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消费趋势
这是思想钢印公众号2023年的第50篇长文,借这50篇文章,盘点一下A股2023年最重要的五个现象。
2023年是极度分化的一年,身边的朋友,有人账户净值打了7折,有人则翻了两番。翻倍的大多是题材股的高手,打七折的,不是买了新能源,就是长期持有消费白马。
消费一直是我重点研究的领域,今年可谓轰轰烈烈开场,悲悲戚戚收尾,直接原因当然是收入预期低迷,消费欲望不振,CPI同比从三月的高点一路向下,下半年几乎都是负值的水平。
按理说,消费龙头白马都是确定稳定的长久期资产,估值也都是历史低点,不应该受景气度影响这么大,其背后深层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支持消费股估值的“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在2023年受到严重质疑,这种长期逻辑的破损才导致大部分公司都失去了估值锚。
而今年消费股走势,也是投资者一步步认识的过程。
《最愿意花钱的消费者,接下来打算买什么?》和《消费股的两种投资方法和三个行业贝塔》这两篇写于1月,正值消费强劲反弹的时候,文章从“边际消费倾向”这个指标入手,分析了疫后消费股最有机会的投资方向:
边际消费倾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文化特征,有维持其原先水平的倾向,当经济增长与收入前景变好时,高边际消费倾向群体,总是更乐观,率先加大消费支出,甚至倾向值先行提升,再慢慢回到原先值;而低边际消费倾向群体总是先怀疑,先加大储蓄倾向,导致边际消费倾向先降低,再慢慢回升至原先值;
相反,当经济前景变得不确定时,低边际消费倾向群体会率先感到危险,降低边际消费倾向,而后维持较低水平;而高边际消费人群,一开始倾向于乐观和维持高倾向值,到了经济前景已经非常不乐观时,才会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从边际消费倾向入手,文章认为消费的复苏应该从高边际消费倾向的人群开始,提出的顺序是“新消费先复苏,传统消费后复苏”“线下场景的服务消费先于商品消费复苏”“最后衰退的品类最先复苏,白酒大概率是必选消费中最先复苏的”。
现在看来,这些观点不能算错,但大趋势看错了,当时市场的主流观点都是默认疫情放开后“经济增长与收入前景变好”,实际上呈现的却是另一个方向“经济前景变得不确定”,结果是——低边际消费倾向群体,先降低消费倾向,再维持;高边际消费倾向群体,先维持消费倾向,再降低。
最终,消费由于整体太弱,导致新消费、线下消费和白酒只是稍好一点,加上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时间非常短,也很难形成投资机会,下半年反而出现了补跌。
所以说,在整个收入预期下行的阶段,找真正的结构性机会需要转换思路,到了6月份,整个消费降级的大趋势已经初现了,我写了《K级复苏与口红经济,未来消费股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分析了今年甚至过去几年消费的两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平价替代和口红经济。
所谓“K型经济复苏”,是海外很多国家出现的现象,疫情封控对低收入群体的经济伤害更大,而富裕阶层反而因为放水而财富增值,受损有限,经济修复出现一上一下的不平衡,称之为“K型经济复苏”。
这篇文章首先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典型的“K型经济复苏”,从财富和消费的角度看,中产阶层经济受损超过底层民众,且相应修复速度也更慢,而中产阶层财富缩水、消费降级最大的两个原因是房价下跌和制造业出口减速。
当然,开门七件事,消费永远不会缺少机会,当投资者开始接受“中产消费升级受挫”这个事实之后,也开始意识到消费并不是简单的降级这两个字,准确地说,是一部分人会花更多时间去挑选“档次相同,价格更低”的商品,即一二线中产阶层的“平价替代”;另一部分人习惯于“档次升级,价格不变”的商品,实际上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这两类消费近年都出现了现象级产品,前者是瑞幸咖啡、山姆会员店、新势力电动车,后者更多,包括蜜雪冰城、塔斯汀、零食折扣店,等等。
今天另一个消费现象是“口红经济”,但跟传统的口红不同,它更强调自我娱悦,精神食粮,像刮刮乐彩票平均客单超过传统彩票,微短剧一部看下来,费用实际远超长视频频道会员,但它主打的就是一个“花点小钱,买个我乐意”。
“口红经济”并不只是经济不景气时的平价替代品,它是未来的另一大消费趋势——个人兴趣消费和小圈子社交消费的预演,未来会有更多大部分人不理解,一部分人乐在其中的消费现象。
文章最后总结了两类消费股的机会:
一、具有“平价替代”属性的大众消费品
1、各消费赛道份额领先、拥有极致管理效应的性价比品牌
2、用制造业的效率改造大众连锁服务业的产业链,比如餐饮产业链:复合调味品,预制菜、冷链产品、冷冻烘焙,等等
3、休闲属性的平价消费品牌
二、极少数通用型奢侈品、高壁垒的个人与小圈子兴趣品牌
对于消费,我认为永远不必悲观,中国的企业已经有卷到其他国家的实力,今年开始线上(Shein、Temu)线下(Miniso)零售全面进军美国,而早就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家电企业,今年更有石头科技这样在海外势如破竹的企业。
人工智能
今年最大的机会是人工智能板块,我也较早地分析了这一板块的投资机会,于4月2日和分别写了《从宏观政策的视角,看人工智能“四两拨千金”的投资机会》和《关于AI,现在哪些方向太乐观,哪些方向还可以更坚定一些?》。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想从宏观的角度分析AI。
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个新的“算力+模型+应用”的产业体系,完美地符合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的增长模式。
我国比较强的是上游的信息基础建设,但核心的服务器芯片,还在等待突破,这些环节的投资巨大,又涉及到国家安全,天然适合国家投资。
未来的算力突破后,对于清洁和廉价能源的消耗将成为新的瓶颈,这又与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投资与政策联系起来,化解目前新能源领域投资产能过剩的风险。
而中游的大模型,目前的互联网巨头和科研机构都早已布局,国家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尽快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
下游的行业垂直模型和应用,天生适合民间资本投资。
现在看来,这套逻辑实在是太乐观了,更像是题材炒作的小作文,包括的假设和要求的边际条件太多,在当前的宏观条件下,完全实现相当于几个小概率事件的概率相乘,概率几乎为零。
更重要的还是,从目前看政府对AI的支持都停留在政策口号层面,对AI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绕着走,这里既有政府角色问题,也有中国体制本身的特点。
创新就像是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企业看到的永远是满的那一半,政府看到的永远是空的那一半,企业是永远的乐观主义者,政府是永远的悲观主义者,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能,管制是政府的本分,这个规律放之四海皆准。
但在中国,政府并不完全是监管的角色,很多时候也要成为鼓励甚至亲自下场组织大规模创新的角色,既是守门员,又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所以政府对这一类创新的态度,明显有周期性,由“鼓励为主期”和“监管为主期”两部分组成,而不幸的是,目前正处于“监管为主期”。
再加上老美对我们的算力芯片封锁,所以可以推测未来几年,我国AI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的差距会拉大而不是缩小。
当然,AI作为未来几年的大趋势,仍然是最重要的产业投资方向,只是市场在概念普及之后,需要寻找更脚踏实地的方向,
在后一篇文章中,我提出了AI应用容易落地的方向:
1、文字输出、图像输出类应用仍然是最需要关注的方向:首先是办公应用,其次是游戏,再次是部分偏内容服务的广告营销、咨询服务和法律服务等企业培训服务,以及少数影视传媒。
2、侧重于推理判断和有后续动作的应用,需求有明确结果,但对结果要求不高
3、从付费意愿和角度,最好是可以直接低成本带来新客户的(游戏、图片创作、法律心理管理等咨询服务、部分黑产),;其次是可以提高付费意愿和单价的(办公应用);
4、效果可能一般,但非常刚需或者价值感很强(比如金融、教育);付费方与使用方分离的(礼品类硬件应用);
5、入口强制使用的(国民级APP、留存社交关系的App、手机电视电脑智能音箱等);
6、大语言模型将兼具“宣传阵地”(推理)和“教育阵地”(训练)的作用,未来主要方向不是商业化,而是像现在的媒体和教育机构一样被高度管控。所以大模型的商业价值有相当的不确定。
中美的AI板块在经过三季度的调整后,到了年底,随着美国相关AI应用流量再创新高,行情再起,目前看好的上述方向不变,只是由于中美AI的差距明显在拉大,未来A股的AI板块要更注重美股逻辑的映射,而美股目前的应用集中在2B的方向上,所以A股可能未来机会也更多在2B的方向上,更大的行情可能要等美国2C的爆款级国民应用出现。
中特估
今年另一个重点方向是“中特估”的相关板块,相关概念在去年四季度被提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今年二季度出现了一波比较大的行情。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申万二级行业中的通信运营商和国有大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涨幅23%和16%,仅次于TMT的一系列板块,农行和中行涨了33%,中国移动涨了45%,是上证综指跑赢大部分大盘股指数的重要推手。
早在去年12月,我就注意到这些大盘价值股行情正在推进,写了《市场又要转回大盘股风格了吗?》一文,以2014年四季度的大盘风格逆袭为前车之鉴,提醒大家要关注这个板块23年上半年的机会。
到了5月,中特估板块正式打响,我又写了《“中特估”可能创造大牛市,但终逃不过A股泡沫化的宿命》,详细分析了中特估行情的逻辑,并预演了未来行情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行情:重点战场(电信、建筑、能源)的估值突破;
第二阶段行情:各种估值逻辑的全面展开和估值锚的确认,深度价投和其他投资者的“筹码交换”;
第三阶段行情:国央企主导行业全面突破和国央企估值的整体提升,真正体现“中特估”三个字。
目前行情仍然处于第二阶段,是估值与业绩的“左脚踩右脚”,也是最长的一个阶段。由于中特估中除了电信运营商之外,大部分行业都是顺周期行业,对宏观环境敏感,所以下半年基本处于调整状态。
但即使是中特估中最弱的建筑板块,也是地产链中最强的方向,没有跌破去年的最低点。
为了更深地分析“中特估”能拔估值的历史背景,我还写了《中特估的主战场在港股,最大的机会也在港股股》一文,指出国央企低估值的原因在于港股,而港股低估值除了本身的问题,还有投资者认知的历史问题:
所以,他们(外资)愿意给代表市场经济的民营企业、代表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代表全球化的互联网、代表消费升级的消费品企业、代表高科技实力的高端制造企业以高估值,但同时给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国央企以低估值。
这些更关注资产安全性和战略性的资金,往往是养老金等长钱,大部分都在美国,对投资中国国央企非常敏感,而非美资金和主权基金,更在乎美国或全球战略性资产,而中国的国央企全球化程度普遍不够。
并由此预测一下中特估行情在港股的“三步走”。
第一步,美国在进入降息周期前,高股息资产在港股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从而在不推升AH整体溢价的基础上,实现A港股同步上涨,提升国央企在外资意识中的估值锚;
第二步,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后,全球资金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的机会,提升港股的整体估值,中特估也跟着上涨;
第三步,通过“反身性”,资本市场影响实体经济,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也是这个行情最根本的目标。
目前正处于第一步向第二步的过渡阶段,国央企中的高股息板块,在今年以来的港股市场最强,恒生电讯业指数和能源指数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14%和13%,远超其他板块。
随着美国加息周期正式结束,到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开启降息周期,连跌四年的港股估值的整体修复中,中特估估值至少也可以保持。
当然,支持中特估行情的最大因素还是A股政策市的特点,特别是估值受当前政策的影响,大于受长期现金流的影响,并不能完整地适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如果说这个观点去年还有很多人怀疑的话,今年相信认同的人更多了。
当然,从标准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好“中特估”行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公众号文章《未来,你将越来越重视“股息率”》所说的,A股将从一个成长股市场,渐渐转变为“价值与成长平衡”的市场。
文章先总结一下合理股息率的四个判断因素:
合理股息率=无风险收益+风险溢价+成长性折价+风格折溢价
这四个因素总结成八个字就是“经营稳健,分红稳定”。
A股长期以成长股投资为主,因为满足这八个字的公司很少,但未来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其原因在于三点:
1、低GDP对应经济整体的增速下降,成长性行业和成长性企业的占比下降
2、随着人口负增长、房地产经济失速,大量行业的成长空间变小,行业出清后,龙头的经营稳定性上升,投资意愿下降,分红意愿上升,演变成价值股
3、GDP下降的过程中,投资者对经济较为谨慎,对股息率这一类代表安全边际的指标更重视
长期以来,A股的投资者形成了成长股投资的思维惯性,一看行业空间、二看商业模式、三看未来增速,但未来如果坚持这一套标准,要么可选的标的越来越少,仓位不得不越来越集中,要么遇到很多“伪成长”的陷阱。
高速成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投资者也要适应未来的变化。
外资净流出
我最早在6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持续净流出,没有对指数形成压制,但已经对市场风格产生了扭曲,所以写了《海外长线投资者正在撤离A股吗?》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外资的撤离会给A股带来严重的影响,原因在于:
长线投资是一个生态,其基石是定价能力最强的海外配置盘和社保资金,其中坚力量是险资和百亿规模公募,其收益放大器和流动性的承接者是更多的小基金、散户。
这就是为什么极少量的外资配置盘,就可以决定A股长线投资的生态的原因。国内长线资金考核短期化的问题,一直都在,之所以之前不明显,正是因为海外配置盘的长期净流入,长线投资尚能维持正向收益,一旦这个趋势中止,整个A股的长线投资生态就岌岌可危了。
上述担心不幸被言中,从8月中旬开始出现港股通开通之后最长的持续净流出,我在9月10日和17日连续写了这个系列的第二、三篇《没完没了,外资到底何时停止“卖卖卖”?》《为什么外资占比才几个点,就可以左右市场的涨跌?》,认真地分析了这一现象,总结为两个原因:
1、2022年以前,外资可以弱化估值持续提升A股配置,完全是因为中国的持续高增长,这个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2、现在A股没有以前那么贵了,变得跟美股差不多,但估值仍然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市场;
并且,我在文中也提出了外资看空中国资产逻辑的矛盾之处:
还有人也看到了这一观点的另一个矛盾——如果你看空中国经济,那为什么你还要做多20%以上的营收和大部分产能都在中国的苹果和特斯拉呢?还有47%营收来自中国的英伟达?还有26%的GMV来自中国卖家的亚马逊?也就是说,如果看空A股的理由被验证,将是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没有哪一个市场能独善其身。
当一类资产或一家公司的持续向上的预期被确认调低时,由于市场的恐慌情绪,和“别人都走了,我不走就吃亏了”的心态,估值很难提供价格保护,但长期而言,估值又是核心的判断因素,因此,任何利空总是会被过度定价,难的是,现在是否已被过度定价,只能事后去判断。
我还在文中提出了外资结束净流出的三个条件:
条件一,羊群效应的消退
条件二,估值底的到来
条件三,降息周期
目前,市场已经具备了“条件一”和“条件三”,第二个估值条件也正在被满足,相比发文的9月10日,A股又跌了5%,而标普涨了5%,目前万得全A指数估值剔除银行和三桶油后,已经接近标普500的估值。
全球估值体系一直有“美国例外”现象,二战后大部分时候都保持“成长股”的估值,A股能长期享受比美股更高的估值,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条件的例外”,这个条件就是“高增长”。
所以我们才要清醒地认识到,外资不看估值持续提升A股配置的那个时代结束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那个靠天生丽质即使性格傲娇也能吸引男生的年纪结束了。
这种形势下,散户也要做全球化配置,所以我又写了这个系列的第四篇《这种形势下,散户也要做全球化配置》。
文中我提出A股的下跌不仅仅是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不足,同时也是A股的一个先天缺陷在熊市中被暴露无疑:
A股的根本定位是为企业融资服务,这是我国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无论银行证券都是如此,也是与海外股市的根本差异,导致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红利,全球化制造业中心的红利,难以体现在A股的回报上,以后也很难改变,所以适当配置A股以外的资产,以降低风险。
全球配置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降低收益波动性,其次才是寻找更好的机会。所谓资产配置策略,可以在不降低收益率的条件下降低风险,组合中往往包含多个不相关的资产,通过不断地“再平衡”实现超额收益。
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还列举了目前相对容易买的四类全球资产的代表性基金产品,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到那篇文章里去看一看。
风险偏好
今年投资者虽然很“丧”,但市场本身并不差,个股中位数到目前上涨4%,远好于2022年的-18%,如果最后两周走势强一点,很可能超过2021年的中位数5.77%,再强一点,超过2020年大牛市的中位数8.62%也不是没有可能。
投资者真正“丧”的原因,表面在股市,实际在经济。我从1996年入市,27年间虽然也经历过数轮熊市,每次底部的市场悲观情绪也很浓厚,但不同的是,那些都只是针对股市,认为“中国股市要推倒重来”,但很少有人对整个经济丧失信心。
这种无信心又有流动性的状态,导致题材横行,妖股乱飞,所以我写了《如何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
这篇文章从“风险偏好”的角度,指出“投资是企业的风险偏好”“消费是居民的风险偏好”“仓位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指出了当前市场“不敢消费,不敢投资,不敢负债的资产负债表停止扩张的状态”,认为:
中国人并非天生就风险偏好高,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解放生产力,不断出现的创富神话,让我们拥有了更多追求梦想的勇气,再加上巨大的人口红利、阶层流动和财富阶梯,打开了大部分居民的财富上升空间。
过去的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很高,所以央行和政府的风险偏好一直不高。今天的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形成了一个下降的螺旋,那么政府的风险偏好就一定要提高,要用更激进,更大胆的宏观政策,走出过去宏观政策的窠臼。
所以在知识星球近一个月的内容中,我一直强调目前市场是把远期的悲观因素过度体现在近期,悲观成为一种习惯,反而在目前的位置,一两年内没有什么继续悲观的理由了。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