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聊天软件的鼻祖,“QQ的大哥”ICQ,即将告别互联网江湖。这个谐音I Seek You的即时通信工具,在上线运营28年之后,将于2024年6月26日关闭。
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用户,对ICQ还是很有感情的。他们用ICQ交友,用ICQ练英文,用ICQ跨国通信。而ICQ对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价值,应该还是启发了深圳网民小马哥,仿制了一款中国版本OICQ,成就了后来的企鹅帝国。
ICQ的淡出,让老网民惆怅之余,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走向没落,我们的互联网记忆该如何安放?
那些年,我们有过的互联网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互联网开始大发展,中国最早一批网民随之诞生。那是70后的青年时期,80后的少年时期。
某种意义上,我们更替过的互联网应用,就是一部个人成长史。
还记得第一次进新浪聊天室,面对扑面而来的汹涌话语,看到千奇百怪的ID,那种新奇和惊喜。
随手就可以注册一大堆邮箱,从开始的elong、263,到后来的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全部安排上,还得为用哪一个邮箱而烦恼。
QQ很快成为中国第一个用户过亿的互联网应用。熟人在上面组建各种群组,陌生人在上面交友,甚至有不少人通过QQ网恋。
各种BBS遍地开花。无论少年还是中年,在BBS上每个人都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离开校园的大中学生,喜欢在5460上重温同学情。这家谐音“我思念你”的网络同学录,在人人网之前是最受欢迎的校园社交平台。
进入职场的白领精英们,聊天软件逐步从QQ转移到MSN。MSN的My Space,跟后来的朋友圈非常相似。话说微软手握这个用户质量超过QQ的互联网社交应用,为何一直无所作为,最后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主动退出中国,委实令人费解。
开心网走红时,多少人没事也要熬到晚上12点,为的居然是在虚拟空间“偷菜”、“抢车位”。
天涯社区、万科周刊、博客中国、西祠胡同······多少人在上面废寝忘食地灌水,几乎每天都有骂战。有人在上面炒作,后来成为国民级网红;有人在上面码字,后来出版实体畅销书年入千万;有人在上面交友,后来发展到线下成为知交。
俱往矣。有的关闭了,有的衰落了,有的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连同我们的互联网记忆。
有个朋友喜欢雅虎的相册功能,将之作为保存数字照片的主阵地。后来雅虎式微,他也不怎么上,过了几年,惊闻雅虎相册下架,他多年积累的珍贵照片就此丢失,恨不得起诉雅虎。
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说,她最难受的是MSN的My Space关掉,里面有她很多日记,她以前的职业日记都写在My Space里。
我则对开心网的衰落有些遗憾。开心网有个“足迹”功能,可以动态记录到过的地方。我曾经花费很长的时间,翻找各种订票记录,还原何时去过何地,并配上图片,标注在地图上,时不时回味一番。
现在或许还有其他应用实现类似的功能,但已无当时的心境。“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Web1.0时代,互联网见异思迁的转换成本太低,选择太多,反而造成了个体生产的内容过于分散。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存档,不间断地下载,大多数内容会随着平台的衰亡而消失。
另一种情况是平台本身健在,但提供的某些服务停了。像微软关闭运营四年的Live Spaces博客,百度关闭运营八年的百度空间,都是企业基于自身考虑做出的商业决定。
微博初兴时,新浪腾讯搜狐网易都推出同款应用,后来新浪一家独大,选择其他微博作为主战场的,只能放弃掉此前积累的网络人脉和创作内容。
腾讯微博曾经依靠其资源优势,集结了一大批电竞选手、游戏圈玩家。在电竞选手互相对线、选手组团声讨联盟霸王条款等事件中,腾讯微博是双方撕逼的一个重要阵地,见证了国内电竞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而这些游戏圈往事,随着腾讯微博的停止运营,就此湮灭了。
新浪成为微博竞争的赢家和目前的唯一玩家。但新浪微博的用户也没啥可高兴的。从人声鼎沸到逐步冷清,微博早已不复当年之盛。高峰时期,我大概有上千位同事、熟人、朋友是微博好友,但随着大家逐渐离开,到现在我也基本告别微博了。
内容平台的权利与义务
对于无人问津的产品,维护其运营需要不菲的服务器成本和人力成本,内容产品还有一定安全隐患,关停是互联网平台符合商业逻辑的选择。
但其中有个问题,对于那些UGC产品,也就是用户个人发布的内容,在关停平台服务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这方面,网易论坛的做法,值得推荐。2016年,网易传媒总编室提出,论坛已经无人使用,也不再更新,成本巨大,毫无收益,应该关闭。
内部讨论中,有人表示:“于我们是毫无必要,但对一小部分用户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精神寄托。”其后,总编室提出了方案,产品技术部门开发,论坛全渠道提醒用户,并提供“主贴打包下载为TXT”的下载备份服务。
最终,网易论坛为老用户留了一个月关闭缓冲时间,尽可能提醒用户备份,并且专门开发功能,提供了最方便的txt打包下载。
这是负责任的互联网平台的做法。Google 做了很多不成功的产品,但倒之前都通知用户赶紧下载备份;果壳MOOC学院关闭论坛时也提供了发布内容打包下载的服务。对用户来说这就称得上是良心公司了,毕竟它们提供的服务本身是免费的。
但国内很多互联网内容平台做不到这一点。2023年,天涯网站陷入困境,暂停访问。一些在天涯活跃多年的知名网友找到邢明,希望他提供一个打包下载个人内容的收费项目,无果而终。
早期互联网流行一句话: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那时,我甚至不用专门保存自己的作品,因为在网上一搜就有。
没想到的是,互联网的记忆跟《重庆森林》里的罐头一样是有期限的,跟《2046》里的承诺一样是不靠谱的。
国外早就有人意识到了互联网的记忆也不那么可靠,一个意在为互联网备份的计划已经不声不响地运行多年。
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是一位美国计算机工程师于1996年创办的数字图书馆,该档案馆中最重要的服务之一是 Wayback Machine ,就是用网络爬虫尽可能多地收集和保存公共网络并为其存档,被称为“网站时光机”。
技术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盘、云空间来存储自己的数字资料。但仍有隐患。用户在网盘里面存的数据,理论上归用户所有,但是如果账号被停,这些数据不一定能够拿回来。
有网友称,之前把所有资料都备份到云端,后来全删了,“还是放硬盘里比较放心。”
用户在互联网平台上创造的数据,其主权就更模糊了。有人未雨绸缪,开始考虑当下如日中天的微信朋友圈,会不会有一天也步天涯们的后尘。毕竟,曾经红极一时的雅虎人人,后来都变成了寂静之城。
如有篇名为《互联网完蛋了,已经。》的文章中,提及微信朋友圈:“理论上说它应当属于用户,但实际上用户拿不到它,甚至没法备份它,只能被企业利用。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你能很容易地备份自己的朋友圈吗?……朋友圈本来完全是你自己创造的数据,最后你反而没有对它的控制权······”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顶级应用,微信朋友圈承载数以亿计的用户无数的记载和回忆,如若一朝湮灭,影响难以想象。
Web2.0时代,一方面是UGC用户兴致勃勃地创造了海量内容,一方面是互联网平台走向集中,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平台权利越来越大,用户权利越来越小。
有网友因此提出,给用户提供备份下载服务是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基本义务,互联网平台公司理应开发相应功能以保障用户备份自己内容的权利。
作为用户,我希望微博微信,都能提供类似“一键备份”、“打包下载”的服务。毕竟,你们从用户身上获益良多,也整天把“用户至上”挂在嘴上,是时候落到实处了。(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润峰,编辑|刘洋雪)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