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编制的老年人,普本毕业的年轻人:他们都去哪里了?

钛度号
普通人如何寻找确定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五环外OUTSIDE,作者 | 优优,编辑 | 车卯卯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刚刚过去没多久的2023年,让人觉得徘徊而踌躇。

经济飞速发展之后,每个人都拉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这个期待是明天一定好于今天,是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然而到了现在,现实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稳定的预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上坡路走久了,就会慢慢放缓。

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从城市蔓延到乡镇,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有所体会。职场的觉得加薪遥遥无期,考公的看不到上岸的踪迹,读书的担心毕业后的出路。想做些小生意改变现状吧,担心劳心劳力还可能直接亏掉了本钱。

就这样,期待明天,又害怕未来,努力着困惑着,共同构成了普通人2023年的情绪曲线。在这样的情绪底色下,众多普通人力求的目标,便是寻找更高的确定性。

2024年,如何自己为自己挣得一份高确定性?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找到一个更有奔头的小生意,或许是切换到更长青的领域,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为生活搏出一个未来。

01 成都60岁老人的再就业

沿着成都春熙路步行街一路往东南方向奔去,就是本地人钟爱的塔子山公园,公园有些年头了,但是和游客众多的人民公园比起来,这里更像自家的一块私留地。塔子山附近美食不少,三哥开的一家牛肉面馆就在一条临河的巷子里。

三哥走南闯北许多年,之前长期在西双版纳做边境贸易,后来生意不顺利,回到成都,从600块钱房租的门面起家开始卖泡椒牛肉面,几经搬迁,来到了塔子山公园旁边的牛王庙。

凌晨三四点,当天空的边缘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三哥已经开始在后厨忙碌。

他把炒制好的大块牛肉尽数倒进熬制着辣椒的铁锅里,铁锅在炉火的烘烤下渐渐升温,咕嘟作响。锅中的泡椒的爽辣和牛肉的肌理融合碰撞,散发出西南美食独特的辛香味。

正在熬制泡椒牛肉的三哥

这道泡椒牛肉,是三哥的拿手绝活,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钻研和改进这道菜。大多数食客来店里,就是为了品尝这块牛肉。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后厨时,三哥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疲惫但满足地靠在面馆外的躺椅上 。

三哥本名吴兴全,虽然大伙唤他“三哥”,但事实上,他今年已经60多岁了。

60岁,退休的年龄。一部分老人已经过上了轻松的退休生活,一部分老人仍然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奋斗着。而三哥,正是后者。

三哥面馆里的泡椒牛肉面

在他身上,还暂时看不到对年龄的妥协。

摘下围裙的三哥,身着银白色羽绒服和牛仔裤,头上还带着一顶皮质的报童帽,不仅装扮有自己的潮流特色,还像年轻人一般拍短视频。

三哥的视频一般是由店里帮忙的嬢嬢来负责掌镜,在手机镜头前,他用带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缓缓说着“不求千人吃一回,只求一人吃千回”,话毕,伸出大拇指有力地比划了下。拍完后,三哥熟练地打开剪辑软件,拼上一段店里食客就餐的视频,配上音乐后发布到抖音。

虽然视频算不上精美,但胜在真诚,不少人会给三哥点赞评论。三哥喜欢在不忙的时候,躺到他专属的躺椅上,一条条认真回复着粉丝的评论。

打扮时髦的三哥,正在拍视频

虽然三哥的牛肉面馆开到了被誉为“成都面食江湖光明顶”的牛王庙,但地理位置却算不上顶好,小路不显眼,本地人也很少能找到那么偏的地方,刚开始生意并不好,一个月的流水不过几千块。

那个时候,三哥每天就琢磨一个问题——怎么样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面馆。在看到不远处的卤肉店通过拍短视频,吸引到排长龙的客人后,他决定,自己也要拍视频。

一开始他不会剪辑,每一次都是一镜到底,13秒就停,然后直接发布。通过自学和不断问别人,现在三哥学会了简单的剪辑。

三哥也不太会写文案。早期的他,视频随便一拍就发了,他说,“我写不来文案,所以短视频平台的老师就教我写了'不求千人吃一回,只求一人吃千回'这句话”。

现在,打开三哥短视频账号主页,这句话几乎成了他个人的独特记号,赢得了不少粉丝。三哥还花钱投了一些巨量本地推,现在,他的视频经常能达到两百多万的播放量。

现在,三哥的面馆终于实现了“一人吃千回”,同时更是吸引了“千人”来品尝,“最高的时候一天营业额一万五,这一年比我前面五六年加起来还多。”三哥说起来带着开心和满意。

时间来到了晌午,小巷子里三哥的面馆渐渐热闹起来。除了本地人,还有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坐在面馆最外边的两个摩洛哥人,已经是这里的熟客,几乎天天过来吃。擦桌子,端面,还陪五湖四海的食客聊天,三哥一刻钟也没能闲下来。

对三哥而言,这是之前没想到的,最理想的60岁。

02 河北羊毛村的走出去

将视角从城市转到中国广袤的县城和农村。和三哥一样岁数的老人,人群数量更多,生活担子更重。

他们儿女常年在外,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技术能力有限,只能从事“不稳定”的工作——街头巷尾收废品,建筑工地打散工,工厂日结工等等。

但在河北邢台威县下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番不同的场景。

这个村子是远近闻名的羊毛村,从90年代开始,就有做羊皮毛生意的传统,村子里常年有一股羊毛特有的味道,而65岁的孙爷爷在村子里呆了一辈子。

孙爷爷的日常工作是带着斗笠帽,拿着钉锤,把一块块刚经过水洗的洁白羊皮平铺,钉在木板上,钉好后再把木板端至院子中央,等待羊皮的自然晾干。

一个加工的院子放着至少有20个钉着羊皮的木板,而除了孙爷爷,这里还有很多岁数和他差不多的其他工人。

水洗干净的羊皮,正在等待自然晾干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在给羊毛水洗、消毒,有些在为晒干后的羊皮推毛。经过这些步骤后,这些羊皮就会变一床床干爽又暖和的羊毛被。

在孙爷爷看来,这里的工作不算很难。之前,鞣制羊皮还需要瓷缸等材料工具,复杂又麻烦。现在,厂里已经用机械替代,不需要如此费时费力。

做了几十年羊毛制品,不怕辛苦就怕闲下来,孙爷爷满意于自己年纪大了能有份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发挥下余热,赚一份收入,还可以排遣孤独。

孙爷爷在羊毛厂的这份工作算得上稳定,工厂老板叫郭哥,郭哥17岁辍学跟着父亲学制作羊皮的手艺,到现在已经做了20余年了。

在郭哥之前的创业经验里,羊毛被是北方特产,只有北方人才喜欢,因而之前做线下生意,只能把被子卖到寒冷的东北三省。

郭哥天天往工厂里跑

2020年,郭哥开始接触了短视频,复盘线上数据时,才让他发现了一个他不曾发现的客群秘密——羊毛被保暖又防潮的特性,原来在南方地区很受欢迎。

发现了这类客群的郭哥,开始向南方地区中老年群体重点推广。这个推广方向找对了路,让本来日常几十单的销量发展为了上千单,销量高过了产量,羊毛厂里面只好不断招人。

这个羊毛厂带动了整个村子老人的就业,甚至隔壁村的老人也过来了这里,一个车间就有二三十个中老年人。

老板郭哥习惯用手机记录下每个工人生产和工作的日常,边录制,边讲解,接着把这些过程发上网。在评论里,总是有人会问“这是不是真羊毛”,尽管郭哥解释了一次又一次,依然会有许多人担忧。

遇事便解决。郭哥干脆在短视频和直播间,不断展示羊毛被的生产过程,一遍遍解答客户的疑虑。全年,郭哥做了331场直播,让更多人相信这是真羊毛。

郭哥在短视频里,展示工厂的生产内容

除了录制短视频,白天大部分时间,郭哥都会在厂里直播。

直播镜头展示的,是生产车间内部的景象以及羊毛被的生产过程。年初到年末,直播间的人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上千个同时在线观看。

“从直播开始,工厂效益没有差过,双十一的时候销售额有就260多万。下一步就是让县里的羊毛做出更多产品,卖给更多的人。”郭哥对2024年有自己的规划。

而对于孙爷爷和更多的工人来说,自己的传统手艺还有价值,在工厂有稳定的工作,是这个时代给予自己在人生下半场的一份特别的优待。

03 高考复读生的弯道超车

昆明春城有不少做鲜花生意的,一处花舍大棚外的板房宿舍里,两张双层床和小桌板就是张意豪的临时居所,旁边的简易桌子上放着个水盆,泡着他昨天换下来,但还没来得及洗的衣物。

97年出生的张意豪在大学毕业后,决定和朋友合伙做线上鲜切花生意,成立了“云舍花卉”。这个宿舍,就是他现在的家。每天早上一睁眼,他就去大棚里忙碌——忙着直播卖花,忙着操心线上线下的事儿。

张意豪大棚宿舍

从宿舍出来走几步,就是张意豪的办公地点——一个5000平米的大棚。大棚里种类繁多的鲜花堆得满满当当,一群理货阿姨坐在矮凳上理货和包装。张意豪的合伙人正在发货场地进行实景直播,向手机另一端的用户展示着鲜切花。

云舍花卉的大棚和直播间

如果不是创业从事鲜切花这个生意,张意豪和他合伙人的履历,可能只会被打上“普通”的标签。

没有殷实的家底,也没有金手指,两个人都是复读一年后来到昆明,上了一所普通本科。学的专业是室内设计,在张意豪看来,随着地产大潮的降温,室内设计这些年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也变低了。

张意豪拿着一副不算好的牌,却在毕业不久就打出了一手王炸。

不甘心随便找家公司上班的他,和他的合伙人激烈讨论过创业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线上生意容易学习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线上生意才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扩张。他们思考了很多行业,二手奢侈品、跨境电商,最后把目光放在了有复购性、周期性的鲜切花赛道上。

为了一举打响鲜切花生意,张意豪说,“我们准备了很久,做好十足准备才开始动”。

他们迅速打通了鲜切花从前端供货到后端服务全链条。为了寻找到更优质的货源,张意豪和他的合伙人,几乎走遍了昆明所有的花市。为了确保鲜切花以最新鲜的状态最快地送到客户手中,他们从零开始建了供货基地和冷链,组建了后端发货团队,团队从几个人扩充至现在接近200人。

前端供货体系的搭建,让"云舍花卉"有足够多好货源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质检体系、发货体系、客服体系的完善,让"云舍花卉"能牢牢把握客户的诉求,用更好的服务让他们更愿意产生复购。

保证了质量,客户就觉得物有所值,“云舍花卉“”的直播间一上线就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户。从2023年6月在短视频平台做鲜切花直播到现在,他们已经把"云舍花卉"做到鲜切花赛道第一,每次直播有数千人同时观看。

2023年七夕,当同龄人忙着过节,以及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为了备战七夕没来得及剃胡须的张意豪在电脑前,紧张地盯着这个节日的直播数据。凌晨三点,复盘完数据,看到业务量比往常翻倍时的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条路走通了。

不过,在张意豪认为现在的体量还远未触及电商消费者的天花板,在中国,还有很庞大的用户群体,愿意花小成本购买鲜切花取悦自己。

于是,张意豪和他的合伙人在推广上,选定了目前"云舍花卉"主要的用户画像——一二线城市年轻的都市女性,这些合适的人群会看到“云舍花卉”,持续提高直播间的销量。

2023年,“云舍花卉”单日最高GMV达到了200万,这个数字是之前张意豪很难想象的。尽管他已经取得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绩,但是在张意豪看来,自己还是个普通人,只是在这个时代中,找对了方向,做出了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04 结语

在过去的2023年,许多人失意,也有很多人找到了新的事业方向。

成都的三哥,自学视频拍摄和剪辑,把视频推上本地热门,让五湖四海的人知道了他在巷子里的老面馆。河北的郭哥,把真羊毛卖到了南方,为家乡的产品打开全国销路。昆明的张意豪,让更多热爱生活的人感受到了鲜花带给生活的幸福感。

这是一群平凡普通人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再是一个烈火烹油的时代,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和他们曾经一样普通的人而言,这个时代仍然充满了机会。

无论在何处,无论哪种年龄,普通人的人生都不是只有一种解法。有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打工人,也有从事不起眼生意的中小商家,后者是这个时代最有勇气的一群人。

虽然他们的生意规模还称不上是企业家,仍然在各自奋斗的路上,但从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拥有了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坚毅、创新、持续学习和不可缺少的勇气。

这才是在变化时代中,寻找长久确定性的良方。

本文系作者 五环外OUTSIDE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