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贵阳银行(601997.SH)披露年报及一季报,营收、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数据均处于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贵阳银行2023年实现营收150.96亿元,同比下滑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62亿元,同比下滑8.92%;扣非后净利润为54.53亿元,同比下滑9.65%;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71亿元,同比增长87.42%。
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6.45亿元,同比下滑2.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9亿元,同比下滑3.65%;扣非后净利润为15.21亿元,同比下滑3.88%。
业绩接连下滑外,贵阳银行的不良率也在不断攀升,不良债权缠身、深陷巨额合同纠纷,银行面临的风险不小。
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居上市城商行前列
据财务数据,截至2023年末,贵阳银行贷款总额3240.4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51.65亿元,较年初增加10.12亿元,不良贷款率1.59%,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3%,较年初再提升了0.04个百分点。
这一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增速。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9%,较年初下滑了0.04个百分点。
对比17家A股上市城商行,贵阳银行的不良率更是位居前三,仅次于郑州银行(002936.SZ)、兰州银行(001227.SZ)。截至2023年年末、一季度末,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8%、1.87%,兰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3%、1.83%;其余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不良率皆低于贵阳银行。
对此,贵阳银行表示:“主要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部分行业风险暴露,本行将密切关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风险,加大存量不良清收处置力度,推动风险防范和化解,保持资产质量可控。”
从贵阳银行的贷款投放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位居前列,对应的不良率分别为4.07%、2.25%、2.21%和1.92%。
重组及逾期贷款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末,贵阳银行重组贷款达2.32亿元,占据贷款总额的比例为0.07%,较年初增长6298.6万元;逾期贷款达81.55亿元,占据贷款总额的比例高达2.52%,较年初下滑36.56亿元。
“踩雷”不断,不良债权缠身
今年2月,一则诉讼公告揭露了贵阳银行踩雷超16亿的大坑。
在上述公告中,公司表示,贵阳银行双龙航空港支行因与贵州国际合同纠纷向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已经受理。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国际的大股东正是正威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王文银,王文银也是上市公司正威新材(002201.SZ)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以铜矿和铜加工业务发家,一度拥有千亿资产,有着“世界铜王 ”之称。
然而这位昔日的“世界铜王”近来的日子并不好过,早已官司缠身。据公开资料,正威集团旗下多个投资项目停摆,多地在建项目烂尾,集团更是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股权冻结、资产拍卖等频频发生。显然,这家昔日的“商业帝国”正处于崩塌的边缘。
据公告,上述案件的被告多达10个,贵州国际之外,还有王文银、刘结红、鞠皖苏3位自然人以及正威集团等多家企业;合同纠纷所涉及的贷款本金、票据垫款本金、未到期承兑金额以及按合同约定计算的利息、罚息、复利等暂合计16.58亿元。
贵阳银行表示,已将本次诉讼所涉贷款、垫款以及未到期承兑汇票敞口纳入不良,并已对相关资产计提了相应减值准备,预计本次诉讼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对于何时计提、何时纳入不良等公司并未详细阐述。
不仅是正威集团,贵阳银行还深陷中天金融的债权重整中。今年2月份,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民事裁定书当中,披露了中天金融等十三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无异议债权表(第一批)名单,这份名单当中一共有639位债权人。其中,贵阳银行申报的债权金额合计为12.20亿元,确认的债权金额合计为12.15亿元。
日前,贵阳银行在贵州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多笔不良债权,本息合计约8亿元,转让原因为债务人未按合同履行还款业务。其中涉及的贵州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背后的股东则为恒大地产集团贵阳置业有限公司,即“恒大系”。今年3月份,相关债权已由贵州城南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接盘。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张海霞)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