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2023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险产品刷新近五年纪录,热潮能否持续?|钛媒体金融

2023年港险吸引许多内地购买力,但更偏向于“投资”而非“保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保监局预告2023年保险业数据,内地访客购买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590亿港币,同比增加近28倍,仅次于2016年727亿峰值。

据钛媒体APP了解,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保费增长主要由2023上半年拉动,三、四季度有所回落。第三季度新造保单保费环比下降约32.9%,第四季度新单保费按季环比再下跌19%至122亿元。内地访客赴港购买的保单类型占比也发生变化,以前,内地投资者会更偏向于购买保障型保险,保障型保险和储蓄型保险分别占比约为60%和40%,而2023年内地访客购买的保单中占比恰好相反,储蓄型和保障型分别占60%和40%。据香港保监局分析,主要原因是中美利率差拉大,导致美元保单更具吸引力。

低限制和高质量是香港保险公司具有竞争力的原因

制度优势和经济优势给香港的金融保险业发展的摇篮。自从1997年后,具有自由经济体地位的香港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香港成为连接大陆与国际市场的双向门户,从而给了香港大量的资金流动和发展机会。此外,香港所实行的“一国两制”制度给予香港资金流动自由、投资限制低等多种优势。

资金流动自由体现在香港的保单以美元为主且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因此香港保险具有多元货币的特点,保单可涵盖人民币、美元、英镑、欧元、港元、澳元、澳门币、新加坡元、加元9种世界主流货币,且保单货币可以自由转换,从而有效分散了单一币种贬值带来的投资风险。

投资限制低体现在内地对机构和个人在境外投资都有一定限制资金、投资经验等方面的限制。香港保险公司则可以投资全球市场,整体投资策略自由度更高,资金配置可实现全球化的风险分散,从而给保险公司获得稳定收益提供基础。内地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运作受到更多限制,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公司投资于投资股票类、股权类、不动产等的资产进行了一定的比例限制,且对于可投资资产监管要求也较为严格,因此相比之下,内地保险公司的风控明显难于香港公司且回报率也更低。

图片来源@香港全方位

图片来源@香港全方位

香港保险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和产品优势,产品更具创新且全面。据钛媒体APP了解,香港百年历史的保险公司在保险密度方面排名亚洲第一,香港在保险行业中排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两大金融中心,全球20大保险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开展保险业务,体现出了明显的品牌效。香港本就是东亚金融中心之一,激烈的保险竞争迫使他们不断在产品功能和服务上进行优化、提升和创新,香港保险具有产品覆盖度广、功能完善、成熟度高、回报较高、保障全面等特点,这使香港保险市场成为全球最成熟的保险市场之一。

图片来源@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33)

图片来源@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33)

据钛媒体APP了解,香港储蓄分红险产品预期回报率可达6-7%,而内地仅在3%左右。尽管香港和内地保单价值均包括保证和非保证部分,但根据监管规定,保险公司需要在官网上披露分红实现率,香港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在97%-103%之间,这意味着非保证的分红实现概率较高,高额稳定的回报率也是内地居民选择香港保单的主要原因。

香港的储蓄险产品功能更完善,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不少香港保险产品提供分红锁定及解锁功能,投资者可以选择提取里面的现金或将钱留在保险公司账户继续赚取利息,这样可以避免盈余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缩减的风险,也可以获取一部分流动资金进行风险分散。在多币种保单的基础,香港储蓄险一般都支持“保单拆分”,在保单生效满指定年限后,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将保单“一分为N”,即将一份保单拆分成N份保障更多亲属;也可以将部分财富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保单货币,从而对抗国家的通胀风险,此外,基于“保单拆分”,还开发出了更多功能使得香港保单促进财富增值外,还兼备了资产配置、财富分配等特点。

此外,香港储蓄保险具备了内地保险暂不进行的功能:大额寿险保单的保费融资。保费融资是指投保人向金融机构(多数是银行)以贷款方式购买新保单,并将该新保单的部分或全部权利转让予金融机构,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按揭买房: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首付”,再向银行贷款一定金额购买大额寿险保单,投保成功后保单将作为放贷的抵押物交由银行保管,直至贷款还清。在低息环境下,投保人可用较低的借贷成本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再将其投放于回报率较高的保单上,从而赚取两者之间的息差。保费融资套利空间在于贷款利息和保单的收益率之间的差值,但在内地市场,银行贷款利息远高于保单收益,不满足这个条件。

然而,在市场环境波动激烈的情况下,内地投资者对保费融资的需求有所下降。根据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在新造保费中,2023年保费融资活动有明显放缓态势,保费融资业务占比从2022年的43%降至2023年的21%,在第四季度中更是跌至多年来单季最低水平,仅9%,反映投保人在高息环境下对保费融资更为审慎。

图片来源@K局聊保险

图片来源@K局聊保险

内地保险稳步增长,香港保险吸引内地保费仅是九牛一毛

香港保险如此优越,伴随着经济再开放和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香港保险的优势后,可能会带来一种担忧:未来香港保险公司是否会吸引更多内地保费外移?

这一点其实是不用过度担忧的,保险业监管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2023年强劲的增长只是累积需求获得释放,并非有人所讲大规模走资。从香港保险数据上来看,2020年疫情开始后,内地赴港保费增量骤减至68亿港币,若将2023年的590亿港元平摊至4年,即每年约172亿港元,而2016年至2019年新增保费均值约为536亿港币,相比之下存在一定差距的。

从内地保险数据上看,2023年内地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是保险业深度转型以来,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截至2023年底,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到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5%,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7.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由此可见,按人民币兑港币汇率为0.9计算,内地保费的增加和香港保费的增加不在一个量级上,内地资产赴港投保依旧延续2016年至2019年的下跌趋势,而内地保险新增保费则稳步提升。

2023年内地访客对香港保险的理解更偏向于“投资”概念而非“保险”概念,在内地经济逐渐企稳,人民币贬值趋势被遏制之后,内地投资者对美元保单的热情也逐渐减弱。从产品结构来看,储蓄险与保障险的占比发生转换,在内地降准降息和房地产不济的背景下,投资需求和资金流动需求仍需要释放,因此配置香港保险更为投资者一大选择。张云正表示,虽然2023年首两季度内地访客来港投保大幅飙升,但2023年第三季及第四季已出现回落,第三季的新造保单保费按季下跌逾32%,第四季继续向下,相信是期内人民币回升所致。

疫情限制开放后,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交通和旅行限制逐步放宽,曾掀起一波赴港热潮,那时候感觉身边的朋友都在约“什么时候去趟香港玩”。对应的是,香港保险公司受封控影响收到来自内地保费的暴减,因此限制开放后,香港保险公司也加入了与内地保险公司的“价格战”行列,在保费、保险政策等方面进行大力促销,刺激内地访客的购买欲望。因此,在2023年内地经济复苏初期,复苏动能探索以及政策落地未见效的阶段,一些比较“急迫“和有国际市场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会选择香港保险进行分散化配置,而伴随着中央对实体经济政策支持的落地见效后,内地经济已在逐渐体现出韧性,内地保险仍是市场选择的大流。

赴港投保成为一大趋势是因为随着经济开放加深和“新生投资代”的出现,内地访客对香港保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不过尽管香港保险在保障权益、分红收益等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但赴港投保仍有一定的资金和操作限制,这一门槛也限制了不少投资者。香港保险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钛媒体APP调查购买港险的流程,发现购买港险是有一定地域“门槛”的。内地消费者要合规地去购买香港保险,成年人作为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都需本人到香港进行“面对面”签单。赴港投保需提前开户并准备好资金,港险签单后的两周左右时间内需要支付保费,如果没有及时交费,可能还要再次前往香港办理相关业务,保前从地域上限制了一部分投资者。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香港保险比较适合有海外留学或者投资需求的人士等。”因此在现阶段,由于香港保单多种内地保单暂时未开发的功能,保单寿命时限更长,涉及服务更周全,尽管会有专业人员进行全方位服务,但功能的复杂和条款的优惠仍需要投资者自己体验,因此,香港保险更适合具有一定保险、海外投资经验以及能消除地理限制的投资者进行购买。

伴随2023年需求释放,2024年赴港投保将有所回落

展望2024年,从产品上看,香港保险的储蓄险更具优势的,在内地降息背景下,内地储蓄险预定利率也相应调低,因此2024年内地居民仍有配置港式储蓄型保单的需求;香港保险的重疾险也是一直吸引内地访客的一大产品,从日常福利和偿付规则来看效益优于内地重疾险,因此,经历过疫情,香港“重疾险”依旧会是长期吸引内地居民的投资点。

不过,2024年内地赴港投保较难保持2023年的水平,徐昱琛表示,由于去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上半年保费规模达到了300亿元左右,而下半年则回落至200亿元,因此,2024年,保费规模达到590亿元这一规模难度或较大,预计保费规模将与2018年和2019年持平。伴随着内地保险行业发展,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产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内地保险在保证老客户不流失的前提下,更应将注意力放在保险“小白”的市场上,提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2024-11-15 23:01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纯碱跌超1%

2024-11-15 22:59

美股铝业股集体冲高,世纪铝业涨近13%

2024-11-15 22:54

12月1日起部分光伏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对企业有何影响

2024-11-15 22:53

海南自贸港开展首单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业务

2024-11-15 22:48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上涨

2024-11-15 22:44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4.5%

2024-11-15 22:42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即将印发

2024-11-15 22:42

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MicroStrategy涨超1%

2024-11-15 22:40

辉瑞制药日内跌幅扩大至5%

2024-11-15 22:39

马斯克的XAI在筹资中募集了60亿美元

2024-11-15 22:33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

2024-11-15 22:19

美国10月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3%

2024-11-15 22:13

加密数字货币ETFs最近一个月资金流入超过100亿美元

2024-11-15 22:12

武汉市挂牌出让16宗地块,起始总价超50亿元

2024-11-15 22:01

盐湖股份:国开行拟定向转让2%公司股份

2024-11-15 22:01

深交所:本周对“*ST景峰”“ST加加”等近期涨幅较大的风险警示股票进行重点监控

2024-11-15 21:54

晶华微: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2024-11-15 21:52

芯动联科:股东拟询价转让400.7万股公司股份

2024-11-15 21:45

同花顺:子公司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024-11-15 21:39

通用汽车计划裁减约1000名受薪员工以削减成本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