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雷声大、雨点小”的分线发行,能为影院带来新增长吗?

钛度号
改革势在必行,前路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镜象娱乐,作者丨栗子酒

进入贺岁档以来,除了接连上映的新片引人关注之外,行业近来讨论颇多的“分线发行”也迎来试水阶段。所谓分线发行,即区别当下影片在全国影院统一上映的发行模式,不同院线可以根据差异化的用户需求,放映不同的影片。

早在今年10月底,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暨第一届全国电影交易会上,已经有《再团圆》《没问题》等24部影片的制片方和发行方与达成合作意向的院线签约,决定实行分线发行。其中,《你的婚礼》也将以分线发行的方式,在跨年期间重映。

随后,《非诚勿扰3》《一闪一闪亮星星》《年会不能停!》《金手指》等6部跨年档影片传出将尝试分线发行的消息,多部大体量影片入场,也为这一发行模式带来更多关注。然而,新的发行模式需要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在片方与院线的新一轮博弈中,分线发行带来的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

院线与片方博弈,分线发行“雷声大、雨点小”

就目前来看,分线发行尚处在最初的尝试阶段,对于片方而言,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无法预知风险。而在资本市场,这样的尝试显然要面对更大的阻力。

最先迈出这一步的,是已经上映的《沉默笔录》,截至目前,该片累计产出141.6万票房,收益相对惨淡。当然,《沉默笔录》本身体量不大,映前热度也不算高,导致票房低迷的因素较多,很难说是否取决于分线发行的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分线发行开局不利,与此同时,《非诚勿扰3》和《一闪一闪亮星星》两部有望拿取高票房的影片,出现了两种极端化的走向。

先来说《非诚勿扰3》,该片是贺岁档的热门影片之一,该片的出品方中站着中影、华谊两大头部电影公司。从网络流出的该片分线发行的细则来看,片方不只要求中影投、横店、CGV、上影、万达、UME影城必须全部参加,还给出排片规模的硬性要求,严格限制上映第一周的影院排片场次占比,并对其余影院设置了不低的合作门槛,不合作便不能放映。

网络流出的《非诚勿扰3》发行细则

若该信息属实,可以推测,《非诚勿扰3》基于自身影片的影响力,尝试拿到更大的话语权。但站在院线的角度,分线发行的初衷是放大院线自身的自主经营权,如果接受了片方的硬性排片,一旦影片未达预期,院线也无法随机应变,将原定的排片份额让给其他影片。

且就当前的市场趋势来说,不少影片也是在上映后,根据消费需求反馈去调整排片,比如《封神第一部》的首日排片为17.8%,影响力释放后,单日排片占比则一度增长至28%。因此,在分线发行的尝试中,如何平衡片方与院线的话语权,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比之下,《一闪一闪亮星星》在贺岁档的号召力呼之欲出。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该片的点映及预售总票房已突破2.4亿,甚至拿下中国影史国产片预售首日票房冠军。作为一部前期表现不俗的作品,如果仍然采取分线发行,或许能在合作的院线拿到更大的排片,但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一部分的市场,其间的利弊需要深入权衡。

目前的结果是,《一闪一闪亮星星》已经取消分线发行。此外,《金手指》《年会不能停!》也已确定不再分线发行,接连的转变之下,也意味着分线发行的适用门槛还需要更多考量,这一模式该如何更好地推进,目前还没有答案。

伴随着大体量影片接连退出,留下的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影片中,大多是像《你的婚礼》《人生大事》等已经上映过的作品。其中,《你的婚礼》将采取预约放映的模式重映,中影相关人士此前曾表示:“预约放映”其实就是在为分线发行做探索。

改革势在必行,寻求更高的大盘上限

尽管在眼下,分线发行的推进过程并不算顺利,但万事开头难,一时遇困也不能直接否认这一模式的优势。整体上说,分线发行的初衷,是优化影院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为片方谋求更大的收益空间,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上,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也谈道:“分线发行是电影市场进一步细化的体现,有助于电影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让各类影片都能够得到市场生存空间,同时提升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和票房贡献。”

并且,从行业发展的层面来说,当下的电影市场确实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要知道,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电影市场为寻求大盘更高的天花板,除了从内容层面提升电影品质之外,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从宣发的维度,不断推进影片与市场的精准对接,互联网宣发的思路、产品、体系越来越完善即在于此。

另一方面,行业也在尝试去强化档期的影响力,除了早期影响力不俗的贺岁档、春节档之外,大到暑期档、国庆档,小到情人节档、端午档等中小档期的潜能被释放,都是近几年的事。伴随着这个过程,年度电影大盘的票房上限确实不断被突破,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突破带来的票房增长速度,正在趋缓。

具体而言,抛开疫情带来的非常规性波动,无论是年度大盘的票房走势,还是重要档期的票房走势,其增长速度都呈现出明显放缓的趋势。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行业需要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而相较于愈发饱和的核心档期,如何将非档期的院线资源利用起来,就显得更加重要。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上也提到:“国内的银幕数量跃升到8万张,电影院达到了1.1万家,在这样的体量和规模下,市场的精细化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其间一个重要的矛盾在于,国内影院资源虽然很多,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多数影片集中于重要档期,影院的内容承载力并没有真正释放出来。直观的表现是,在行业平稳发展的2019年,国内共上映影片551部,而同期,美国上映的影片数量为903部,日本为1278部。同时,国内每年产出的电影规模已在千部以上,在于冬看来,“要避免现在市场出现的大档期拥挤,平时形成长时期的空档期,片方不敢投入、不敢放映(的现象)”,分线发行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且从当前行业的实际发展来说,影片在不同区域、不同影院的差异化已有体现。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上映的《爱情神话》中,由于带有鲜明的上海特色,其贡献票房的核心区域也集中在上海,影片累计2.6亿元票房中,仅上海市产出的票房就达到1.08亿元,占比超40%。

而在今年暑期档,《茶啊二中》的票房表现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猫眼研究院联合抖音发布的《2023暑期档电影数据洞察报告》数据显示,该片在华北、东北的票房表现明显优于档期大盘均值,其中,长春、沈阳等关联度更高的城市,对该片的消费积极性也更高。

由此而言,市场需求驱动行业走向,且行业发展至今,也已经有能力支撑分线发行逐步落地,对于这一新发行模式的探索,眼下不失为最好的时候。尽管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但迈出一步就会有第二步。

此前,《“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想要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电影市场,必须要实现分线发行、分众发行和分区发行。显然,无论是寻求更高的大盘上限,还是改变影片分布与市场需求不对等,推进电影市场的精细化发展,围绕分线发行的改革已然势在必行。

本文系作者 镜像娱乐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这种方式肯定会让很多保守派感到难受,毕竟统一不在了,变成分裂和独立了

    回复 2023.12.18 · via android
  • 会给一些特别刁钻的导演提供一个生存缺口

    回复 2023.12.18 · via android
  • 主要是影院对国产片整体质量没有信心

    回复 2023.12.17 · via pc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