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作者 | 欧阳日辉,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当前,随着数据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不断嵌入与扩散,经济社会正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式跃迁,人类生活生产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数实同构的双重空间拓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在深度重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数字经济是未来的主要经济形态,如何理解数字经济中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作用,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的生产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人们(劳动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我国长期存在生产力二要素(生产工具与劳动者)与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之争。实际上,生产力是由多要素构成的,马克思将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当作内涵一致的概念使用,重视生产力的分工协作因素和自然力因素等,特别重视科学的因素,把管理、科学、分工协作、自然力等都作为生产力或劳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劳动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地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力要素的内涵和种类在不断扩展和丰富。
生产力有其发展规律,会随着人的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有其内在源泉和内在动力,在发展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人的需求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因,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动力。生产力各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效能的提高、组合的优化,都会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比如,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增长,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并应用于生产,提高管理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丰富生产资料数量和提高质量,优化分工协作和生产组织,都是提高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在矛盾和解决,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现实中,存在着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的矛盾、生产工具同生产工具的矛盾,会产生要素驱动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矛盾。从外部动力来说,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运动和发展的,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的新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的突破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的水平。随着生产力向高层次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是推进其他生产要素变革、统率诸生产要素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历史,历次科技和产业革命产生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都推动了生产力质的飞跃,形成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物,是数字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诸多要素发生了新变化。
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新质生产力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征:一是新要素。新要素体现在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两个方面,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角色和核心要素,成为驱动生产力跃迁的新质生产要素,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变革,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新方式。数字平台成为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来产品架构、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的迭代,实现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三是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这些特征,与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是高度契合的。一方面,国家部署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与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是吻合的,通过提升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增强智能化水平、切实用好数据要素,要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条件。数字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是指在“数据+算力+算法”构筑的数字平台或者数字世界中,劳动者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开发利用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高质量地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新能力。数字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具备数字素养的劳动者推动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综上,生产力是由多要素构成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的推动下,生产力要素发生了质的改变,是数字时代的生产力。数字技术越尖端,数据要素越丰富,算力越强大,算法越先进,数字平台规模越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越广泛越深入,新质生产力就越强大。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伴随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进入经济系统,数据要素成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要素,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流通、分析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供出来”“动起来”“用起来”,不断释放价值,作为新生产要素可以助推传统生产力改造升级。所以,发展以数据要素为关键因素的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
第一,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先进最活跃的新质生产要素。与传统要素相比,数据要素具有四个显著的经济特征:一是非排他性。数据可以低成本地无限复制给多个主体同时使用,任何主体对数据的使用都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者的利益。二是无限增长性。随着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数据资源供给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打破了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三是支撑融合性。数据要素和其他要素相比有更好的支撑融合作用,对技术、劳动、资本等其他要素融合发挥强大的支撑效应。四是规模经济性。数据要流动、要使用才能产生价值,数据规模越大,其蕴含的价值越多。数据使用者越多,人们从数据中挖掘的价值越大,使用者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信息。
第二,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其他生产要素,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强调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数据要素具备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特征,基于算力、算法、模型才能创造价值,数据创造价值的基本逻辑有三条:价值倍增(提升传统单一要素生产效率)、资源优化(优化传统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激活其他要素替代传统要素的投入和功能)。一方面,数据要素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与劳动、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融合,提高单一要素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在生产中完成样本数据的扩充与要素赋能,继而实现“两重创新性”价值倍增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形成数据资本,数据资本是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这不仅能直接作为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促进其他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间接提升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这与新质生产力内在的高效能、低消耗的要求是天然契合的。
第三,数据要素优化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支撑科技创新,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研究表明,数据要素集聚通过缓解劳动资源错配、提升研发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路径对科技创新产生正向影响。通过对数据要素的挖掘分析和利用,推动创新要素流向高科技、高生产效率、高边际产出的企业和行业,实现创新资源最优配置。数据不仅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研发的必要“原材料”,也是科研方法变革的重要推手,更是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的“调和剂”。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以科学数据支撑技术创新,聚焦生物育种、新材料创制、药物研发等领域,以数智融合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四,数据要素通过融合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据在企业中的利用正在改变传统的业务逻辑和商业模式,生产、流通、消费逐渐数据化,进而改造价值链和创新链。一方面,通过对数据要素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即时精准地了解市场变化,并预测趋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近年来,数字消费、C2M、即时零售、数字工厂、数据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比如,平台与厂商合作组织产销的C2M模式,有助于推动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数据量的积累、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数字化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拓展服务的客户类型和数量,实现不同业务的联动拓展和服务行业的外迁扩大,产生“飞轮效应”。
第五,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数据要素×”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据麦肯锡估算,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到2025年全球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1万亿美元。数据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以“数”谋“新”,人工智能、区块链、深度学习、物联网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集成迭代与扩散,已渗透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加速信息流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数”向“实”,通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带来全角度、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构筑新的动能和竞争优势。
综上,数据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出的综合物,加速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环节,为摆脱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奠定了物质基础,并演化为数字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有效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不仅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且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实质是极大地释放和激发劳动者主导和统领其他所有要素产生的价值倍增效应,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数据要素因其显著的乘数效应和创新引擎作用,必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生产要素。
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构建数据市场化配置体系是释放数据要素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国家数据局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正在推进系列重点工作,包括丰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等。数据要素市场化,既可以让不同领域和行业根据其应用场景获取具有非排他性、可再生的数据资源,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和发展,又可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促进数据要素生产力释放,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着力点如下:
一要加快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发挥数据价值效用的数据基础设施。围绕数据要素产权、流通、分配、治理,建设一体化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服务的网络、算力、数据流通和数据安全保障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型科学装置和公共科研平台,建立健全开源协议、标准规范、交易合同等规则。
二要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统筹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促进各地区、各部门有序开放政务数据,动态更新一批高质量数据共享和开放清单,推进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积极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明确授权运营机构的准入条件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授权制度,探索采用集中统一授权、分行业分领域授权、依场景多层次分散授权等模式。
三要打造千姿百态的应用场景。探索按照行业建立大中小企业贯通的数据空间,引导大型央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依法依规通过采取开放、共享、交换、交易等方式,探索和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之间的数据流通模式,赋能行业、产业链数据共享和交易。面向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数据流通交易需求,促进数据要素与行业场景融合。
四要大力培育数据商、第三方专业机构和数据交易机构。培育一批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据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商,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集聚发展,研发专业化、场景化数据开发利用解决方案,为行业性数据的汇聚流通提供便利。以各地既有的大数据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快数据要素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会联盟等共同参与、开放协作的数据产业生态,提升评测咨询、供需对接、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服务水平。
五要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围绕数据采集、治理、存储、流通、使用等数据全生命周期,逐步构建完整的数据产业体系。发挥平台企业、行业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依托高校合作组建一批数据实验室、数据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动数据资源化、产品化和资产化。促进适应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国内外开放体系建设,促进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欧阳日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数字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
人的需求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因。
新知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的生产力
数字经济是未来的主要经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