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医曜
连续四次递表失效后,圆心科技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表,又一次发起上市冲刺。
2021年10月15日,圆心科技首次在港交所递表,那时候港股市场交易活跃,互联网医疗又是当时最火热的风口行业。如果圆心科技在那时候顺利完成上市,一定会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但可惜并未成行。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圆心科技依然在为上市而奋斗,可港股整体交易环境已经极度恶化,曾经火热的互联网医疗概念更是走下神坛,进入“黑铁时代”。
一片沉积中,不少那时候筹划上市的企业都暂时搁置了IPO计划,如早圆心科技几个月提交招股书的微医。可圆心科技却始终执着于当初的上市计划,即使上市后的估值已经远不及当初预期。
究竟为何圆心科技如此执着呢?或许只是为了给基石投资者一个交代。
01 “抬轿式”融资
回顾圆心科技融资史,投资者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抬轿式”融资。
虽然圆心科技共进行了11轮融资,但支撑其估值的主要是2021年进行的最后两轮融资。这两轮融资之前,圆心科技的整体估值仅为65.4亿元,但在两轮融资之后,公司估值飙升至275.33亿元。
资本市场中没有慈善家,资本机构之所以愿意重仓一家公司,一定是有所图的,或是看重公司先进的技术,或是谋求上市后的减持退出。
究竟圆心科技何以获得如此多资本方的青睐呢?IPO预期或是吸引资本机构最主要的原因。纵观圆心科技发展里程碑,其核心业务都是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孵化成型的。后续两轮融资后,圆心科技并没有切入更多的核心新技术赛道,而是致力于扩大业务规模。
圆心科技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时间点位2021年10月,恰是最后一轮F轮融资后的3个月,如此短的时间间隔意味着,最后两轮入局的投资者主要看重的就是公司可以快速上市。
在当时那个时间点,互联网医疗龙头公司京东健康市值依然超2000亿元,趁着互联网医疗的热度,圆心科技很有可能获得大几百亿市值。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最后两轮加入的基石投资者轻松就能获得翻倍以上的收益。正是基于极高的短期收益回报预期,这些资本才愿意耗资数十亿元入局,甘当“抬轿者”角色。
但故事的走向并未如预期那样美好,圆心科技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批上市,这不禁让那些最后入局的“抬轿”机构算盘落空。
投资方与圆心科技管理层之间有无上市对赌协议外界无从知晓,但投资方急迫退出的意愿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博短期收益的IPO项目,投资方并不愿意长线作战,即使不赚钱也希望能够快速退出。
基于此,投资者们才会看到圆心科技五次冲击港交所的无奈之举。
02 本质还是卖药
究竟为何圆心科技迟迟无法上市呢?这背后有资本市场的原因,但同时也有公司基本面的原因。
尽管圆心科技竭力将自己描绘成一家集“药、医、险”于一身的生态型公司,但其依然无法摆脱依赖卖药业务的事实。圆心科技共有三大核心业务,院外患者服务业务(卖药)、供给端赋能服务(数字化)、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保险与支付)。这其中,院外患者服务业务业务营收始终占公司总营收的93%以上。
如果刨除卖药业务,那么圆心科技的营收规模将由数十亿级别骤降至亿元级别。这样的营收规模显然是无法支撑起圆心科技数百亿元的估值需求,因此卖药业务既是用户粘性最强的业务,也是公司的商业核心,撑起了整个IPO计划。
但较为可惜的是,虽然圆心科技主打的是处方药销售,可公司卖药业务的毛利率却不足7%。对比之下,传统药房药物销售业务的毛利率基本在30%以上,圆心科技并未体现出“科技”优势。即使与其他互联网医疗平台对比,圆心科技核心业务不足7%的毛利率也是明显偏低,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的毛利率均在20%以上。
透过现象看本质,圆心科技的商业模式就是一家处方药店,但其他药房也是可以开处方药的,因此并不具有差异化优势。处方药利润率低,OTC利润率高,明显偏低的毛利率意味着,圆心科技也没有太多的品牌溢价,其核心竞争力是不及传统药房的。
不过,在将自己包装成互联网医疗平台后,圆心科技营收规模大的优势就逐渐显现出来了,这也是为何它能够获得F轮275亿估值的原因。但无论包装的如何精美,圆心科技仍然无法改变95%营收来自于毛利率不足7%的院外患者服务业务的事实。
03 “黑铁时代”的悲哀
在《互联网医疗进入黑铁时代》一文中,我们明确提出了互联网医疗产业如今的尴尬地位。
从产业发展角度考量,互联网医疗是医疗产业发展的未来,但过热的资本导致这一产业涌入了太多的杂质。
互联网医疗的底层本质,在于通过远程医疗提供医疗资源的再分配,让很多医疗欠发达地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同时,这种远程医疗方式还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节省患者负担。可现实情况却是,真正涉及核心资产的标的很少,只要与互联网医疗沾边的资产,全都成为了风口上的猪。
这种蹭着互联网医疗概念上市的做法或许短时间内行得通,但当市场逐渐冷静,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清本质后,还有多少人愿意买单呢?当互联网医疗概念走下神坛,那些曾经助推公司估值飙升的资本推手,反而因为退出需求,成为了催促公司上市的“债主”。
在互联网医疗的黑铁时代中,像圆心科技这样的“资本遗珠”并不少见,就好像此前上市的东软熙康。可在如今这样孱弱的市场环境中,上市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估值倒挂、股价破发都是显而易见的危机,东软熙康上市后的股价走势已然说明了一切。
或许对于圆心科技而言,胜利与否已经不再重要,它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给投资者们一个交代。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