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球经济总体弱复苏,美联储加息背景下,银行业裁员、破产时有发生,而国内银行业肩负支持实体经济、化债、援救房地产等重任,“让利”贯穿全年,这也使得国内银行业整体业绩承压。
2024年,银行业依然负重前行,“让利”依然是银行业的关键词,如何在保持自身盈利与服务经济复苏之间做好平衡,是行长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024年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还将承压
2023年12月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释放了更积极的稳增长信号。展望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结合调控,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仍是2024年的经济工作重心,市场经营环境将得到修复,在大环境稳住的情况下,银行也将受益。对于“救助”房企和实体经济的指引,银行的大力干预将提高市场信用预期,不管是对于实体企业还是银行都是好消息,这为信用质量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经济持续复苏背景下,从最新的社零数据就可以看出,能源、化工、制造业等传统顺周期行业率先复苏,这类行业的信贷质量有望继续改善。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链也有望在2024年企稳回升,最直观的反馈是各大行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2023年底银企便积极开展座谈会,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积极支持房企的同时,2024年需更关注银行对房企的新增投资项目贷款额度,严格把控流动性、不良贷款、抵押资质评估等风险点。
此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也是近几年来的中央重点帮扶点,虽然此风险被禁止于地方信用进行挂钩,但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此类关联的无可避免的,因此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尚有韧性,化解仍需时日。联想政府对房企的相关政策,预测“银房实验”政策落地有所建树后,政府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对银行这个“工具”的使用。从股票和财报表现来看,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分化,2023年A股走出了跌宕起伏的行情,可以说五大行吃到了所有的红利,反观其他上市的股份制银行,表现就不那么理想了。五大行的财报也显示出资产的扩张,在同业中各项指标表现相对优异,体现出优质业务集中化的现象,可见五大行的“让利”仍有空间。
带动消费动能复苏也是24年经济重要抓手之一,消费贷作为支持消费的重要手段,零售银行依然会是银行业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零售业务以资本占用少、收益稳定、经营风险分散、抗周期性强等特点,成为当下金融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实践来看,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零售业务动能强,效益贡献稳定并持续提升。在后疫情时期,中国居民开始开拓新的消费习惯与方式,这也给银行在消费金融服务新的机会。
但是大环境必然的变好不代表就可以“躺平静等红利”,只能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延续下降趋势。在疫情前,M2增速已持续两三年低于10%,后疫情恢复期,国家增加刺激手段而导致M2增速连续超过10%,在复苏进程陆续推进后,这种情况将不可持续。此外,长期看我国的经济增速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将逐渐下降。在中国,银行之间的竞争相对简单,主要体现在规模、成本和资本上。M2的边际放缓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银行资金成本将会提高,因此对于存款基础不好,同业负债业务多的银行将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
此外“减费让利”仍将在2024年延续,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恐将延续,但收窄速度或将放缓;净利润或将维持平稳或低速增长;尽管资产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对应的资本利润率可能有下行趋势;随着降息预期不断,资产负债表业务和交易转移到非传统机构的比例持续上升。综上,2024年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还将承压。
顺应时代,主动变革
2024年是“一带一路”提出的第十一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完善海外网点布局,动态调整资源投入,推进网点布局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提供对应金融服务的同时,银行将持续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各方机构联系往来,有序推进跨境合作、业务撮合等金融实践向纵深推进,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近年来,已陆续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开发为外籍人士提供贸易便利性的功能,这一趋势会在2024年得到很好的延续,以更开放的经济环境刺激带动境外投资,促进资本流动,也给银行带来更多更广的业务。
2024年,中国银行业可能会受到以下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宏观经济大环境下,仍有许多国家处于高通胀和高利率水平,这对人民币资本有一定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三是,随着银行体系逐渐成熟,政府将深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在当前的国内国际背景下,银行急需寻求一条创新发展道路。首先,银行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成本。第二,银行应该调整资产负债表,对表内和表外业务进行合理的结构性调整,用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业务将被信贷业务所“掌控”的银行解救出来。第三,银行要增加自身的“抗险型”,积极主动适应各类风险环境,其中包括应对房地产等特定行业的潜在信贷挑战。第四,强化监管体系和审查流程,严防网络欺诈等危害银行声誉的恶性事件,加强银行的安全性。(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