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营收下滑、转型变难,银行如何过“紧日子”?

钛度号
如何破局?

文|一点财经

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面,银行是离钱最近、也最容易赚钱的机构。但其实,国内的股份制银行正在压力中前行,赚钱能力在下降。

表现在业绩上,股份制银行普遍出现“营收下降”“净息差收窄”等难题。透过10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的2023财报,可以发现有三家银行的业绩具有代表性:

平安银行的营收下降幅度最大;

招商银行的资产规模最大,但营收也在下滑。

浙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同比增长的银行,但房地产风险在上升。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根据最新财报来看,三家依然在延续着去年的趋势。有银行掌舵人公开表示:

“要过紧日子”。

“紧日子”背后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各家银行面临着何种困局?又该如何解决?

“靠息赚钱”,难上加难

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的赚钱能力呈现分化态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共有42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营收同比下降的银行约为15家。其中,招商银行营收864.17亿元,同比下降4.65%;平安银行营收387.7亿元,同比下降14%。

电视剧《繁花》中,爷叔跟阿宝传授生意之道时表示,做生意必须要有本钱。对于银行而言,要扩大生意规模也必须要有本钱。这个本钱就是营收,主要来自两个部分: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其中,利息收入是最重要的部分,说白了就是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差额。

比如,2024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利息收入占比超过六成,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高达八成,绝对的营收主力军。

然而,相当一部分银行的利息收入在下滑。比如,一季度招商银行净利息收入520亿元,同比下降6.15%,平安银行净利息收入1179.91亿元,同比下降9.3%。

银行利息收入下滑背后,既源自被动受宏观经济影响,也源自主动调整业务。

首先,银行靠利息创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去年,银行净息差(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模)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在此形势下,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头部玩家“靠息赚钱”的难度也在加大。

招商银行在一季度报中就表示,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新发生业务收益率同比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

另外,一些银行本身也在调整业务结构,应对潜在风险。

在净息差持续扩大的周期里,平安银行推出了很多“三高”业务(高利率、高利差、高风险),获取了较多收入。然而,当净息差持续收窄,高利率业务也难以维持高收入,平安银行必须削减这部分业务,避免发生“破窗效应”。平安银行管理层也坦言,收入下滑的部分原因在于主动管控了高收益、高风险业务。

相比平安银行,浙商银行之所以能够实现营收增长,主要源自拓宽了非息收入,缓解了息差压力。

今年一季度,浙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18.18亿元,同比增长0.61%;非利息净收入65.89亿元,同比增长63.34%,非息收入贡献了主要的营收增量。

不过,银行天生是跟收益和风险打交道的。浙商银行实现营收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潜在的风险。

当前房地产业持续下行,许多银行都在降低房地产贷款风险,浙商银行反而呈现相反态势。从2021年到2023年,浙商银行贷款中的房地产业不良率从0.62%上升2.48%,成为该行贷款第二高的行业。

另外,浙商银行的前十大贷款客户中,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和第十大借款人均来自房地产业,金额比重最大。

随着房地产行业压力的加大,浙商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或将持续上涨,这意味着其地产风险还没有出清,不确定性仍较大。

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未来随着息差收窄、地产压力的持续进行,各家银行都面临着各自的难题,预计还会纷纷过上“紧日子”,穿越较为较难的周期。

为了更加顺利地穿越周期,推进零售业务成为银行共同进军的方向。

转型零售的困局

过去一段时间,很多银行力图通过布局零售业务,突破传统经营的困局。2022年,58家上市银行的零售业务营收占比高达45.61%,布局零售已经是大势所趋。

这是因为,零售业务具备多种优势。比如,零售业务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稳定增长、客户黏性高等特点,能够提升资产质量和收益能力;零售业务还能吸引更多的低成本存款,优化银行负债结构。另外,零售业务也能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来源,帮助银行平衡资产负债表。

众多银行当中,招商银行最早提出向零售转型,其在2004年就将零售作为发展重点,如今成为公认的“零售之王”。平安银行则被冠以“零售新王”,2023年其零售金融业务的营收贡献占比高达58.4%。2021年起,浙商银行将大零售板块定位为第一板块。

不过,从最新财报中可以看出,三家在零售业务上存在不同的下滑趋势。

零售业务中盈利最强的部分,就是信用卡和个人贷款业务。截至2023年底,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量为9711.81万张,相比2022年底减少了560万张,下降5.44%。这也是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自2021年涨到1亿张之后,首次跌破亿张。

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也碰到难题。

2023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营收占比虽然高达58%,但利润占比只有11.89%,而2021和2022年的利润占比分别为59.2%、43.6%,可谓断崖式下降。

另外,平安银行的消费贷、信用卡等多个跟零售有关的板块,都出现下滑趋势。比如,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消费性贷款余额5107.2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3%,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829.7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1%。

事实上,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出现下滑,核心原因在:

客户。

在年报中,招商银行解释信用卡流通卡发行数量下降,主要源自新户获取规模下降。平安银行则表示,要“调优客群结构,加强优质客户获取,着力做大中低风险客群”。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企业的终极目的就是创造客户”。对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企业而言,实现收入增长、降低不确定性的核心指标,其实也是能否创造更多的客户。如果新客户增长放缓,业绩自然会受挫。

中国的零售银行市场,已经度过野蛮生长的时代。对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企业而言,当下应该把经营思维从“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体验放在首位。

有些银行,虽然实现了零售客户的增长,但利润却没有跟上。2023年底,浙商银行零售客户较年初增长超30%,但是零售利润贡献度却暴跌到0.17%。纵向对比,2021和2022年其零售利润贡献度分别为26%、11%。

这背后在于,2023年浙商银行零售业务的业务及管理费为45.39亿元,相比2022年增加了15%,但是零售营收仅增加了约2%。也就是说,收入增速没有跟上成本增速,导致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总体上看,三家银行要提振零售业务、穿越不确定性周期,必须攻克“挖掘客户和降本增效”两大难题,这也是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在面临的难题。

数字化,则成为众多银行尝试解决难题的利器。

数字化能否成为破局利器?

如今,数字化时代正滚滚来袭。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数据,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会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

数字化的触手,也在向银行业深处蔓延。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202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4914.39亿笔,同比增长9%;离柜交易总额达2363.82万亿元;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3.86%。

银行用户获取服务的渠道,正在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并且,数字化正在重塑银行原本的经营方式,在“用户体验和降本增效”上发挥出巨大作用,从而能够提振银行的零售业务,进而推动其穿越“过紧日子”的周期。

零售客户群体,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十分差异化——不仅数量多、地域覆盖广,而且在职业、经济能力、金融需求上都存在不同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无法分析海量的零售客户数据,也难以实现有效的分层、分级管理。众口难调和数据能力落后之下,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提升零售用户体验。

数字化,则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最佳利器。

通过数字化技术,银行能够实现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而提供差异化和定制化的服务,然后满足客户多维度的需求,提升他们的服务体验、黏性以及忠诚度。

可以看到,不少银行在数字化上加大了投入。2023年,招商银行对其AI能力及多个服务模块进行整合,引入基座大模型进行私有化部署和训练,目的就是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平安银行也在使用大模型技术,革新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打造行员和用户的Copilot,革新人机交互方式,提升传统软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不过,对于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而言,仅仅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还不够。

数字化改革,本身应该是一项从内到外的系统工程。银行除了要在技术上革新,还要用数字化的思维方推动产品的跨界融合,构建起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将产品融入到客户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体验。

除了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的另一大作用是降本增效。

过去,银行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有大量繁琐流程和巨大成本需要进行压缩。数字化则通过“人+机”的模式,实现了降本增效。

一方面,数字化能够重塑银行的业务流程,用机器替代重复人力,在去中间化和去手工化后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进而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质量,真正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效率,最终优化服务。

另一方面,数字化还能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刻画出零售用户的用户画像,然后实现精准营销,最终提高客户获取率和转化率,真正做到降低营销成本。

平安银行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经营降本增效,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浙商银行也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推动降本增效。不过,目前浙商银行、平安银行的数字化技术还是不够强大,还需要跟第三方的头部科技公司合作,才能更高效地实现降本增效。

总体上看,数字化正在成为银行打破零售业务困局的利器。未来,数字化将重构银行的经营体系与业务流程,成为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股份制银行,在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在净息差收窄、地产下行的趋势下,其本身也在压力中前行,“过紧日子”已经成为常态。零售转型,则成为缓解压力的必经之路。

只是,零售客户群体庞大且差异化明显。零售转型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度和压力都不小,极易陷入困局。

要打破这种困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布局数字化。在数字化浪潮中重塑经营体系和提升运营效率,真正提升零售用户的体验。

这一过程同样需要啃下不少硬骨头,毕竟数字化需要在资金、资源、人力上进行大量投入。但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否则就会被时代甩在身后,面对着过不完的“紧日子”。

本文系作者 一点财经编辑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12:18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将在广州车展开载人首飞

12:14

香港交易所与恒生指数公司合作推出恒生香港交易所沪深港通中国企业指数

12:08

石药集团1-9月净利润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

12:07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0.26%,恒生科技指数涨0.90%

11:49

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隔夜HIBOR大涨114个基点至4.77394%,创7月24日以来新高

11:41

A股午评:沪指跌0.35%报3367.94点,AI应用端逆势上涨

11:34

国家统计局:针对PPI低迷态势,要积极发挥各项政策效能

11:32

昊铂HL全球首发,将推出纯电和增程版本

11:31

openEuler系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

11:26

美国企业对特定支持位索引显示复制的网络交换和路由设备提起337调查申请

11:19

国家统计局:要积极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

11:19

乐道车载大冰柜广州车展开售,2025年1月开启交付

11:17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3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11:13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CPI价格会保持小幅上涨态势

11:13

军工股震荡走低,光启技术跌停

11:13

隔夜SHIBOR报1.4700%,上涨1.40个基点

11:10

国家统计局: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到新发展阶段,未来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质量优化为主转变

11:05

厦门证监局多举措推动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

11:01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拉升,福能东方等多股涨停

10:58

盛路通信成立智能科技公司,含物联网技术服务业务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