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星纪魅族彭翻:投钱多不代表AI能力强,想将Flyme Auto做成中国的安卓

AI OS,不是为上一代操作系统打上AI的补丁。

在万物智联的时代,每一次技术的大爆发,推动的不仅仅是某个行业的革新,而是多个产业的升级。生成式AI的加速发展,让各行各业都开始思考新技术和新体验的升级。

“AI落地体验最优先的,一定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星纪魅族副总裁彭翻对钛媒体APP表示,在他看来,Al将深刻改变传统的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并开启一个全新的变革周期。

星纪魅族副总裁彭翻

星纪魅族副总裁彭翻

根据研究机构IDC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上搭载AI功能终端设备将超70%,AI终端占比将达55%。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约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

当下,各行各业几乎每一家品牌都在积极拥抱AI,即便是“保守”的苹果也不例外。不过,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技术的升级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现阶段,无论是手机、PC等消费电子产品,还是智能汽车等终端,AI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提升产品力与用户体验的“软实力”。换句话说,如何做好AI OS,是AI终端以及产业智能形态比拼的关键。

AI之于操作系统,不是冰冷的算法

今年以来,AI终端成为促进消费电子市场重回高速增长的关键。AI手机、AI PC、AI电视,各种终端设备都有了AI的前缀。“并不是说有了AI功能就是AI设备了,其实很多功能在前几年就有”,星纪魅族OS研发部产品总监金鹏对钛媒体APP说道,“真正的AI设备应该是从底层重塑的,是在系统端的整体改变,从而带来懂你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众多厂商中较为“激进”的一家,星纪魅族在年初就直言“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全面拥抱AI。未来的方向和别的手机厂商也有所不同,不是围绕手机做+AI,而是围绕AI去做新的平台、新的硬件。钛媒体APP认为,主要核心还是两个,一是AI时代的变革不容迟疑,二是星纪魅族要弯道超车,只能更彻底,而不是瞻前顾后。

如果从体量上来看,星纪魅族和华为、小米等头部要有一些差距。但是,在集团整合之后,作为核心底座的Flyme,是其在AI 2.0时代突围的关键,也是All in AI发力的重点。

日前,星纪魅族也发布了全新的Flyme AIOS系统,增加了多项系统AI能力。根据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Flyme 10.5正式版系统上已实现40+项AI功能。对于全新的 Flyme AIOS 中,魅族直言,“AI正式全面进入系统生产力新阶段”。

2

做好AI OS,是卖出更多产品的推动力。如何去做去定义AI OS,也代表着一个品牌对于AI连接的理解。金鹏认为,Flyme AIOS的设计理念并不是为上一代操作系统打AI的补丁,而是打造全新不一样的AIOS。AI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哲学和基石,系统的结构和交互方式以AI为优先,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算法。

“你告诉我1我就帮你做1,我们希望它不仅把后面2、3、4、5规划好,也确实有温度、有情感的,它知道我的习惯、爱好,不需要我反复的去改。”

在Flyme AIOS在系统大模型上,新增了任务剧本和任务机器人两大系统AI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系统场景设置,用AI提醒或协助用户完成每日必做小事。任务机器人功能则能够让用户通过一句话指令,让任务机器人一站式协助完成任务场景的前序工作,用户只需最终确认。

在星纪魅族的设定中,将AI分为了三个等级,最基础的L2级别的主动信息提示,新功能任务剧本的L3级别,以及L4级别的任务机器人。“从做产品角度来讲,第一驱动力是从用户出发。AI不仅仅是一个聊天机器人,更应该是手机上的自动驾驶的引擎。” 

用更开放的能力,去接入AI

AI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大模型又是AI的核心。此前,华为、小米、vivo、OPPO等均发布了自家的大模型以及落地应用产品。AI OS,某种程度上,考验的也是大模型能力。

Flyme AIOS是整个星纪魅族的战略底层能力,也凝结了其对AI操作系统的思考。不过,在大模型的融合上,星纪魅族有着不一样的思考。彭翻表示,星纪魅族是干消费电子终端加操作系统的公司,我们有硬件传感器加底层操作系统,还是回归到核心场景,不会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去做大量的技术模型,做大量的互联网公司会去做的事儿,我们一定会去干硬件差异化的事情。

据悉,星纪魅族在AI团队上和AI算力上的储备,早几年就开始了,一直有一个AI团队。钛媒体APP从内部人士了解到,最近半年来,星纪魅族也在大力招聘大模型相关人才,其从传统OS到AI OS的切换则大概花了有6个月的时间。

不过,对比头部公司,星纪魅族在投入上并不会那么大,基于效率以及体验上的考虑,其选择通过开放的方式,去接入AI。今年2月29日,星纪魅族宣布对所有大模型平台开放,并且对月活最高的大模型应用团队设立高达100万人民币的奖金

金鹏透露,现在也在跟很多国内的大模型厂商谈,我们的优势是更开放,会开放系统能力甚至部分硬件能力给到大模型厂商。我们去做只有系统能做的事情,和大模型厂商做强强联合,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同时也能解决掉算力上的一些问题。

彭翻则认为,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会去看投入和产出。品牌加持AI后,对品牌的溢价在不在?如果不在,投入太多,回收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不是你投入更多钱,就代表你的AI能力是更强的。”

下一步,AI上车

汽车智能化时代,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的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手机企业造车,车企做手机,汽车智能化下半场,以“手车互联”为基础的生态模式也逐渐兴起,两个行业的交叉融合,也代表着基于场景体验的操作系统,是终端市场竞争的核心抓手。

星纪魅族也是在2021年便切入到智能出行赛道,作为Flyme AIOS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延伸,Flyme Auto已经搭载在安托拉系列、马卡鲁等亿咖通科技计算平台以及高通骁龙8155平台中。

彭翻指出,汽车行业经过1.0机械化时代、2.0电动化时代,逐渐进入3.0智能化时代。3.0时代的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在向纵深发展,典型是以手车互联为代表。

去年年底,星纪魅族还提出了智能座舱行业解决方案“无界智行开放平台”,通过模块化开放的方式,供车企选择软硬件方案。彭翻透露,无界智行开放平台2.0将在今年年底上线,为车企提供一整套定制工具,快速制作一套拥有自主品牌风格的OS系统。

“软件定义汽车的观点也越来越被行业的人士认同,软件生态将成为车企构建差异化优势的重要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化的下半场是在中国,我们也希望将Flyme Auto做成中国的安卓,每一代都开放给合作伙伴。”

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变成一个智能出行的互联移动平台,汽车正在被重新定义,而定义的过程也注定是“卷”的。在交流中,彭翻和金鹏在谈到智能座舱“卷”的话题时,均给出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场景”。解决用户场景需求,带来更佳的体验,也是生态建设的重点。

2

在AI科技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AI上车也成为智能座舱的一个发展趋势。彭翻指出,AI上车是规划中的事情,但Flyme Auto绝不是把AI功能硬上到整个座舱,更多的会融合一些场景,特别是智能出行的场景、多模态语音交互场景、娱乐的场景,最重要的是还有多个端的互联。

钛媒体APP了解到,基于汽车与手机在硬件性能上的差异,以及使用频率和场景需求的不同,未来Flyme Auto的AI能力会赋能不同价位段的车,但解决方案会有所差异,比如价格10万左右的车在硬件上的不足,会借助手机的能力去实现AI服务。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AI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并开启一个全新的变革周期。星纪魅族在手机、系统以及背后资源上的优势,是其在这轮竞争中的优势。

但同样的一点,如何将底层的“软实力”转化为市场端的动能,去推动集团的品牌力和市场份额增长,是其突破“1”的关键。另外,星纪魅族选择了开放的方式,去加速产业AI化,提供便利的同时,更要注重用户隐私和数据的安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做好AI OS是卖出更多产品的推动力

    回复 2024.06.26 · via h5
  • 拥抱AI是手机厂商的发展方向

    回复 2024.06.26 · via iphone
  • AI之于操作系统,不是冰冷的算法

    回复 2024.06.26 · via android
  • 消费电子与汽车的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

    回复 2024.06.26 · via iphone
  • 万物皆可物联

    回复 2024.06.25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02:52

青岛:到2027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

02:51

猿辅导回应网传武汉员工猝死事件

02:49

存储芯片概念局部异动,好上好直线涨停

02:47

百度发布多智能体协作应用心响

02:46

李家超称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突破美国封锁

02:45

上海:2025年完成不少于750公里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燃气道路管改造全面完成

02:44

成都重大产业基金二期等成立空天动力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2亿

02:43

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2025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活动举办

02:43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商标、专利等领域行政违法案件4.4万件,涉案金额11.29亿元

02:42

俄外长:俄准备与美就乌问题达成协议,部分内容需“微调”

02:40

张江集团成立申微智创科技公司,注册资本约55.66亿

02:39

Coinbase高管透露主权财富基金和保险基金在4月增加比特币投资

02:37

亚马逊和英伟达高管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并未放缓

02:36

地平线机器人大涨13%,宣布与博世达成战略合作

02:34

曹慰将出任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

02:33

埃森哲:中国企业AI领域投资仍聚焦于技术,缺乏人才投入成为应用AI技术的挑战

02:30

中高端国产机床渗透率提升,部分厂家Q1订单显著增长

02:29

民调:八成美民众担忧美国经济因关税政策陷入衰退

02:26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开展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

02:26

日本多地检出有机氟化物超标,最高值超标500余倍

24
5
2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