pathfinder、福特Ranger等。
而在20万以下的市场,新能源也很难打过燃油车,在中低端市场,除了比亚迪秦plus DM-i之外,新能源阵营明显欠缺有竞争力的车型,这是新能源车需要关注的。
如今年末临近,春运期间,农村地区的购车需求增长,每年春运,农村与县城的大多数是燃油车,核心源于定价与使用的性价比高,跑高速往返城市与农村是他们的核心需求。在北方,燃油车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在偏远山区,燃油车免除了到处找充电桩的问题。对他们来说,燃油车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新能源车需要警惕的是,燃油车降价到位了,消费者依然热情未减。但新势力依然没有打价格战的实力,因为当前造车成本高,研发投入大。
从此前业内整理的数据来看,蔚来、阿维塔、小鹏单车亏损均超过12万,深蓝单车亏损超4.7万。如果规模与定价上不去,成本摊销不下来,更别说打价格战了,企业将陷于亏损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尤其是10万以内,20万以下的中低端市场,燃油车仍然占据着绝对多数,轩逸、朗逸、速腾、思域等依然是榜单头部常客。
在过去几年,专家们喊着新能源车要淘汰油车,燃油车是功能机,而新能源车是智能机。
但从目前来看,智能化已经不是新能源的专利,大量油车的智能化已经在不断推进,一线豪华品牌的新车如奔驰长轴距E级、宝马5系等。
“奔驰上车8295芯片”以及“宝马上车大彩电”的做法已经在突破新势力的“壁垒”,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座舱技术的强化,进一步巩固了燃油车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从消费者需求层面,新能源车还无力主导消费者“买车就买新能源”这种心智与认知,由于性价比高、稳定耐用、跑长途、维修方便等多方面的优势存在,加之油车智能化持续推进,很多消费者依然把油车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国内喊着明年八成是新能源的时候,别忘了现在燃油车巨头在闷声发财,其实力与潜力被我们低估了。
车企需要放一部分精力在中低端市场去对标燃油车的产品。如果一种业内人士高捧新能源,让车企自视过高,不把燃油车当对手,随着油车研发投入进一步推进,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油车、混动以及纯电全方面开花,未来形势微妙转变,恐怕最终会让国内新能源车企意识到,轻视利润与销量远超自己的对手,不是一件好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