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夏能源网
2月8日,中国农历除夕前一天,一家名为SolarJuiceCo.,Ltd.(简称SolarJuice)的公司,悄然在美国证监会(SEC)更新了招股书。
公司计划以每股5-6美元的价格发行300万股股票,筹资1700万美元。如果进展顺利,投资者不久后就可以在纳斯达克交易这家代码为“SJA”的光伏公司股票。
SolarJuice成立于2015年,主要为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住宅和小型商业企业提供光伏能源解决方案和屋顶光伏安装服务。SolarJuice背后,站着的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光伏大佬”彭小峰——其掌控的阳光动力(SPIEnergy)持有SolarJuice100%股权。
SolarJuice的IPO之旅,让业界很多人大呼惊讶。原来,2018年上了“红色通缉令”远走美国的彭小峰,并没有销声匿迹、一蹶不振,而是在继续着他的光伏事业,如今在大洋彼岸已打造出一条覆盖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开发运营的完整光伏产业链。
在中国光伏史上,彭小峰和他的赛维LDK曾经留下不可忽视的一笔。从一手创办赛维LDK,再到如今的SolarJuice闯关纳斯达克,这已经是他的连续第四次创业。如果成功,也将是其在美国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屡败屡战”之后的彭小峰,这一次能否东山再起,甚或是一雪前耻、衣锦还乡?
赛维往事:激进扩张吞下苦果
彭小峰创立的赛维LDK,是与施正荣的无锡尚德齐名的第一代光伏明星企业。
2005年,已是亚洲最大的劳保产品生产企业老板的彭小峰,决定将全部身家投入光伏行业,并放话5年内做成世界最大的硅片企业。这一年,他30岁。
在此前一年,德国重新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决定用补贴的方式来刺激本土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全球光伏产业由此爆发。2005年底,尚德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
彭小峰给自己位于江西新余的硅片工厂取名“赛维LDK”,意思是“超越光速”。公司之后的发展也果然如其如愿,发展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踩上时代风口的赛维,成立两年就成功登陆了纽交所,以4.86亿美元融资额创下了当时中国新能源企业在美IPO的最高纪录。32岁的彭小峰也以超过400亿的身家,成为继施正荣之后新一任中国新能源首富。
5年之后的2010年,彭小峰兑现了当初的豪言——赛维以2.6GW产能成为世界最大太阳能硅片企业。
不仅要做硅片龙头,彭小峰还将目光投向了全产业链。2007年在多晶硅行业高点,彭小峰砸下120亿元,上马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项目——拥有1.5万吨产能的马洪硅料厂。
然而,市场形势却风云突变。2008年,全球硅料价格大跳水,从475美元/吨暴跌至30美元/吨。到2019年马洪硅料厂投产硅料价格已跌至冰点,高额的建设成本使其面临投产即亏本的窘境。
彭小峰却不信邪,依然在继续加码。2011年,赛维又宣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建设6万吨的高纯硅料项目。此外,2010年赛维还投入25亿元建设包括1GW的多晶硅电池和500MW组件产能的合肥项目。
“从有效需求看,太阳能行业的需求远远大于产能,不是一点,是无限的大”。彭小峰坚守心中的这份执念,推着赛维在激进扩张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但是事实却是,赛维背上的包袱越来越沉重。到2011年第三季度,赛维负债27.47亿美元,负债率高达227%。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中国光伏行业,美国、欧盟挥出了“双反”大刀,对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征收高额关税。这让严重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猝不及防,乱了阵脚。
“船大难掉头”的赛维,很快就支撑不住了,掉进了停产、裁员、重整的泥潭中不能自拔。2015年5月1日,赛维LDK灰头土脸的从纽交所退市。其后新余国资委进驻赛维,彭小峰带着9亿多元的债务清偿责任淡出公司管理。
当年疯狂扩张的马洪硅料厂,因投建成本过高停产多年,直至2020年以后才复产。对于这样的错误决策,彭小峰并不认为是自己太过激进造成的,而是归因于“欧美的突然‘双反’”。
赛维的倒下,宣告了中国光伏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结束。当初那些无比耀眼的光伏明星们,全都逐渐黯淡下去,一点点熄灭在灰烬中,留下无尽的叹息……
借“绿能宝”翻盘,却上了红色通缉令
2015年6月16日下午,一场规模超千人的盛大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钢琴家郎朗现场弹奏一支钢琴曲后,黯然淡出赛维的彭小峰以SPI公司董事长的身份高调亮相。
这次,他一改往日的寡言,侃侃而谈“互联网+金融+光伏”的宏大梦想。他声情并茂的推荐着公司推出的绿能宝产品——投资者不仅能获得超过银行理财收益率的稳定收益,还能参与到清洁能源的建设中来,为环保事业做贡献。
实际上,这是继赛维后彭小峰的第三次创业。他的第二次创业——名为“非凡定美社”的电商之路,仅仅半年就因被追债而草草收场。而这次,彭小峰要乘着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再度出山。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在开启这一番创业后,彭小峰在微博上留下这样一段话来抒发胸臆。
当时,正值分布式光伏与互联网金融两个热点兴起。彭小峰抓住了这两股行业热潮,推出了以光伏电站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在他的设想中,要将绿能宝打造成一个面向光伏行业的融资平台,用互联网金融来解决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融资难问题。
他构想的商业模式是:投资者在绿能宝官网购买产品并默认签署委托租赁协议,随后绿能宝作为中间人,将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给电站,所得电费及政府补贴等作为投资者收益的来源。绿能宝最低投资门槛只需1000元,且能按月获得租金收益,年化回报收益率为8%-10%。
绿能宝诞生后,半年时间就通过5轮融资拿到3.2亿美元,投资人包括巨人集团史玉柱、恒大集团许家印、科瑞基金郑跃文、动向体育陈义红、城市地产王张兴等一众商界大佬。2016年,势头正盛的SPI成功从美国OTC市场转板纳斯达克。由此,彭小峰第二次站到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内。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4月,绿能宝突然发布《联合声明》,称“因光伏补贴延迟等原因,致使目前平台提现出现逾期现象”。根据绿能宝2017年10月发布的公告,逾期总额多大6.31亿元,共涉及11064名投资人。
三个月后,苏州警方对绿能宝及彭小峰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一年后,苏州检方以绿能宝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起诉。听到风声的彭小峰,神不知鬼不觉的逃到了美国。最终,检方对彭小峰批捕并由苏州公安局申请发布了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
有绿能宝员工表示,由于众多光伏开发企业的疑虑,初期打造光伏行业的电站融资平台的设想“变了味”,最后变成了彭小峰自己投资建电站。光伏电站属于重资产,资金周转太慢,加上电费补贴拖欠,运转模式本质上成了危险的“短债长投”,最终导致了绿能宝资金链的断裂。
这一次创业,还是彭小峰骨子里想要“证明自己”的胜负欲在作怪——以至于对风险视而不见,不惜一切赌一把。在当时,互联网金融、P2P是热到滚烫的概念,但电站投资的真实收益有多少、能不能支撑得起来那么高的兑付收益,彭小峰心里是清楚的。
好在是,过去几年绿能宝一直在处理分期兑付事宜。华夏能源网注意到,今年1月15日,绿能宝方面发布《重要公告》称,自2017年5月至今共处置电站项目17座,累计收款3亿余元,完成兑付3亿余元,兑付占比66%,未兑付资金计1.803亿元。目前公司应收账款1.7189亿元,兑付工作已接近尾声。
创业不能停:在美国搞出完整产业链
2011年,彭小峰在美国买下了SPI70%的股份。SPI是一家注册于美国加州,并在美国最早上市的太阳能公司之一。
谁曾料想,这家令他深陷官司与通缉的绿能宝背后公司,却又成为他远走美国后重整旗鼓的资本。
如今的SPI Energy(简称“SPI”)已转身成为一家全球可再生能源公司,也是太阳能、储能和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麦克莱伦公园。
2018年远走美国后,很长时间彭小峰的社交账号都未再更新。在外界看来,他这次逃亡不仅人回不来,更是严重的信誉破产,想再翻身几无可能。但实际上,彭小峰在美国的新能源业务一刻也未停顿。
2020年以前,SPI主要业务为光伏电站EPC和电站运营。到2021年,彭小峰开始大举谋划光伏全产业链布局。
这年2月,SPI通过SolarJuice从破产的美国户用太阳能安装商Petersen Dean手中购买了Solar4America品牌以及一份尚未建成的户用太阳能合同清单,从而进入屋顶和太阳能安装市场。
同年12月,SPI旗下全资子公司SPI Solar收购了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的一个太阳能组件制造厂,并于2022年开始以Solar4America品牌名义生产组件。
2022年9月15日,SPI注册SEM Wafertech公司,启动了太阳能硅片制造业务。
2023年7月,SPI又宣布,将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工厂,由公司全资子公司Solar4America建设,计划于2024年年底实现生产。
SPI年报显示,到2023年4月,Solar4America组件制造工厂产能为 700MW,已具备一系列组件的生产能力,包括330W/60电池片、410W/72 电池片、410W/108半片电池片住宅市场全黑组件以及410W/60片电池片组件,适用于工业和商业市场的72块电池(银色)和550W太阳能组件。
SPI称,到2023年底,其组件产能将增至2.4GW。而SPI的硅片初始产能1.5GW,计划在2023年年底前投产。至2024年,其硅片产能将提升至3GW。
此外,SPI在美国、英国、希腊、日本和意大利还拥有总计251.99MW的光伏项目和5.45MWh的储能项目,向当地电网出售电力。同时SPI在美国还拥有12.04MW在建项目,其中大部分将在2023年并入电网。
截至目前,彭小峰在美国的光伏产业链已经覆盖了从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开发、运营等环节。规模虽无法与国内头部企业相比,但在美国已属大厂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彭小峰在2022年6月还将SPI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凤凰汽车(Phoenix Motorcars,股票代码“PEV”)拆分至纳斯达克上市。到2023年4月,SPI间接拥有凤凰汽车已发行普通股约82.6%的已发行投票权。如果本次SolarJuice能够成功上市,彭小峰将在美国拥有第三家上市公司。
市场环境方面,由于美国政府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税收抵免等鼓励政策全力扶持本土制造产业链(SPI在加利福尼亚的制造工厂,每生产一瓦太阳能组件就可获得0.07美元补贴)。美国对中国光伏的贸易保护壁垒抬高,现阶段美国光伏市场利润高、竞争对手少,相比国内的卷到极致实在是好上太多。
SPI在公告中表示,“美国电池和硅片产能尚未加速,具备极大的成长空间。”对于彭小峰的异质结布局,业内也颇为看好,毕竟本轮的技术竞争是以P型向N型的电池技术迭代引发的,异质结产品前景看好。如果能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加上其全产业链的布局加持,SPI有望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旗下业务像模像样的发展起来,彭小峰也开始抛头露面起来。1月17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2024北美国际太阳能技术展(Intersolar North America)上,彭小峰携旗下Solar4America品牌参展。
一切看起来都在变好,SPI的新能源阵仗看起来也颇具规模。不过,从财务数据看,未远未到收获期,彭小峰要想恢复往日的荣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PI年报显示,2022财年净销售额1.775亿美元(较2021财年的1.62亿美元增长9.6%),营业亏损为2860万美元(低于2021财年的4150万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311亿美元,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50万美元。无论是从营收规模,还是盈利水平,SPI放在国内只能算是个四五线的小厂。
从骨子里讲,彭小峰的赌性无疑是很强的,他敢于在看好的机会上压下重注,甚至是身家性命,这是他能够抓住机会创立并带领赛维LDK大放异彩的关键。而冒险赌上多晶硅业务,也让他葬送了赛维的事业。
彭小峰的商业嗅觉也很灵敏的,他踩上了太阳能产业的风口,更抓住了“互联网+金融”的热门概念。但时运总是不济,在行业剧变和政策调整面前,他缺少了因时而变的灵巧能力。
但不管怎么样,彭小峰毕竟辉煌过。更难能可贵的是,深陷失败漩涡后的彭小峰没有沉沦,反而是屡败屡战、越挫越勇。他是失败者,但更是斗士,这在美国社会恰恰是很受赏识的冒险精神和战斗精神,在这里,他或许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期待彭小峰的美国“重启”,能够写下“屡败屡战”后的成功翻身故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