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等央媒发布了当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报道,其中提到会议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虽然只有简单一句话,并未涉及相关条例内容和后续工作安排,但还是在碳资产管理、碳交易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意义所在:将碳交易的管理提升到国家行政法规层级
所谓“碳排放权交易”,意即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交易标的,由需要碳排放权的买方在碳市场中向持有排放权配额的卖方购买。这一交易机制及以此为根基形成的碳市场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最能够通过“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原则促进减排降碳、绿色发展的市场化方式。
我国碳交易、碳市场自21世纪初就开启了探索之路,历经广泛参与国际市场、启动国内试点等多个阶段,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鸣锣开市,当时实行的相关管理政策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由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底发布。
但针对体量庞大、运作复杂的全国碳市场来说,前述《管理办法》在效力、完善度、奖惩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业内对于更新相关政策的呼声很高。
2021年3月,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开始对外公开征集意见,此后相关政策的进展也一直受到“碳圈”关注。
此次国常会审议通过《暂行条例》再度引发讨论,其意义究竟在何处?针对此,钛媒体APP咨询了气候未来创始人、浙江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汪军,汪军指出,《暂行条例》最大的意义就是拔高了碳交易管理制度的层级,由此提升了相关规则的强度,条例施行后,排放超标的控排企业就要面临更为严格、执行力更强的惩戒措施,这也是推动碳信用履约的基础。汪军还在自己的解读中进行了举例说明,据其描述,现行碳交易《管理办法》是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部门规章,《暂行条例》则属于行政法规级别,是通过国务院审批的,这就像数学老师和学校的区别,对于碳交易、碳市场管理来说,数学老师的规则、惩罚权限、执行力度与学校的规章、决议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综合相关讨论可看出,《暂行条例》的政策延续性较此前管理办法更强,更能够确保碳排放权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的一致性,在碳金融、碳排放权属性等方面也有更细致、完善的界定。
修改重点:进一步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钛媒体APP梳理、对比了此前发布的《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和现行《管理办法》,发现相比于后者,《暂行条例》的更新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立法目的,确定统领性地位。我国“双碳战略”于2020年9月明确提出,虽然《管理办法》公布、施行在其后,但调研、成文、进入审议程序在其前。而《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更大程度体现了“双碳战略”提出后的一系列变化,也明确了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立法目的。同时,其统领性地位有利于保障后续政策的一致性,并提升政策执行力度;
(2)完善奖惩机制,加大惩戒力度。比如,此前《管理办法》对未及时报送报告的重点排放单位罚款额度在1-3万元之间,《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一举提升到5-20万元之间;对违规交易单位处罚上限达到了1000万元,个人处罚上限也达到了500万元。相关规定关系到碳市场中各高排放主体的交易意愿和规范性,所以一直较受关注;
(3)明确分工,规范流程,细化规则。在2018年机构改革之前,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等事项一直由发展改革委主责,生态环境部在当年揭牌后才接手相关工作。此后,捋顺职责分工、流程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中。在《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部应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进行会商、监督、管理、指导,细化了其中的职能分工和相关程序安排;此外,相比《管理办法》,《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加入了配额可结转使用规则、碳排放交易基金制度等规则,并对交易机构建立涨跌幅限制、异常交易监控等机制的设立进行了指导。
虽然目前审议通过版的《暂行条例(草案)》还未正式对外发布,但根据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条例征求意见后主要更改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党的领导,明确规定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坚持党的领导;
(2)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新增条款,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
(3)强化法律责任,对于重点排污单位,以及技术服务机构篡改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要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由此可见,对数据质量的把控和相关违规行为的惩处是修改重点所在。
《暂行条例》的通过被普遍视作2024年“碳圈”开门红,但近半年来最受关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重启却仍未实现。此前,业内普遍预测2023年10月、11月左右CCER交易即能够重启,彼时相关政策(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四类CCER项目方法学等)的集中出台也确实“拉满了气氛”,11月时领导人也在活动中提及“即将启动”,但最终,CCER交易也仍未能在2023年内如预期般重启。钛媒体APP就“CCER交易重启还差什么”咨询了业内人士,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政策铺垫已较充足,对于具体重启时间的设定也“摸不着头脑”。
CCER交易究竟何时重启,近期在“碳圈”内也有诸多猜想,或许,这个重磅事件也将如《暂行条例》的审议通过一样,会在某个看似平淡的节点取得重大进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
文章分析的有理有据,客观现实,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