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AI影剧频出,行业被颠覆没?

钛度号
全AI影剧风潮正席卷国内外。

图片系AI生成

图片系AI生成

文 | 犀牛娱乐,作者 | 方正,编辑 | 朴芳

全AI影剧风潮正席卷国内外。

最近行业很热的消息,电影方面,号称“全球首部完全由AI生成的长篇电影”终结者重制版《Our T2 Remake》在洛杉矶首映;动画方面,央视总台推出了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千秋诗颂》、网友「AI疯人院」自制的《猴王问世》AI短片火遍B站;短剧方面,“全AI化生产流程”产出的微短剧《白狐》近日上线了抖音……

自今年文生视频工具的天花板Sora问世以来,关于AI视频的资本概念就持续火爆,国内外迅速“落地”的这些全AI制作影剧项目,似乎昭示着AI全面颠覆影视业的时代已来。

AI电影《Our T2 Remake》场景截图

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依次仔细观摩了相关作品后,犀牛君发现目前这些号称全AI制作的项目距离“成熟的影视作品”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篇带大家深扒下AI影剧热背后的真相。

影剧两开花,AI闹革命?

全AI影剧之所以备受关注,说白了,这些项目似乎都在极力向各界证明——AI有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来打造出电影或剧集。

最能传递出这种信号的,当属电影《Our T2 Remake》。在国内外几乎所有报道里,都使用了“全球首部完全由AI生成的长篇电影”这类话术来形容该项目,并发布了该片在洛杉矶首映的信息,甚至电影“主演”之一Timmy the Terminator也在ins上晒出了自己的首映红毯照。

不得不说,这些报道存在很多信息误差。事实上,这部电影所谓的“首映”,只是制作它的出品公司在洛杉矶做了一场小型放映,且在首映会后,该片的第一幕就很快就被上传到了油管供所有人免费观看。

打开油管「Our T2 Remake」同名账号,从该电影第一幕“片头须知”里我们可获知,它本质上是一个由网络上50位AI领域艺术创作者合制、但完全不作商业用途的“非盈利”的《终结者》粉丝同人项目。

从成片来看,该片也很难称得上是传统意义的“电影”。故事从2024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OpenAI派两个聊天机器人穿越未来意图摧毁人类反抗军首领Sam Altman讲起,但配合旁白的剧情讲述,此片全程似乎都是以偏静态的AI图片组接而成。

电影中AI生成的斯瓦辛格、科幻末世、战斗场景足够以假乱真,但很多画面人物面部的扭曲、肢体的僵硬、说话时嘴部的机械感、行为逻辑的诡异,都给观众带来“恐怖谷效应”十足的生理不适,这种形同旁白+PPT的作品与真人电影还是相去甚远。

事实上,《Our T2 Remake》主创可能也没打算真把它当电影拍,预告片出现了很多明显刻意调侃AI扭曲人物面部的“恶搞”段落,且大量融梗了《星球大战》尤达大师、《泰迪熊》主角泰迪熊的流行元素,整个项目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换言之,我们大可以把在油管传播的《Our T2 Remake》,看作是一次全网AI生成视频创作者、爱好者集体致敬经典的同人改编作品,与B站上的鬼畜同人视频性质差不多,大可不必高估它的行业意义。

无独有偶,AI生成视频这股风也吹向了剧集领域。这方面国内的动作蛮多,比如央视总台最近推出了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该动画主要面向小学生,旨在“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呈现独具中国审美特色的美术视觉,展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

《千秋诗颂》综合运用文生视频技术,将《咏鹅》《过故人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脍炙人口的唐诗背后的创作故事转化为唯美的国风动画,从节目反馈来看,这一创新项目之于当下小学生群体的教育意义很大,但与其说该项目是动画,他们更像是科普诗作背后故事的纪录片。

但尽管如此,对动画制作的赋能,可能是全AI技术目前最能大放异彩的领域。除了《千秋诗颂》,近日总台还发布了由央视人工智能工作室联合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制作的“中国神话系列微短剧”《补天》的片花,这种国风AI微短剧将是今后行业需特别重视的AI作品开发领域。

而在真人短剧方面,AI文成视频技术也是大有可为。相比电影,AI技术之于短视频、短剧的赋能会更有执行可能性,最近一部在抖音上线的“全AI化生产流程短剧”《白狐》就在业内吸引不少关注。

短短几分钟剧情,《白狐》就铺展开了一个仙人降金丹法宝唤醒白狐去往人间的恢弘玄幻故事,很显然,这类剧情丰满的AI短剧比纯整活的AI视频要更有市场前景。

与《白狐》异曲同工,近日UP主「AI疯人院」在B站发布的AI生成《西游记》系列动画短片突然爆火,视频时长约4分钟,以《西游记》原著第一集为蓝本,用AI描绘出了花果山、仙宫等恢弘场景以及“猴王问世”超多信息量剧情,这部人气短片似乎指明了AI技术落地的方向究竟在哪。

现阶段AI如何赋能影视?

让我们换个思路来看AI影剧。

可以理解,对AI技术好奇与恐慌并存的复杂情绪,使得当下我们总会习惯性“夸大”AI的颠覆作用,但落实在执行层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现阶段AI对影视业的赋能还远没到“完全取代”的程度。

现阶段AI对影视的赋能更多是“工具性”。

首先,AI有助于大幅降低很多影视项目的制作成本。说实话,与其费尽心思全然动用AI来操盘一个项目,在目前已有的影视项目里运用AI来辅助制作才更有价值。

比如,漫威新近播出的美剧《秘密入侵》就已然将AI运用于制作过程,该剧AI基于好莱坞编剧数据库快速生成了剧情大纲、字幕等素材供主创使用,大幅缩减了项目制作周期。

再比如,目前AI对出海短剧的赋能效果极佳。借助AI工具对国内爆款短剧进行换字幕、换配音、换脸等操作,这比找欧美演员再翻拍短剧的成本无疑要节省很多。

据深响的相关调研透露,在欧美澳地区做一部本土原创短剧,成本一般在15万美元到20万美元之间,而将国内有版权的短剧直接AI翻译或AI换脸,一分钟只要20块,按一部剧100分钟算,也只需花两千块左右。

再者,实践证明,目前AI之于影视业具备发展前景的恐怕只有动画领域。因为从现阶段来看,但凡是由AI参与的真人影视作品,关于真人呈现的“恐怖谷效应”与行为逻辑之诡异仍大量存在,AI动画就不存在类似问题。

可以看到,目前AI动画在场景想象力方面已然表现出超乎人类之处,而随着AI文生视频技术不断迭代,今后制作出“成熟的AI动画长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为何央视、很多影视公司最近都在加码AI动画制作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需看到,本文以上所提所有已落地的AI影剧,大部分都是在Sora诞生之前就操盘的项目,而今年Sora展现出的革命级AI视频细节处理能力,似乎恰好能解决上述作品出现的很多制作瑕疵。

换言之,目前基于Sora文生视频技术制作的影剧还未真正问世。大胆去想象的话,随着各类AI技术迅速迭代与优化,某天它真能给影视业带来颠覆性的“大反转”也说不定。

本文系作者 犀牛娱乐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据最新消息,AI影视剧的出现将颠覆整个行业

    回复 2024.03.15 · via iphone
  • 是啊,AI创造出来就不用付工资了,就给他充点电就行

    回复 2024.03.15 · via h5
  • 尤其是短篇短剧更是降低了成本

    回复 2024.03.14 · via h5
  • 这将极大的降低演出成本,好省钱啊。

    回复 2024.03.14 · via iphone
  • 也缩短了周期啊

    回复 2024.03.14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16:01

君禾股份: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091.31万元

16:01

天风证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800万元-3300万元,同比扭亏

15:57

央行邹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

15:55

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

15:55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70亿港元

15:54

成飞集成: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100万元-1600万元

15:50

华胜天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2亿元-1.8亿元,同比扭亏

15:50

国内油价7月15日预计下调125元/吨

15:49

海立股份:2025年半年度净利同比预增625.83%-756.71%

15:44

比特币向上触及123000美元,日内涨3.6%

15:40

德国3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至3.254%,为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15:40

华勤技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8%到47.2%

15:38

山钢国际融资租赁公司增资至10亿,增幅900%

15:36

央行邹澜:当前美元走势仍有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15:34

“涉事飞机无机械问题”,印航空难首份调查报告更多细节披露

15:32

央行彭立峰:影响扩大服务消费的短板主要是供给

15:31

央行副行长邹澜: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15:30

智能算力系统软件服务商清程极智完成过亿元融资

15:28

央行: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

15:26

央行:中小银行债券投资要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的平衡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