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开进北非桥头堡

钛度号
横跨三洲。

文 | 巨潮WAVE,作者|谢泽锋,编辑 | 杨旭然

古老神秘的北非国家摩洛哥,正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竞相“撒钱”的投资地:

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商贝特瑞近年来正向正极拓展,其计划在摩洛哥建设年产5万吨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5.35亿元;

海亮股份拟斥资2.88亿美元,在当地兴建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年产2.5万吨锂电铜箔等新材料;

国轩高科计划在该国建设100GWh电池工厂,未来累计投资高达65亿美元(约合472亿元),比自己现在的总市值还要高出100多亿元。

集齐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稳定政局和外贸政策四张牌的摩洛哥,拥有得天独厚的高端制造业产业优势——北接欧洲,身处非洲,经济较为发达,且和欧盟、美国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个非洲第五、北非第三大经济体,对迫切希望出海的中国锂电企业来说吸引力十足。

汽车工业走过百年历史,中国首次在电动车时代弯道超车,且做到了全产业链全方位的领先。而眼下,欧美纷纷启动贸易审查,通过征收反补贴税等其他贸易手段,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中国企业只能改变策略,或以技术授权“借道出海”或以欧美认可的国家“绕道出海”,中欧的匈牙利、美洲的墨西哥都起到了类似“中转站”或者“枢纽站”的作用。

如今,摩洛哥也在起着这样的作用,相比之下,甚至比其他国家具备了更多的优势。

01 涌入北非

从欧洲到北美,从南美到北非,中国锂电企业逐渐绘制出一幅宏大的全球化图景。2023年开始,到北非投资这件事变得热闹起来,中游电池企业和上游材料商已经率先行动起来。

去年4月,雅化集团携手LG新能源在摩洛哥合资建设氢氧化锂工厂,氢氧化锂是高镍三元电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LG新能源目前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企业,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对于LG来说,建立稳定的氢氧化锂供应链十分重要。

雅化集团业务分为锂盐和民爆两大板块,现有锂盐产能7.3万吨,到2025年将超过10万吨。在摩洛哥下注,既能绑定大客户,又能靠近原材料产地,雅化集团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一个月后,摩洛哥政府与国轩高科达成初步共识,后者计划在该国共计砸下65亿美元建设产能高达100GWh的电池工厂。首期20GWh投资协议已于近期签署,初步计划投资13亿美元,并将很快开始建设,2026年三季度投产。

得益于第一大股东大众汽车的“欧洲身份”加持,国轩高科出海颇为畅通,目前已完成了在欧洲、北美、亚太、北非等地的全球布局,海外远期规划产能超206GWh。

此次在摩洛哥布设的超级工厂,是国轩高科最大的海外布局,65亿美元的总投资额比现在公司的总市值还高出100多亿元,比其在美国的两个项目的投资额还多出20亿美元。足见摩洛哥对国轩高科的重要性。

同年,天赐材料宣布将在摩洛哥投资不超过2.8亿美元,计划年产30万吨锂电材料;中伟股份联手摩洛哥皇室私募基金Al Mada,投资20亿美元在该国打造一座大型电池生产基地,满足超过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

华友钴业也和LG化学签署了供应正极材料的备忘录,进军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市场,双方将在摩洛哥设立年产5万吨的材料工厂。

去年底,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厂商贝特瑞,计划投资35亿元在摩洛哥建设年产5万吨的三元正极材料项目。这家公司的负极材料已经连续14年全球第一,高镍正极材料保持国内前三,并且是北交所的“市值一哥”。

近年来,贝特瑞从负极切入正极,试图打造自己全球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摩洛哥项目是其进军海外,补齐全球产业版图的重要支点。

中国距离摩洛哥超过一万公里。14世纪,摩洛哥科学家、冒险家伊本·白图泰和中国元代旅行家汪大渊,几乎同时到访了对方国家。

700年后,中摩两国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大浪潮中迈入了合作的新高度,也让中国商界更多明白了北非地区的地缘与商业价值。

02 金灿灿的“汽车饭碗”

很多人对摩洛哥的熟知,来自于1942年上映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又译《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该市拥有全国70%的现代工业,被誉为“大西洋新娘”,也是该国重要的交通枢和经济中心。

鲜为人知的是,2019年起,摩洛哥的汽车产量就超过了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且本国已经拥有完善的汽车配套产业。

2023年,摩洛哥汽车行业出口高达140亿美元,为该国最大出口行业,同比增长27%。早在2021年,该国就开始发力向电动汽车转型,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出口将占国家全部汽车出口的60%,从2035年起停售内燃机汽车。

摩洛哥的野心不小,支撑起雄心壮志的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资源层面,摩洛哥探明的磷酸盐储量达50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73%。摩洛哥磷酸盐集团(OCP)为该国唯一话事人,是世界最大的磷酸盐出口商和生产商。

而磷酸铁锂 (LFP) 电池比含有镍、钴和锰的三元电池成本低很多。此外,摩洛哥还是世界钴矿大国。有调研发现,锂电池在摩洛哥的生产成本相比其他国家有36%的差价优势。手握富矿,摩洛哥底气十足。

地理位置上,摩洛哥是连接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枢纽。二战爆发后,卡萨布兰卡就成为许多欧洲人逃亡美国的重要中转站。

摩洛哥与西班牙隔海相望,最狭处仅有14公里,是非洲离欧洲最近的国家,堪称是欧洲的一块“飞地”。货物从摩洛哥最大的港口丹吉尔出发,仅需1到2天就可抵达欧洲,到北美也不到10天。

经贸层面,早在十年前,摩洛哥便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非洲国家。因此,投资摩洛哥被看做规避贸易壁垒,进军欧美市场的“跳板”。

目前,欧美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竖起各种壁垒,欧盟计划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美国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对符合补贴标准的车辆给予7500美元的购置补贴。

但要满足条件,只能从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采购电池原材料,并对关键矿物、电池组装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来自美国认定的“敏感实体”,将无法获得补贴。很显然,摩洛哥是中国企业绕开限制性法案的绝佳选择。

产业配套上,摩洛哥拥有250多家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企业,雷诺、Stellantis等世界级车企均在当地设立了工厂。中国企业进入当地,可以说是完美衔接。

相比西非、中东等地不安定的国内环境,摩洛哥政局稳定,经济政策持续性强,尤其是多年累积下来相当成熟的汽车产业链,让该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目前摩洛哥年轻劳动力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劳力成本较低,最低月薪仅为西班牙的四分之一不到。

而且,摩洛哥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国内高铁串联卡萨布兰卡和丹吉尔两大经济城市,高速公路联通北部几大工业重镇。

天时地利人和,让摩洛哥堪称难以再寻觅的海外投资沃土。有分析认为,到2030年,摩洛哥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出口额有望达到400亿欧元。

端着这口金灿灿的“汽车饭碗”,摩洛哥开始吸引全球更多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入局。

03 绕道出海

摩洛哥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之一,2016年5月,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对中国进行访问,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涉及多个领域的协议,两国经济合作驶入快车道。

此后,摩洛哥和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2023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74.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9%。

摩洛哥虽处于非洲西北角,离中东国家较远,但也是一个阿拉伯国家。近年来,我国和阿拉伯世界贸易往来密切,摩洛哥也在经济、文化、教育等等领域和中国加强合作交流。

汽车产业链上的交流合作尤为突出。这是由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心侧重,和摩洛哥的产业优势所决定的。

2016年,两国元首历史性会晤后,一个名为“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的项目拔地而起,这是中摩经济合作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亿欧元,分为工业加速区(自贸区)和城市配套区两大板块,占地2167公顷,约为半个北京东城区的面积。

建设期间,两国共融共赢,由中国交建联合摩洛哥外贸银行、丹吉尔地中海港集团、丹吉尔大区政府共同投资开发建设,因此这个项目也被称作“摩洛哥小上海”。

目前,“丹吉尔科技城”正在大力邀请汽车相关的中国公司进驻,共吸引了中信戴卡、江苏协众、南京奥特佳、重庆瑞格和中航工业旗下的耐世特,其业务涵盖了铝车轮制造、汽车空调、汽车空调压缩机、转向及动力传动系统等。

2023年,森麒麟拟投资2.97亿美元在摩洛哥建设600万条/年的轮胎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摩洛哥唯一一家轮胎制造企业,大幅提升森麒麟的全球竞争力。

可以看出,我国前期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纷纷落子摩洛哥。到2023年,锂电及上游材料企业也开始加速驶入摩洛哥。中国汽车产业链俨然是在整体迁入这个北非国家。

战略意图上看,摩洛哥类似于匈牙利。

此前,为靠近欧洲主流市场,缩短产业链,并更为符合欧盟的贸易规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蔚来、欣旺达等纷纷进入匈牙利,投资总额高达121亿欧元。这个欧洲小国与中国的利益绑定更为紧密,甚至有了些挑战德国“欧洲汽车一哥”的底气。

相比匈牙利,摩洛哥的地缘优势甚至更为明显——其目标市场不仅有欧洲,还包括了中东和非洲,是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绝佳支点。

《经济学人》发布的“2023年中国走出去投资指数”显示,摩洛哥已成为非洲对中国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第三大国家,仅次于埃及和南非。这个大西洋沿岸、非洲西北角的璀璨明珠,在和中国更加深度的合作之后,将更加熠熠生辉。

04 写在最后

从1963年周恩来总理对摩洛哥进行访问,并受到了破格接待。

到2016年,两国元首历史级会晤,中摩开启双边关系新篇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经贸往来如火如荼。而美欧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进行贸易限制,反而进一步促进摩洛哥和中国在汽车产业的合作。

就像摩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在“绿色进军”48周年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大西洋沿岸将成为人类共生、经济互融的非洲乃至全球高地。但在汽车电动化的时代,这样的宏图伟愿,离不开中国汽车产业链。

本文系作者 巨潮WAVE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