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云工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云工场”)第二次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浦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据悉,公司曾于2023年5月31日首次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钛媒体APP了解到,作为中小型IDC数据服务厂商,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云工场近年的业绩也不断提升,但受到成本费用的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表现却并不稳定,其毛利率整体也有所下滑。而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公司还在上市前大规模分红,加上公司由实控人100%控股,其所得分红也全部落入一人之手。前脚分红,后脚募资,云工场的募资合理性正在遭受质疑。
毛利率整体下降
据了解,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备,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设备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储存空间的出租、通信路线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
以云工场为例,公司会从国有电信运营商或其他中小型数据中心及运营商处批量采购数据中心资源,其中的带宽为主要部分,并按公司购买的数据包端口数量收取固定费用。在经过可行性分析后,公司将提供IDC解决方案建议,向客户交付相应的IDC解决方案服务及/或边缘计算服务。因此,公司可以在不拥有数据中心设备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灵活、定制、地域广泛及本地化、强化及具竞争力的服务。
根据招股书显示,云工场的主要收入就来自上述的IDC解决方案服务,2023年上半年其贡献的收入占比达到97.7%。而另外的业务,如边缘计算服务及ICT服务及其他服务各自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
具体来看,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六个月,云工场实现收益分别约为2.76亿元、4.64亿元、5.49亿元及3.02亿元。同期内,公司年内溢利分别约为2538.5万元、1268.5万元、803.4万元、1318万元,2022年其净利润下滑明显。
上述报告期内,云工场的毛利率分别为19.6%、12.2%、12.6%,15.8%,整体有所下降。招股书显示,影响公司业务毛利率的因素包括公司给予客户具竞争力的价格,延迟实行将增加的成本转嫁予客户,导致向公司收取的费用增幅与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增幅错配;以及带宽资源的效率及利用率提高,引进较高毛利率的灵境云等等。
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的IDC解决方案服务业务毛利率一直在15%左右,而CT服务及其他服务的毛利率则由2022年上半年13.9%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63.4%,增长幅度巨大,因此,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所回调。
而对于前几年云工场的毛利率下降,主要则归因于成本开支快速上涨。数据显示,云工场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0年的2662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5087万元。今年上半年,上述开支达到3161万元。公司的行政支出也从2020年的913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2988万元,同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也有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2022年三年内,上述三项费用合计增长171.34%,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98.91%增速。过高的费用增长率,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
对上下游均存“依赖”
招股书显示,云工场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一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公司及蓝筹上市公司,大部分客户需要定制而非标准化的IDC解决方案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超过70%的收益来源于前五大客户。
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六个月,云工场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营收的71.3%、74.8%、77.5%及87.0%,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营收的26.4%、28.7%、20.5%及35.6%,占比逐渐提升。
尽管和大客户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但云工场科技的整体客户数量却在减少,公司的竞争力有所减弱。2020年,云工场科技客户为42家,2022年已下降至35家,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31家,此外,公司老客户合同数量也出现明显下滑,2020年公司老客户合同数量为34份,到2022年下降至24份,今年上半年下滑至21份。
此外,从上游来看,云工场的供应商也较为集中。上述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为2.09亿元、3.64亿元、4.42亿元以及2.25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采购额的94.3%、89.2%、92.2%及88.6%。
招股书显示,云工场与一直与中国最大国有电信运营商之一供应商A密切合作,报告期内,来自最大供应商A的采购额为1.92亿元、2.72亿元及2.65亿元以及9293万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采购额的86.3%、66.6%及55.2%和36.66%。
公司在风险提示中也指出,鉴于中国电信市场上基本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有限,云工场依赖于各地的主导运营商。倘其中的任何一家提高其网络服务的价格,将对中国数据中心服务的整体成本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客户对公司的服务需求下降,对公司整体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而从市场竞争上看,目前,中国采用非自建数据中心的运营商中立IDC解决方案供应商已有超过100家。在这些竞争对手中,按2022年收益计算,云工场排名第11位,市场份额仅为0.6%。
实控人一人100%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云工场目前的股权十分集中。招股书显示,截至IPO发行前,云工场科技由孙涛100%控股,无其它任何股东。在云工场科技创立初期,除实控人孙涛外,公司还拥有另一名创始人。招股书显示,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季黎俊也是云工场科技创始人,但其未持有股份。
在此次IPO前夕,云工场还曾大额分红。2020年至2022年,云工场分别向股东宣派股息1000万元、200万元、0元。2023年5月31日,就在云工场首次向联交所递表后不久,公司又向股东派发了3000万元的股息分红。
也就是说,三年半的时间,云工场合计宣派股息4200万元,与此同时,2020年-2022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云工场科技经营利润分别为2538.5万元、1268.5万元、803.4万元、1318.6万元,三年半内公司经营利润合计为5929万元。
这意味着,公司近三年半经营利润超70%用来分红。由于云工场科技由孙涛100%控股,因此,上述分红也全部落入孙涛个人口袋。一边持续分红,一边寻求上市融资,云工场的募资需求是否合理,尚且要打个问号。(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于莹)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夹缝中生存的云工场科技,从长久来看依然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云工场科技所处上下游均没有话语权,利润空间难以长期保障
云工场科技所处的行业及市场或仍处于激烈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