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从繁荣到萧条,1929如何发生、又能带来什么启示?

钛度号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董指导聊科技

最近我零零后的表弟开始关心经济了,还给我布置了选题,问:人类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这可是个好问题。因为人类总是在不断重复地犯错误。历史经验,对于个体而言,这次用不到,下次也一定会遇得到。而如果只选择一个经济危机,作为经典模板的话,我会选择“1929年美国大萧条”。

为什么呢?

首先,你可能听过不少金融危机,但在大萧条面前,都是“小弟弟”。金融危机影响的只是一部分人,但大萧条,比金融危机影响面更广、持续时间更久。大萧条之下,无人可躲、人人受损。

其次,

1929年大萧条,那是各种套路应有尽有。想学的模板,这里都有。

而且,1929年大萧条,非常吊诡,一度令经济学家们也很不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1929年前七八年,美国那可是被誉为“咆哮时代”,工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抽水马桶、汽车、供暖、收音机等等产品进入普通家庭。拥有汽车的家庭占比,更是达到了60%。怎么看,都是一片歌舞升平。

然而,谁也想不到,命运所有的礼物都标好了价格。在咆哮时代的终点线,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令几代美国人都惧怕多年的 “大萧条”。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1929年大萧条是怎么在形势一片大好中发生的?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这个话题,很重要但也比较干,所以我尽量把结构梳理清楚。大的主体,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聊一聊美国的“繁花”,可以看看繁花下的隐患。第二部分是危机爆发;第三部分,就是如何解决危机。第四部分和日本做一些对比,抽离一些框架。

01 美国“繁花”,虚假盛开

a、时代情绪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因为地理位置,本土受战争影响比较小,靠着向海外出口粮食、武器等,反而还“扬眉吐气”了。

比如数据显示,1913年,美国的GDP只有390亿美元,到1918年的时候已经达到771亿美元;战前美国欠欧洲60亿美元,战后欧洲欠美国94亿美元。1920年,美国发电量等于欧洲总和,钢产量是全球的一半,石油产量是全球三分之二。

这么强劲的宏观背景下,美国民众的信心也快速复苏。当时正好也是共和党执政,柯立芝总统推崇自由主义,小政府、大市场。所以,当时的美国社会,思想奔放、追求生活、享乐主义逐渐流行,因而1920年代也被称为“爵士时代 Jazz Age”。

著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的就是这个时期的美国。美国生活也被称为“全球最高标准”,除了美国方式,别无其他方式。

用一句话总结,当时的情绪就是:大干快干、及时享乐,跑步过上好生活。

b、制造业

当然,好日子都想过,关键得有东西啊。巧的是,这个时候的美国制造业也有两大利器:

一是流水线制度,让工人只做一个环节,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就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演的,双手止不住地扭螺丝。

二是规模化。这个期间,美国小工厂纷纷合并,比如矿业,从8000多家合并到了2000多家。合并后的大工厂,在采购、生产方面更有优势。就像批发价比零售价更便宜一样。

流水线和规模化的出现,最终的效果就是:货又多又便宜。比如福特汽车,1908年850美元,1924年就下降到260美元,下降了70%。

在当时盛行的商品中,有两个商品很关键。一个是汽车,一个是收音机。汽车,大幅延伸了人的活动空间;收音机大幅延伸了信息传递的空间。这两者叠加就达到了一个效果:

让信息传递更快。一传十、十传百,速度更快,也就更容易造成跟风效应,快速积累泡沫。所以说,汽车和广播的普及,也为情绪加了杠杆。

这是不少人容易忽略,但实际却又很关键的要素。

虽然,美国制造业火热发展,但也暗藏风险,那就是,需求后劲不足。先看海外市场,显而易见,被战争侵扰的欧洲,并不能过上美国人的好日子,需求一般。

再来看下美国国内。前面提到,战后美国享乐主义盛行,消费者买买买。但实际上打工人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很多。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资指数仅增加了10%,远远落后于GDP。

那怎么办呢?

大众先是把存款取出来买买买,存款不够了就开始借钱买。1920年,美国消费信贷发放总额约为1900万美元。但4年之后,就暴增到了近20亿美元。1927年,大约75%的新车和二手车,80%的留声机、75%的洗衣机、65%的吸尘器都是靠信贷来买的。

信贷消费,看着繁荣,实际上也是要还债的。总结来看,制造业产能大幅提升,容易过剩;而需求则是依靠信贷催熟。

c、农业

当时的美国,农业也是经济基础。战争年代大批量出口,1914年美国粮食出口额为3.9亿,1920年,就达到了近23亿美元。但是,随着战争结束,欧洲本土的农业也开始复苏,美国出口自然就减少了。

另外,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减少了粮食征收。

对于美国农业而言,之前供给是按照全球市场来的,现在出口减少、国内采购也减少了,自然价格就会下降。1921年和1920年相比,美国农产品价格下降了40%左右。这意味着,美国农场主、农民的收入下降。随后几年,农产品价格也没有大的起色。

但另一方面,美国农业也是有借款、有杠杆的。数据显示,1927年,农民们不得不将收入的17.5%用来付利息。

总结来看,当时的美国农业,总需求在减少、收入没有增长,但利息还不低。

d、房地产

仗打完了嘛,自然就是要安家乐业了。而气候适宜的佛罗里达州,人称“美国的三亚”,自然也就成为了有钱人的追捧。于是,房价也开始上涨,泡沫开始堆积。

以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为例,一块一战期间仅售800美金的土地,在1924年就达到了15万美元。再等一年呢,就又翻倍了。1925年时,当地就有两千多家房地产公司、而7.5万居民中呢,竟有2.5万人是房产中介,也就是说每3个人就有一个是卖房子的。另外两个估计也是盖房子的。

当时美国人炒房也是“杠上开花”,交易的是期房,而且只需要10%的保证金,更激进的呢,这10%的保证金也都是借来的。只要房价上涨,反正没人在意这些。

然而,当泡沫足够大时,任何一根针都能戳破泡沫。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热潮,居然是被1926年9月的一场飓风打断。当时的飓风摧毁了一万多套房子,也有400多人丧生。这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诶,佛罗里达好像也没那么好啊。于是,交易热情快速下降。

1926年,迈阿密的房产交易额就从去年的10.7亿美金,缩水87%,仅剩1.4亿美金。

当时的一篇报道这样写到:高速公路两旁是废弃的别墅,大门上粉刷的豪宅名字已经斑驳脱落。铺设了几英里的水泥人行道旁,孤零零地立着光秃秃的路灯……原先要建造房屋的土地上杂草丛生,偏远的住宅小区空无一人。

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泡沫,本来已经是一次很好的风险预演了。但是,大众并没有吸取任何经验。毕竟当时是咆哮时代,躁动的资金,虽然在房地产上跌倒了,但很快起身,连土都不拍,就又冲进了股票市场。

e、股票

1924年标普股票指数仅为108,然而到了1929年就达到了309,而且1928、1929年上涨还在加速。明星个股的涨幅更是达到5倍、10倍。

和股票相关的信托公司、股票经纪人的数量大幅增加,而广播里、报纸上,也都是各种炒股赚大钱的消息。

比如华尔街专家就号召大众说,“只要你每周向股市投入15美元,相当于一年投资780美元,10年后你的股票就会增值为8万美元。”

8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年工资是1300美元,也就是说相当于60年的薪水,养老问题完全解决。这消息跟喊牛市起点是一样的。普通大众听了,谁也扛不住。

1927年,股票市场的保证金总额只有2400万美元左右,结果第二年就飙升到了2.3亿美元。一些大型银行高管还在火上浇油,宣布银行会全力支持股票融资。可谓是,火力全开。

但就像佛罗里达房地产危机一样,很快,股市危机也来了。

1929年美国股票开启了暴跌模式。而如果要找导火索的话,也许是当时一些银行要求追加保证金。但根本原因还是涨太多了。

以至于几乎没人相信会下跌。当时的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从1929年初多次尝试做空美股,结果做一次亏一次。一直等到了十月份才开始稳定盈利。

而当股市在十月份开始下跌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费雪还出来喊口号给信心,“别怕,能新高”,结果自己也亏得一塌糊涂。

所以,股市上才有一句话,叫做“谁都不要信,只要信图形”。

金融危机爆发有一个特点,是上涨下跌的非对称。下跌往往比上涨要快得多。比如美国股市,道·琼斯价格指数从150点到380点,用了两年多;但1929年10月24日至29日,一周就下跌了22%。到1932年7月时,同样是两年多时间,但股市最大跌幅就超过90%。

非对称的特点,就会非常容易形成恐慌。以至于经常会,一把跌穿。

不过讲真,当时美国炒股的人数也不算特别多,根据材料显示,当时活跃的投机者不到一百万,也就是占到当时1.2亿人口的0.8%。所以,如果只是股票下跌,其实也不足以酝酿成大萧条。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杠杆,最终导致股市上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为了“大萧条”,无人能免。

02 危机爆发

危机扩散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虽然活跃者不到百万,但是有不少普通家庭通过信托的方式参与到股市,通俗地说就是买基金。这些人的财产,还是受到了股市的冲击。

其次,股票连累了银行,银行连累了大众。1929年,美国商业银行信贷总额中,45%为商业贷款(消费),38%为证券贷款(股票),17%为不动产贷款(房地产)。

借钱消费、借钱炒股、借钱炒房,一切的繁荣,都依赖于杠杆。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要倒一张,后面就会跟上了。

所以,当时很多银行放款给股民,当股民开始亏损后,银行也受到了冲击,几千家银行纷纷倒闭。但是,银行的客户,并不只有股民,还有不少是辛苦赚钱、存钱进去的普通大众,他们的钱,却也因为股市投机导致银行破产、也被搞没了。

而在农业领域也如此。1933年,美国12个土地银行都负债累累,一半以上的信贷银行倒闭。这也就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这么一看,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杠杆收缩,普通大众亏钱的亏钱,破产的破产,一下从有钱人变成负债累累了,自然,美国的消费需求陡然下降,也导致制造公司产品滞销。

1929年到1932年间,美国汽车销量下降75%。有杠杆的企业,被迫破产;还活着的企业,也不得不裁员。

于是美国社会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边是农场主把过多的牛奶倒掉,另一边的穷人,却买不起牛奶。一边是煤矿工厂挖的煤矿太多,卖不掉;另一边的煤矿工人,却因为没收入、买不起煤炭来取暖。

大萧条给美国带来了重创。1929-1933年,美国GDP下降30%,失业率从3%快速上涨到25%。两年就抹掉了前面七八年的成绩。

萧条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以至于很多人完全不能避免,也拿不出有效的应对。饥饿和恐惧,令整个国家瘫痪。

这期间,共和党政府也懵逼了。1929年正好也是换届,柯立芝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表示不再参选,而是把共和党的胡佛捧了出来。这个胡佛是赫伯特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并不是FBI的那位。胡佛年初上台,年末就赶上了大危机,也是够倒霉催的。

也许胡佛本人是白手起家,所以他也格外强调,自由市场、要靠自己解决、不能靠政府等等。而且,1930年,胡佛还骚操作了一把,提高了其他国家商品卖到美国的税率。这就导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反击,美国出口金额也从1929年的52亿美元,快速缩水到了1932年的16亿美元。

本来老百姓靠自己就难度很大了,结果出口也收缩,就更苦了。柯立芝为共和党积累的好感,也终于被胡佛给败光了。于是,1933年换届来临,共和党下台,民主党的罗斯福,坐上了总统宝座,开始挽救大萧条。

03 解决危机

罗斯福借鉴计划经济,提出了包括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的政策。主要包括了这么几个目标:

第一目标是,风险隔离。之前银行是把股市、储蓄业务混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杠杆不可控。新政后就不能这么干了。业务得分开,做投资的,就只做投资;做储蓄的就只做储蓄。

而在房地产方面,为了阻断杠杆的连锁反应,美国政府在1938年成立了国家抵押贷款协会,这个协会的业务类似于接受银行坏账、允许民众晚点还钱。这个协会还是房利美公司的前身,但没想到,70年之后,房利美却又成为了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之一。

第二目标是,解决就业。以工代赈,让美国人“上山下乡”,搞了一批水利、桥梁、机场、医院、学校等建设工程,大量吸收劳动力。

第三目标是,增加需求。罗斯福一上台就放弃了金本位,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让美元贬值了40%多,从而更容易出口。这样相当于扩大了总的消费需求,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数据来看,美元贬值一年后,美国出口额就增加了5亿美金,同比提升近30%。

这里插一句,之前美元挂钩黄金,是为了彰显美元值钱、不会波动,是世界老大的象征。而放弃金本位,自然也意味着世界老大的面子受损了。然而,这就是罗斯福的厉害之处,实用主义。别管老大不老大的,别管面子不面子的,帮老百姓走出危机、过上好日子,有里子了才会有面子。

同时,罗斯福也制定了失业救助、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为工人收入托个底。

罗斯福新政效果还不错。从1935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加到了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也从1700万下降到了800万。

可以说,罗斯福新政,大大缓解了美国大萧条的痛苦。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了美国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而带来内战的可能。

但美国之外的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方面这些国家在一战时就遭遇了严重冲击,经济复苏缓慢;另一方面,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幺蛾子,也导致全球贸易锐减50%,投资美国的海外银行也大幅亏损。由于经济迟迟没有改善,民粹思想逐渐冒头,最终酝酿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帮助美国走出了萧条。过剩的产能,重新销售到全球;独特的地理位置,又吸引了资本和人才躲避战争。美国实现了从大国到超级强国的跳跃。

至此,美国大萧条发生的机理基本就理清楚了,也成为历次危机的模板。接下来,咱们做个例题,通过日本的失去三十年,再来回顾下。

04 日本对比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就接受了美国的管理。而由于看到苏联在亚洲的势力扩张,于是,日本,就被美国定位成了“桥头堡”,开始得到美国的扶持,技术转移、产品采购、资本补助等等。

日本拿到美国技术后,迅速发挥了东亚文化的“卷”,各种产品越做越好,畅销全球。在1960—1970年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5年左右,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0家以上,日本的电子产品、汽车等产业均超过美国公司成为世界第一。

所以,当时日本民族情绪爆棚,高呼着“日本可以说不”。

然后,美国就来了个“火上浇油”。在1985年,成功要求日本把日币升值。日币更值钱了,对老百姓来说肯定是好事儿。比如,如果咱们一块钱可以换10美元,那去美国都是横着走了。

日本当时也差不多。房地产、股票,都快速大涨,而且居民负债率也一路攀升。1989年,东京银座五丁目的地价一平米高达97万美元。1990年,卖掉整个东京的房子差不多就能买下1.5个美国。

但日币升值后,产品就贵了,出口就难了。而且美国政府还对日本产品出口美国进行了限制。

现在剧情就很熟悉了。

制造业方面,日本产品的需求开始减少;房地产、股票市场,又经历了快速、疯狂的上涨,杠杆增加。于是,泡沫破灭是早晚的事儿。

为什么日本经历了这么久的复苏呢?

一方面,在制造业方面,美国给它来了个釜底抽薪,先后扶持了韩国、中国台湾,来抗衡日本的电子产业,随后又有了中国大陆的加入。日本之前的优势产业,彻底没了竞争力。

另一方面,美国在1965年通过了移民法案,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包括马斯克也是从南非过去的。而日本呢,不仅吸引不到人才,而且还陷入了老龄化,出生率不断下降,劳动力持续不足。

所以不得不熬呀熬。终于熬到了当下,美国再次希望把日本当做亚洲桥头堡的时刻。

05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危机形成的一些要素。

第一个要素,时代情绪一路高涨,当然不是说高涨不好,而是说高涨就容易出现过分加杠杆的群体现象。

第二个要素,制造业产能扩张太快,海外或国内的需求总量,突然减少。这样会导致产能过剩、企业负担过重不得不裁员、甚至破产。尤其当之前产能是按照全球设计,但地缘政治突然爆发、导致需求减少时,企业往往猝不及防。

第三个要素,房地产、金融市场,出现了过快的集体上涨。尤其在上涨过程中,杠杆率也不断提升。这就会加速泡沫积累,也导致风险腾挪空间减少。

当这些要素同时出现时,往往意味着有较大的风险。当然,风险并不必然导致大萧条,比如局部风险快速得到控制,降低杠杆连锁效应。

但是,对于个体而言,还是要牢记电视剧《繁花》里爷叔的那句话:大暑之后必有大寒。而减少非理性消费、降低杠杆,都是在危机中减少受损的重要措施。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遗憾的是,人们从历史中吸取到的教训,就是从来不会吸取教训。

本文系作者 董指导研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