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中国与西方车企合作大于竞争

钛度号
中国车企与西方车企之间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

文 | 美讯彭家荣,作者 | 彭家荣、杜阳

近日,大陆集团宣布将在2027年关闭位于德国北部吉夫霍恩镇的一座工厂,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000人。给出的理由是公司需要降低成本并保持竞争力。与此同时,博世、采埃孚等欧洲汽车零件供应商也都不约而同宣布了新一轮的裁员计划。这些企业的裁员波及了排气管、变速箱、制动器等一系列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他们所擅长的技术在未来已经过时。”当地媒体对于此次裁员做出了这样的评论。

就在吉夫霍恩镇的大陆集团员工为了寻找新工作而接受再就业培训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正在举行的北京车展则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焦点。4月底举办的北京车展上,车企们发布了117款全球首发车型,展出了41款概念车。这次展会被外界称为拥有史上最强的产品阵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今年2月举办的素有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上,全球首发车型只有不足20款,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跨国汽车巨头全部缺席。

北京车展被全球瞩目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在于中国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燃油汽车主导的年代,如大众、丰田这些跨国车企推出一款新车型,需要4-6年的研发周期。另一方面,小米汽车从产品研发到上市只用了36个月的时间,极氪更将新车型的推出时间压缩到24个月。此前曾有从业人士向媒体透露,目前一些领先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仅用18个月左右就可以推出新车型,且这一时间还在逐步缩短。大众集团中国区负责人布兰德施泰特此曾对媒体表示,过去大众汽车需要近4年的时间才能将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未来大众汽车的目标是将汽车的开发周期缩短到2年半,以此来赶上中国的竞争对手们。他坦言,过去大众汽车在欧洲研发汽车,然后做一些本土化调整后引进中国市场,但是现在这种办法已经行不通。

在大众集团上海研发总部内,工程师们正日以继夜研究如何提高新品的研发速度,并面向全球市场推出更具性价比且更智能的电动汽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众集团开始与更多的中国供应商合作。从显示屏这样的娱乐系统到动力电池、车灯等汽车部件,大众都在尝试与中国企业合作。数据显示,这样的合作可以为大众节约30%的研发时间,并降低20-40%的研发成本。除了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外,大众集团在资本层面也开始与中国企业合作,继入股国轩高科、增资小鹏汽车后,在北京车展上还宣布了与小鹏汽车合作的车型即将上市的消息。

除大众外,梅赛德斯-奔驰也在前不久宣布上海研发中心启用新大楼。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负责人唐仕凯透露,中国研发中心将聚焦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用户交互等领域,已成为该集团在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中心。

有分析认为中国车企和供应链已经开始冲击西方企业的生存空间,这部分观点大多认为应该限制中国企业的扩张,在我看来,这种判断则是武断且无依据的胡言乱语。目前已经有包括比亚迪、长城、上汽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和供应链在欧洲建厂,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工厂也已经实现了电池量产,在匈牙利的在建工厂更是会成为欧洲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这些中国供应链的崛起,实际上也会助力西方车企转型电动化的步伐。一周前,吉利控股旗下电动车品牌极氪在美国上市,首日股价大涨35%,成为2021年以来中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IPO。这也证明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崛起同样会让美国受益。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中国供应商,那些生产排气管、变速箱的欧洲本土供应链企业就不会被市场淘汰吗?欧盟已经计划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的燃油汽车,在电动汽车逐步成为主流的当下,中国车企与西方车企之间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

本文系作者 美讯彭家荣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