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热潮持续超过一年并达到“泡沫”阶段,美国投资界对 AI 技术和投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
当地时间4月8日,全球顶级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董事长、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其最新年度股东信中称,AI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堪比印刷机、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
“虽然我们还不确定AI对我们业务的全部影响,以及发展速度;也不知道它将如何影响整个社会。但我们完全相信,其影响力是非同寻常的。”戴蒙称,摩根大通目前拥有2000多名 AI 和机器学习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数据科学家,而最终 AI 技术可能会影响到摩根大通约31万名员工,帮助其中一些员工执行任务,同时也将取代另一些员工。
戴蒙非常看好 AI 技术的发展,甚至比地缘政治风险、近期收购和监管事项更加重要,从而引发华尔街的广泛关注。
4月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预测称,到明年或2026年,AI 可能会比最聪明的人类更聪明。“如果把AGI定义为比最聪明的人类更聪明,我认为可能是在明年(实现),也就是两年内。”
不过,其他美国投资者却对于 AI 发展表达悲观态度。有分析认为,AI呈现“过度炒作”阶段,本轮热潮将如同互联网一样“泡沫”破灭。红杉资本直指,AI 初创公司“造血”能力太差、估值太高、盈利能力太差。
如今,一场围绕 AI 发展趋势大战已经开启。
AI 领域年内获融资500亿美金,摩根大通戴蒙:AI 能取代员工
近日有消息称,开发全球首个“AI程序员”Devin背后公司Cognition Labs正进行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最高达20亿美元(约合144.62亿元),比今年3月A轮3.5亿美金估值增长471%。
这一融资速度可谓惊人。该轮投资方预计包括Founders Fund、全美最大外送平台Doordash创始人Tony Xu等美国知名机构。
无独有偶。
去年12月,法国AI大模型初创公司 Mistral AI 估值高达20亿美元,比夏天时的一轮融资增长超700%;同时,最近成立不到两年的 AI 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又完成一轮融资,估值暴增到10亿美元;另外,风靡全球的OpenAI,估值也高达800亿美元(约合5784.72亿元),规模仅次于SpaceX、字节跳动、SHEIN等。
据Crunchbase统计,2023年,以 AI 为中心的初创公司筹集了近 500 亿美元的资金,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投融资情况。
其中,CB Insights数据称,全球最具潜力的前100家 AI 初创公司中,三年内融资规模超过280亿美元,而去年新增19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AI “独角兽”。
整体来说,AI 领域的投融资数据十分亮眼,规模非常“炸裂”。
4月8日,作为美国金融界最成功的领导者之一,戴蒙在摩根大通年度股东信中表示,“虽然我们不知道 AI 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业务,以及产生全部影响,或者它将以何种精确的速度改变——但我们相信,其未来发展将是非凡的。”
戴蒙谈到,曾在2017年度股东信中,他首次提到对 AI 的关注。而自2022年底开始,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 AI 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发全球热议,他认为 AI 技术发展迎来“高潮”,尤其行业对 AI 的热情推动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的飞速崛起,并帮助科技股达到新高。
戴蒙表示,摩根大通现在拥有超过2000名 AI 和机器学习员工,以及数据科学家,他们在400个 AI 相关应用中工作,包括欺诈检测、市场营销和风险控制,以及探索在软件工程、客户服务以及提高员工生产力等方面使用生成式 AI 技术。而这项技术最终可能触及大约31万名员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使用 AI 有可能增强几乎每个工作,以及影响我们的劳动力构成。它可能会减少某些工作类别或角色,但也可能创造其他工作。”戴蒙坦言,未来很多员工可能会被迫重新培训,成为 AI 时代下的摩根大通员工。
除AI外,戴蒙还在股东信中提到通货膨胀、经济软着陆、利率和商业房地产、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关系、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以及社交平台管理等方面。
谈到第一共和国交易时,戴蒙称,摩根大通去年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第一共和国的大部分资产,这个并购案非常复杂,而整个会计受益高达3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每年将增加接近20亿美元的收入。预计在2024年中之前完成大部分整合。
对于 AI 风险和管理,戴蒙强调,拥有强大、完善的风险和控制框架,可以帮助摩根大通主动应对 AI 相关风险,特别是随着监管环境的发展。此外,公司还将与监管机构、客户等努力合作,确保 AI 做出的决策更透明、消除偏见、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等。
“显然,AI仍存在许多风险,需要严格管理。”戴蒙表示。
另一观点:AI 泡沫化加剧,企业估值过高、盈利能力存疑
随着 AI 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场景化落地,大家对大模型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
“砸钱做AIGC(AI生成内容,大模型核心技术),不可能的!”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早前指出,目前投资人对于大模型行业的态度更加审慎,但不变的还是新技术如何落地,如何尽快实现商业化变现,契合PMF。
朱啸虎公开对国内通用大模型公司的商业模式持疑问态度。他认为,许多公司缺乏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和数据支持,特别是在投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资本泡沫破裂后,投资者更加谨慎,不再愿意为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AI创业公司提供支持。
相比于国内“开火”,大洋彼岸的美国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以及其他美国投资机构也表达类似看法。
红杉资本在近期举行的AI Ascent 2024上表示,2023年,各家AI公司在英伟达GPU上大手一挥,已经花去500亿美元,但由此产生的收入才有30亿美元。
另据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数据,自2023年4月开始,受注目的 AI 产品ChatGPT平台访问量出现下滑,去年8月平台访问量比5月下降21%。截至今年1月,ChatGPT平台访问量为16.1亿次,比流量峰值时期下降了11%。
美国 AI 分析师Alberto Romero认为,AI 平台访问量停滞不前,企业的增长、收入和利润率都不尽如人意,AI 初创公司的估值远高于应有的水平。低毛利率引发了对利润的质疑,云提供商正在对 AI 大模型企业降低预期。
同时,一些备受瞩目的 AI 创业公司开始面临“失败”。例如 Inflection AI公司,正在被微软“掏空”,公司前CEO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进入微软领导新团队;而另一家 AI 图片模型龙头Stability AI 则遭遇创始人Emad Mostaque被董事会“辞退”事件,Emad在播客当中直指 AI 企业遭遇资本“垄断”。
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直言,AI 遭遇过度炒作,估值过于高昂,“泡沫”需要软着陆。
Alberto Romero强调,谷歌Gemini Advanced已被证明是一场惨败,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像Cowen这种开源大模型重要性和热度已降至零点。主流舆论对 AI 兴趣已经下降。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认为,AI 炒作已经消退,但革命仍在继续。
当前,针对大模型的态度可谓泾渭分明。
一边是以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为代表的技术信仰派,认为企业应该像OpenAI一样信仰AGI、信仰scaling law(缩放规模定律),相信随着模型能力跃升、模型成本降低,应用会更丰富;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直言,生成式 AI 浪潮甚至和1995年的互联网一样大。马斯克则认为,AI 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力量”。
另一边,则是以红杉资本、朱啸虎为代表的中美市场信仰派,他们希望实现最大化的边际效益,认为需将充足的 AI 能力投入可以快速变现的商业场景中进化,构筑商业壁垒。
随着中国、美国各界对 AI 的看法分歧增多,如今全球2011家与 AI 相关的企业,急需用实力来证明 AI 的落地商业化能力。
AI 淘汰战已经开启。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表示,经历了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 AI 大模型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机遇。
谷歌DeepMind联合创始人Demis Hassabis预测,AGI有望在2030年实现。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