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苹果的AI,可以打几分?

钛度号
能成事儿就行。

文 | 董指导聊科技

苹果WWDC开幕了,最被期待的AI放到了最后环节,但压轴效果似乎并不佳。

除了被邀请到现场报道的媒体们纷纷用上了“一夜颠覆、史诗级”等词汇之外,安卓阵营的老玩家们吐槽不过都是玩剩的,华尔街投资人用股价下跌表达了评价。

那么,苹果的AI,到底可以打几分呢?

谈到打分,首先要定义标准。目前,市面相关的标准不多,暂且仍以我之前划分的AI手机L0-L5来看。

苹果首发的Apple Intelligence个人智能助手,可以在语言、文字、图片等方面实现AI功能。比如通话录音并转文字、照片识别并自动PS、图像文字识别等,基本没有什么亮点,都是成熟技术、而且有不少已经在友商产品上应用了。

就像演示案例“当你想告诉妈妈,她是你心中的超人时,你可以发一张她身穿超人披风的照片”,这功能涂鸦相机、通义千问“科目三”都玩过了。

这些功能就是基本的L2级别。而“识别个人情境并跨APP执行”功能则具备了L3/L4级别。

根据演示,用户可以开口“调出上周Joe给我发的文件、看看妈妈和我的所有照片”、或者“有一场会议改到了傍晚,你想知道开完这场会还能不能赶上女儿的演出,Apple Intelligence就会处理相关的个人数据来给你提供协助”。

Apple Intelligence具有广泛调度的能力了,然后再配合上Siri的语音输入,就可以冲向L4级别了。在演示中,用户可以口述指令,然后直接让Siri执行。实现“一个接口调动、横跨多个APP、联动的AI”。不过目前还是以苹果自有应用为主,第三方调度还需要继续开发。

同时,苹果也显示了计算器自动计算功能和更高效写字板的功能。

前者适合的人群,可能只是初高中生(不知道复杂的公式计算效果如何);后者适合的人群,是白领工作者。学习、办公,这两个场景的人群,远不如娱乐、生活场景的使用人群多。比如修图,更加普适。

所以也只是叫好不叫座。

另外,苹果也内置了OpenAI的大模型,直接用Apple ID就可以使用。这个合作,目前不确定的是,到底谁给谁钱。

OpenAI的大模型很强大,但苹果的入口也很珍贵。不然,谷歌为什么每年付钱给苹果来预设搜索入口。

展望来看,双方的合作,未必是持续单一的。

考虑到AI是需要数据来反哺的,虽然苹果强调数据不会被存储,高度重视隐私,但苹果也知道,核心命脉不能指望别人。即使在海外,OpenAI可能也不会是苹果唯一的大模型合作伙伴,苹果会让自己成为平台,集成几家大模型;或者,自己的入口、自己的大模型。

毕竟,苹果在硬件创新的同时,也一直做大做强自己的软件生态。并不愿意只沦为硬件入口。而且,这些AI能力还在准备向MR赋能。

说回苹果AI,虽然Apple Intelligence有点能力,但也不是什么创新。国内友商也都有落地。当年罗永浩的锤子手机one step功能,已经有L2的心思了;而荣耀的Magic 6也基本在L2-L3阶段。

既然苹果不是创新者,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关注苹果呢?这就要从“概率思维”说起。苹果做产品不是必成,只是,苹果实现AI硬件的概率还是最大的。

不仅有消费实力雄厚的果粉,为公司试错买单。也有庞大的生态,吸引第三方参与。后者更加重要。

就拿AI调度应用这事儿,通过手机商的入口调度所有软件,实际上也缩小了第三方应用的流量。而不少应用开发者,其实也是通过流量来拿广告费的,AI后台调度,流程完成了、流量不见了,那自然是不乐意的。

手机厂商不可能完成所有应用的开发,因此就有了手机厂商和开发者之间的博弈。生态越强、话语权越强。

苹果能成事儿是事实。对于AI圈而言,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品牌,都下场了,路,自然可以走得更远一些。但,苹果产品创新力减弱,也是事实。

比如首发的AI Intelligence,苹果认为有五个特性,分别是“强大、易用、深度整合、个性化、隐私性” 。

五个这个数量,就不说了。而这些词里,除了深度整合体现特性之外,其余四个词,都是大路货。

用强大做标签,就好比说形容面包能吃一样。不仅词本身平平无奇,而且给哪家厂商都能用。

国内互联网大厂创新的缺失,是从造词开始的。而苹果创新的缺失,是从堆“形容词”开始的。

本文系作者 董指导研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