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算一算苹果和华为之间的客观差距

钛度号
两者之间的收入规模对比关系是否会发生再一次的反转?华为终端业务的全球收入规模能否超越苹果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收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ICT解读者-老解

外媒报道,历经10年投入之后,苹果已经叫停了汽车项目。

这一消息立刻刷爆了中文媒体圈,从竞对企业大佬马斯克、李想、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到各路行业记者四处打探深入分析库克此举背后的原因,相关报道层出不穷。

当然,互联网上传播热度高的还是自媒体博主们就此看衰苹果的小作文,特别是那些拿着华为和苹果做对比,从华为Mate 60干翻苹果iPhone 15讲到华为问界汽车遥遥领先迫使苹果退出汽车圈的短视频,最受流量欢迎和追捧。

但是,苹果的真实境况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已经日落西山并被华为拉开了“遥遥领先”的距离?偏听偏信媒体的自说自话恐怕不靠谱,终究还是要拿客观数据来验证。

随着苹果公司发布截止到2023年底的财务季报,各大行业咨询机构2023年度的手机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也陆续出台,本文就用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比较,来算一算苹果和华为之间的客观差距。

整体业务收入规模,一个苹果相当于3.9个华为

苹果2月1日发布了2024财年一季报(即2023年10月~12月的三个月财务数据),实现业务收入1195.8亿美元。

仅看数字看不出什么,我们拿华为来做个对比。

2023年12月29日华为发布了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的新年致辞,“预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人民币“。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23年美元平均汇率是7.0467,由此折算华为2023年的年度销售收入约为993亿美元。

也就是说,2023年华为全年的销售收入,大体相当于苹果一个季度的营收规模。苹果2023财年(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整体营收为3833亿美元,与华为的993亿美元对比,一个苹果大约相当于3.9个华为

将时间轴拉长到10年来看,2014年的苹果整体营收为1828亿美元,刚好也是华为当年465亿美元营收的3.9倍。

2014年至2020年的6年间,华为的整体营收持续增长,收入规模从465亿最高增长到1367亿美元,增长了2.9倍;同时与苹果之间的收入落差也在持续缩小,曾在2020年达到苹果营收规模的一半。

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打压导致业务收入的增长趋势被掐断,华为自2020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而苹果明显从中受益:2021年华为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7%,苹果则同比增长了33%,并且此消彼长的趋势进一步将苹果与华为之间的收入规模落差拉回到了10年前的4倍上下的水平。

当然,苹果整体营收规模在10年间的持续增长,主要还是来自于产品迭代的不断创新:从重新发明了手机的iPhone,到替代PC的iPad,引领智能穿戴设备的iWatch,甚至小到AirPods耳机的热卖,苹果在电子消费品产业的引领地位,在创造品牌溢价的同时,也推动着苹果公司营收规模与市值的节节攀升。

所以,可以说美国政府打压华为是造成华为与苹果在营收规模上差距加大的直接原因,但说美国政府打压华为是苹果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未免偏颇,毕竟华为退出5G手机竞争留出的市场蛋糕,除了苹果,还有安卓系的三星和一众国产品牌手机厂商虎视眈眈,谁能吃到嘴里,最终取决于竞争实力。

同类业务对比,苹果在大中华区市场的业务收入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收入的2倍多

当然,苹果和华为的经营业务范围不同,作为一家研发和销售手机和电脑等电子消费品及相关服务的公司,苹果的业务营收主要来自于To C的消费者市场;而在华为的业务收入占比中,以手机和电脑等电子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为主的消费者业务,最高也仅在2019年和2020年占到54%,除此之外,华为最主流的业务收入来源还是在To B的运营商市场和企业市场。

如果仅比较双方业务范围重合的To C市场收入,2022年苹果的营收规模(3943亿美元)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308亿美元)的12.8倍,基本不在一个水平档次上;所以,拿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全球收入与苹果在大中华区市场一地的业务收入进行对比,或许更有看点。

苹果财报里的大中华区包括了两岸三地的大陆和港澳台市场,因为港澳台市场规模较小,所以主要业务收入来源还是大陆市场。

2014年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启动4G商用,并在此前一年与苹果达成长期协议,开始正式引入iPhone手机,由此开启苹果在大中华区市场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序幕。

同样在2014年,自2011年确立“放弃白牌、低端定制的业务模式,走上华为自有品牌中高端之路“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经过三年成长,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历史超越:凭借着在4G LTE领域的核心专利优势,华为消费者业务在2014年营收规模首度突破百亿美元,并且自此进入一路高歌猛进的高速增长期。

2018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全球营收规模达到509亿美元,首次与苹果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收入(519亿美元)持平;到2020年的巅峰时期,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营收规模(741亿美元)达到了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规模(403亿美元)的1.8倍。

然而,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无理打压,华为在2020年底被迫出售了荣耀业务,并且自有品牌也遭受断芯打击不能供货5G手机,导致2021年消费者业务全球收入下降了48%;而同期苹果则借助iPhone 12和iPhone 13这两款成熟5G手机的热销,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收入增长了70%,“华为跌倒,苹果吃饱“的说法至少在大中华区市场上得到了验证。

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收入规模,在2020年仅相当于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收入的0.54倍,但随着华为退出5G手机市场竞争,两者之间的收入规模对比已反转成了2021年的1.8倍和2022年的2.4倍。

2023年,随着华为优化产业组合,将消费者业务改组为华为终端业务,自研芯片面世并发布Mate 60等系列热销新品,同时智选车业务模式下的问界系列智能车热销,相信华为在消费者市场的收入规模将在手机和汽车这两大产品类别上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反之,苹果2023财年在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则同比下降了2%,一升一降之间,两者之间的收入规模对比关系是否会发生再一次的反转?华为终端业务的全球收入规模能否超越苹果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收入?

答案要等到3月底华为发布2023年财报,从正式披露的具体分类数据中获得揭晓,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从手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来看,苹果2023年在全球和国内市场均首次取得排名第一

因为苹果的手机产品集中在高端市场,品牌附加值高,在收入规模上做比较对于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并不有利,所以网络媒体上更津津乐道的是基于出货量的手机市场份额较量。

2023年四季度,采用华为自研芯片的Mate 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上市即秒磬,一度有市场传言其出货量惊爆3000万部;同期苹果推出新一代的iPhone 15系列手机,则并不被市场舆论看好, “苹果不香了”、“苹果在国内遇冷”、“双十一最大的意外就是苹果销量不佳”等消息屡上热搜。

然而,随着多家市场调研机构2023年度手机出货量统计报告出炉,结果却显示苹果最终凭借iPhone的全球热销,历史上第一次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冠军的宝座。

包括IDC、Canalys、TechInsights、Counterpoints Research在内的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均一致报告苹果在2023年实现了2.3亿左右的手机出货量,在全球11.5亿左右的手机出货量中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在IDC统计的2023年全球最畅销的10款机型里,苹果一家竟然占据了7席;而2.35亿台的全球出货量也创造了苹果历年来的手机出货量最高纪录。与之相比,华为手机曾经的全球出货量最高纪录是2.41亿台,出现在2019年,当年排名第二,但随后就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打压和芯片断供。

在多家机构的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Top排行榜上,华为则仍然被归类为“其他“而榜上无名,TechInsights的报告显示华为以3%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10,出货量在3500万左右,约为苹果全球出货量的15%。

由于华为凭借Mate60系列手机回归5G市场的出货量主要集中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国内市场,所以再具体比较一下华为和苹果在国内市场四季度的出货量

以IDC的报告为例,苹果在第四季度国内市场的手机出货量仍然以2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华为则以13.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位,按照7363万台的总出货量核算,苹果是1472万台,华为是1023万台。从数据上来看,上市即秒磬的Mate 60系列并没有如市场预测那样帮助华为在国内市场对垒中击败苹果的iPhone 15。

当然,由于华为的自研芯片刚刚回归,其5G手机产能还处于量产爬坡阶段,在产能受限的条件下仍然能在2023年四季度的出货量排行榜上跃升到第四的位置,也足见其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号召力。

同时,也有媒体从苹果最新发布的2024财年一季报(2023自然年四季度)里大中华区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13%的趋势,推断苹果2023年四季度的市场份额排名是通过产品降价换来的出货量增长,并且预测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苹果手机的销量增长趋势或难以在2024年继续。

所以,随着华为手机产能在2024年继续恢复增长,或许2024年一季度的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排行榜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但是,考虑到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仍然受限于谷歌应用市场的限制,要在2024年撼动苹果在全球市场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仍然很难。

因此,苹果与华为在手机出货量上的对比关系在2024年将会如何变化,还是等新的行业调研数据来说话吧。

同等规模的研发投入,为什么苹果的经营利润率远超华为?

在自我总结成功之道时,华为愿意重点提及的是“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国内媒体也经常将“十年研发投入近万亿”作为标题来报道华为成功的根基,网络大V们也喜欢用“苹果研发费用率不足10%”来证明华为比苹果更重视技术研发。

但从华为与苹果2018-2022年的研发费用对比来看,虽然华为与苹果的营收规模相差了三倍,但两家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金额却相差不大,而且总体来看华为的年度研发投入确实要高于苹果。

由此华为的研发费用率(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基本维持在15%左右(2020年之后由于美国政府的打压导致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收入骤降,其研发费用率高企到22%和25%),而苹果的研发费用率却非常稳定地维持在6%左右。

研发费用率高或许能代表企业对于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但研发费率高就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吗?

在一份欧盟公布的2022年研发投入排行榜上,华为的研发投入金额排名全球第四位,仅排在Alphabet、META和微软之后,且位居苹果、三星和大众之前。

但在《财富》2023年世界500强榜单上,按照2022年的营收规模,华为却仅以9百多亿美元排在第111位,而排在第8名的苹果、第15名的大众、第17名的Alphabet、第25名的三星,他们的营收规模全部超过了2千亿美元,排在第30名的微软和第81名的META的营收规模也超过了1100亿美元。

所以,反过来看的结果是,华为以全球排名第4的研发投入却仅创造了全球排名第111位的收入规模;那么华为15%左右的研发费用率和苹果的6%相比,是不是反而说明华为研发投入的收益要远远落后于苹果呢?其背后的原因何在?

在这份研发投入榜单里,除了三星之外,苹果、大众、Alphabet、微软和META的业务范围都比较单一,他们的研发投资方向也集中于自己持续深耕的专一产业领域,所以“力出一孔”:苹果在电子消费品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大众在汽车产业的地位仍然牢固、Alphabet、微软和META也在互联网软件的广阔天地里引领着各自的赛道。

华为虽然也强调“力出一孔”,要集中优质资源于主航道,但这条主航道划定的范围还是太宽阔了,散布了太多的赛道:与爱立信、诺基亚、中兴相竞争的电信运营商市场、与苹果、三星、小米、OV等相搏杀的电子消费品市场、与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打对台戏的云计算、与光伏企业、电力公司相对垒的数字能源行业、与大大小小的方案集成商相爱相杀在企业解决方案市场,当然还包括最近影响力大增的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

华为所在的每一条赛道几乎都是产业级的竞争,每一条赛道也都需要产业级的研发投入。如果要在每一条赛道上都做到“遥遥领先”,华为每年200亿美元左右的研发投入,不是多了,而是太分散了:苹果在一个方向上投入6块钱,就能挣回来16.7倍的收入,华为在五、六个方向上撒出去15块钱,换回来的收入却只有6.7倍

研发投入效益集中反映到经营利润率的对比上,可以看到2018-2022年间苹果基本维持了25%左右的高盈利能力,而华为除了在2021年计入出售荣耀等业务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导致经营利润率暴增到19%之外,其正常的经营利润率基本在10%及以下。

在国内市场的赛道竞争中,华为坐拥千亿美元收入规模的集团优势,确实难觅同等级别的对手,所以华为在研发投入上的“卷”,对于同赛道的中小企业对手而言足够威慑;但在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中,华为2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撒在多条赛道上,对于华为要靠研发投入来确立全球技术优势的战略而言,难免又太杂了。

结语

用营收规模、出货量数据、经营利润率等客观数据来比较一个苹果相当于几个华为,当然不是出于妄自菲薄,而是希望“遥遥领先”震天响的舆论场能对两者之间的差距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在遭到美国政府的打压和断供之后,华为通过持续投入,连续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等方面取得进展,“解决了有无问题”,尤其是用于5G手机的自研芯片的突破,更是完成了在外界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发了全行业的震动,也非常振奋人心。

于是,原本是余承东用于自夸某款产品具体性能优势的“遥遥领先”,竟然变成了华为全方位的标配,凡是华为竞品,从手机到电动车,无不在网络媒体上被“遥遥领先”吊打,作为科技产业界领军企业的华为俨然成了一家营销至上的公司。

华为在国产芯片、鸿蒙系统等重大课题上取得的突破确实可喜可贺,但放眼全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台积电的3纳米芯片已经量产、英伟达暨H100后又推出了H200、Open AI的大模型支持了文生视频…… 创新赛道上挤满了你追我赶的身影,哪里有谁能够“遥遥领先”?

所以,“遥遥领先”更多的应该是华为用于激励自身奋勇争先的信念,而不能因为网络媒体的炒作成为自嗨的执念;要做到“遥遥领先”,先看清楚客观差距,找到目标才能发力赶超,本文写作的目的也在于此。

所以,华为与苹果之间关于“遥遥领先”的对标,除了在产品发布会上自我标榜的某几个性能参数差异之外,研究一下作为电子消费品产业引领者的苹果究竟做对了什么,或许对于华为更为重要。

本文系作者 ICT解读者一老解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11:52

广东: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丰富交易品种

11:50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许正宇:沪深股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证券市场最主要的途径

11:48

广东: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11:46

广东:支持珠三角九市与港澳联合共建科创制造、人工智能等合作平台

11:45

广东:在港口、航运等领域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11:43

外国投资者11月25日净卖出668亿卢比的印度股票衍生品

11:36

河南一极氪X运输途中起火?极氪高管:运输货车刹车高温引发轮胎起火

11:34

A股午评:沪指震荡反弹涨0.43%,IP经济概念股集体爆发

11:32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集运欧线跌超9%

11:24

泛海控股约2.102亿美元债兑付再延期,计划2025年5月兑付

11:23

迪士尼同意以4330万美元和解指控其女性薪酬低于男性的诉讼

11:19

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中方回应: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有赢家

11:17

江苏扬州约54.73亿元挂牌14宗地块,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11:12

中药股盘中异动,精华制药直线拉升涨停

11:11

国家医保局本周四将召开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闻发布会,预计公布医保谈判结果

11:06

武汉部分学校试点取消寒暑假?教育局辟谣

11:04

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锡祥被开除党籍

10:58

日本橡胶期货主力合约涨超3%

10:57

山西忻州: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20%

10:57

深圳发布2024年度土地整备计划,居住潜力用地不少于150公顷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